伍笛生和战友们才从先前战斗的疲惫深渊中挣扎而出,便一刻不停地投身于战后准备工作。
他们匆忙而迅速地吞咽着食物,每一口都饱含着对后续战斗的急切与坚毅。
紧接着,众人立刻四散开来,全神贯注地检查检修手中的装备,那专注的模样,仿佛在与每一件武器进行深度对话,不容许任何细微差错出现在接下来的战斗中。
由于此前战斗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弹药近乎消耗殆尽,此刻他们如同极度饥饿的猛兽,将装甲车内部每一处能容纳弹药的空间都塞得满满当当。
目睹这一幕,坦克兵不禁担忧地开口:“你们这么干,不怕车爆炸吗?”李疏雨拍了拍坦克兵的肩膀,眼神中透着坚定不移的自信,说道:“这可是超级合金,外部难以击穿。
而且,我对咱们共和国的工业质量绝对放心,这些炮弹只要没到击发那一刻,就肯定不会炸。”
经历与牛群的苦战,伍笛生的士兵们患上了严重的火力不足恐惧症。回想起刚才射击牛群时,因弹药紧张只能小心翼翼地三连发,他们心中就充满了不安。
于是,战士们又赶忙奔向补给车,搬来几箱子弹,将所有空弹夹都装填得满满当当,仿佛这样才能让他们重拾安全感。
然而,正当战士们紧张忙碌地补充弹药时,警报声再次打破了短暂的平静。不过这次的警报并非传统的声响,而是在军官们的VR眼镜里闪烁着令人警觉的红光。
伍笛生急忙看向VR眼镜,三条信息赫然呈现。
第一条显示,30公里外被迷雾笼罩的军营,迷雾出现异常波动,一条迷雾带正顺着公路朝他们所在方向蔓延。
很明显,那里正在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连迷雾都难以遮掩,想必是敌军开始出击了。
另一条消息更是让人心头一紧,距离此地150公里外的天竺军用机场,迷雾已然完全消散,大批战机正在排队等候起飞。
伍笛生深知,这预示着一场更为严峻的危机即将降临。
紧接着,第三条可怕的消息传来,鸟群中大约还有13万只银鸟,在飞越1号基地时遭到1号基地愤怒狩猎者的猛烈绞杀,损失过万,但它们并未停留,径直朝着我军空军基地扑来。
伍笛生瞬间领悟,之前遭遇的牛群、猴群以及几十万只鸟群的疯狂攻击,目标只有一个——摧毁空军基地。
此时,他的部队已然陷入绝境,20万架无人机已全部拼光,还有12.4万只自杀式银鸟炸弹,而他还要面对从对方军事基地冲来的作战部队。
这重重压力,让伍笛生急得在原地团团转,脑海中虽飞速运转,却一时无计可施。
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VR眼镜收到了上级传来的命令。
这条来自千手观音指挥系统的命令要求伍笛生率领他的整装合成团全体战士镇守74号公路,务必坚守三小时,挡住来袭敌军,而这条公路正是天竺军事基地向他们逼近的必经之路。
伍笛生迅速核对密钥,确认命令无误后,深吸一口气,通过通讯设备向系统里AI合成的军官询问:“那12万银鸟该如何应对?”AI合成的军官脸上浮现出自信的微笑,平静地回应:“援军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此刻,在通往藏南的最后一个隧道口,一幅壮观且忙碌的画面正在上演。所有车辆整齐停靠在一旁,密密麻麻的四旋翼无人机从隧道口鱼贯而出,在空中迅速集结,随后以最快速度朝着GY100空军基地进发。
原来,运送100万只四旋翼无人机的车队在途中收到紧急讯息,要求他们尽快赶到战场。但因道路拥堵不堪,无法按时抵达。紧急关头,车队领导当机立断,决定在最近的服务区停车卸货,让无人机自行飞往目的地。
消息迅速传开,周围所有车辆上的司机和乘客们毫不犹豫地冲下车,朝着服务区狂奔而去。
同时,各个基地也紧急动员,将所有运输直升机装满士兵和技术人员,火速运往该服务区。
而后,这些运输直升机又飞到附近的施工工地,把大批的施工人员也运了过来。
一时间,服务区内热闹非凡,几千人如潮水般围在运输车旁,开始有条不紊地就地拆装无人机。好在这些无人机的安装并不复杂,只需拆掉包装盒,扣上电池即可。
服务区内,人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年轻力壮的司机们负责从车上卸下一箱箱无人机,他们喊着整齐的口号,脚步匆匆却稳健有力,一箱箱无人机被迅速传递到指定位置。
技术人员则在一旁紧张而专注地指导,手中拿着检测仪器,眼睛紧紧盯着每一个安装步骤,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嘴里还不时地提醒着周围的人注意事项。
士兵们也没闲着,他们像敏捷的猎豹,穿梭在人群中帮忙传递工具,沉重的电池在他们手中迅速流转,为无人机的组装提供着关键支持。
孩子们虽然力气小,但也主动帮忙捡起散落在地上的零件,他们小小的身影在大人的腿间灵活穿梭,眼神中充满了紧张与专注,将捡到的零件小心翼翼地递到需要的人手中。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司机,虽然体力不如年轻人,但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在一旁协助调试无人机,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这玩意儿得小心着点弄,可别出岔子。”
他的双手熟练地摆弄着无人机的部件,眼神中透露出对工作的认真和负责。
在众人齐心合力的努力下,第一批20万只无人机很快准备就绪。在AI的精确指挥下,它们如离弦之箭般朝着战场疾飞而去。
而大家的工作并未就此停歇,当第一批运输直升机满载起飞后,又立刻投入到下一批无人机的组装工作中。
与此同时,GY100基地内同样一片繁忙。一侧的直升飞机停机坪上,龙直20武装直升飞机正有条不紊地起降。
一次降落36架,士兵们操控着机械臂,以最快速度给直升飞机填装火箭弹。机械臂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有节奏地伸缩,一箱箱火箭弹被精准地安装到飞机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另一侧则在紧张地补充油料,巨大的油罐车停靠在一旁,输油管如粗壮的蟒蛇,源源不断地将油料注入飞机,油料流动的声音仿佛是战争前的低沉咆哮。
天空中,72架相同型号的直升飞机盘旋等待,它们的旋翼旋转着,发出有规律的轰鸣声,等待降落补充弹药和油料。
待这36架装满油料和弹药后,它们一同呼啸着起飞,发动机的轰鸣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强大的气流卷起地面的尘土。
另外36架紧接着降落,机轮与地面接触的瞬间,摩擦出一阵青烟。它们迅速停靠到指定位置,士兵们立刻如蜂群般涌上前,开始新一轮的弹药装填和油料补充。
起飞后的36架武装直升飞机,如展翅的雄鹰,径直扑向朝这边飞来的银鸟群。飞行员们眼神专注地盯着前方,双手紧紧握住操纵杆,表情严肃而坚定。
飞机上的雷达锁定着银鸟群的位置,各种仪器的数据在屏幕上快速跳动。当进入攻击范围后,飞行员们毫不犹豫地按下发射按钮。
由洛阳兵工厂,一群退休再就业的工程师改装的70毫米霰弹火箭弹,如流星般拖着长长的尾焰射向银鸟群,瞬间在空中炸开一朵朵绚丽而致命的火花,爆炸声震耳欲聋,强大的冲击波,将数百枚炙热钢珠喷射向周围的银鸟,瞬间银色的羽毛纷飞。
当最后一个梯队的武装直升飞机打光弹药返航时,第一批无人机终于赶到。在离GY100空军基地10公里左右的地方,激烈的空战再次爆发。
四旋翼自杀无人机如视死如归的勇士,义无反顾地冲向银鸟群。它们的机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旋翼飞速旋转,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它们源源不断地飞来,前赴后继地扑上去,在空中形成了一条长达40公里的壮观空中走廊。那场面,恰似初潮的蜂群,密密麻麻,连绵不绝。
银鸟似乎察觉到了致命威胁,它们发出尖锐刺耳的叫声,在空中不断变换阵型,妄图突破无人机的防线。
它们时而分散,时而聚集,试图利用群体的力量冲破无人机的包围。然而,无人机毫无惧色,在AI的精准操控下,灵活地穿梭于银鸟群之间。
有的无人机瞅准时机,直接冲向银鸟,与之同归于尽,爆炸的火光瞬间吞噬了银鸟和无人机,只留下一团黑烟在空中飘散。
空中爆炸声、撞击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爆炸产生的火光在天空中如绚烂的烟火般闪耀,将整个空域照得通明。
银鸟的羽毛如雪片般纷纷飘落,伴随着它们凄厉的惨叫,仿佛天空也在为这场惨烈的战斗悲泣。浓烈的硝烟味弥漫在空中,给整个战场增添了一份悲壮的气息。
当第二批7万架无人机冲入战场后,空中的鸟群明显稀疏起来。但银鸟仍负隅顽抗,凭借敏捷的身姿躲避无人机的攻击。
它们在空中灵活地转弯、俯冲,试图避开无人机的撞击和导弹的攻击。然而,无人机凭借数量优势和精准操控,逐渐占据上风。无人机通过AI的计算,不断调整攻击策略,对银鸟形成了更为严密的包围。
最后,随着几千声接连不断的爆炸,银鸟绝大部分已经被消灭。
还有几百只漏网之鱼终于靠近了gy 100空军基地,可是迎接他们的是愤怒咆哮者,激光防空武器,然后这几百只鸟就在空中点了烟花,没能给机场造成任何伤害。
天空中,只剩下无人机胜利的“嗡嗡”声,仿佛在为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奏响凯旋的乐章。
夕阳余晖洒在战场上,给这片经历了战火洗礼的天空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天空的火烧云,张牙舞爪的变换着,仿佛在为这场胜利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