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超听后怒不可遏,回击道:“那梁中书设下圈套,让我运送假货,把我当傻瓜耍弄,还把我流放沙门岛,我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王林厉声喝道:“到现在你还想狡辩?”
崔猛在一旁插话:“何必和他多费唇舌,让我去会会他,也为索超兄弟出口气。”
索超提醒道:“兄弟小心,此人武艺不弱。”
“无须担忧。”崔猛说完,手握虎尾钢鞭,飞马冲到阵前。
崔猛审视对方军旗,认出此人正是自己,立刻怒骂:“你身为朝廷官员,国家待你不薄,为何反叛?今日若被我擒获,定让你尝尝碎尸万段的滋味。”
崔猛越发生气,不再犹豫,催马直冲王林而去。
王林岂肯示弱,手持开山巨斧,凶狠地冲杀过来,崔猛挥鞭迎击,两人战成一团。
两马相交,厮杀十几个回合后,崔猛察觉王林实力非凡,急忙避开其兵器,调转马头逃跑。
王林追击正盛,崔猛早已藏好钢鞭,暗中取出弓箭,转身一箭直射王林咽喉。
王林早有戒备,听见弓弦声响,立刻低头躲避,堪堪避开了一支箭。
谁料崔猛使出绝技,一发双箭,前一支箭刚过,后一支紧接而至。
王林躲避不及,头盔被射偏,头发散乱,模样狼狈至极,顿时不敢再战,急忙驱马奔回本阵。
关胜见王林败退,深知机会难得,随即下令:“全军出击,随我冲锋!”
“杀——”
梁山将士个个如猛虎下山,整齐划一地发起攻势。
崔猛、索超、宣赞、郝思文等人勇猛难敌,甫一交锋便撕开防线,率军直入敌阵。
先前王林失利,已让官军士气受挫,如今见梁山大军压境,有些胆怯者立刻转身逃窜。
梁山将士一阵冲杀,便令大名府的官军溃不成军。
王林不知手下如此不堪一击,不敢久留,一面收拢残兵,一面向西撤退。
关胜岂能放过,留下宣赞与郝思文处理俘虏,自己和崔猛、索超穷追不舍。
王林纵马疾驰,身边士兵逐渐减少,行至两里许,忽闻马蹄声起,大吃一惊,乃栾廷玉来袭。
大名府溃兵惊恐万分,纷纷弃械投降。
王林怒吼一声,挥动巨斧欲突围而出。
“好胆量!”
栾廷玉毫不留情,领骑兵直冲过去。
转瞬间,王林似螳螂挡车,一声哀嚎后便命丧马蹄之下。
大名府士卒除少量逃脱外,余者或战死,或成阶下囚。
大宋官军已脆弱至此。
栾廷玉无须多言,与关胜清理完战场后,押送俘虏返回高唐。
却说高唐州西约二十里处,一支队伍正缓步而来。
阵前一员将领,手持大刀,头戴镔铁盔,身披连环甲,胯下坐骑是一匹卷毛枣红马,正是大名府都监,人称大刀闻达。
与威名赫赫的李成相比,闻达则显得更为朴实厚道。
当年周谨和杨志在校场比试时,正准备激烈交手,闻达及时出声制止,随后向梁中书禀报,强调枪械无情,仅适用于杀敌平乱。
他主张今日军中切磋应避免损伤,提议去掉枪尖,用毡布包裹后沾染石灰,再行比试。
相较之下,李成让索超装备战马与杨志对战的态度,似乎更渴望冲突升级。
但闻达对梁山势力始终缺乏重视,这正是当时诸多武官的通病——即便梁山屡次重创官军,擒获不少朝廷将领,只要自身未受冲击,便难以引以为戒。
越是武艺出众者,越容易陷入这种心态。
大名府的闻达与李成皆属此列,他们在原着中的数次失利后,能突围而出,全赖一身勇力。
那天闻达率部前行时,突然见到一群逃兵奔来,他立即命令停止行军,将这些败兵带至跟前。
闻达神色紧张地追问:“怎么回事?为何这般落魄?”
一名败兵苦着脸回答:“都监,半路遭遇梁山匪徒,惨败而归,连王林指挥使都战死了。”
“什么!”
闻达震惊得张大嘴巴,王林是他麾下的猛将,他深知其武艺,万没想到竟会命丧梁山之手。
他又急切地询问高唐州的情形,败兵摇头表示不知,只猜测形势堪忧。
闻达深吸一口气,随即变得格外慎重,下令就地扎营,同时派出大量侦察兵前往高唐州侦查。
次日深夜,闻达收到探报,证实高唐州果然已被攻破,城外悬挂着王林的首级。
作为大名府管辖的高唐州沦陷,无论高廉命运如何,整个大名府都将面临不小的麻烦。
闻达听闻后又惊又怒,立刻下令提前准备早餐,清晨即刻发兵。
次日清晨,闻达率四千大军奔赴高唐,抵达城下时已近黄昏。
城头悬挂着“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帜,梁山士卒严阵以待,城门紧闭。
闻达命部队布阵,亲自出阵叫阵。
忽听城内鼓声三通,旌旗招展,城门大开,数十名校刀手护送一人而出。
吊桥未降,对方隔壕而立,豹头环眼,年约三十余岁,手持丈八蛇矛。
闻达看清军旗上的“梁山泊豹子头林冲”,怒斥其背叛朝廷。
林冲哈哈大笑,称自己辞去禁军教头之职投奔梁山,只为践行仁义之道。
闻达震惊于梁山伏兵的传闻,此时探马来报梁山援军已至。
林冲指挥城头放桥,亲率兵马出击,直指闻达。
闻达果断决策,未与林冲交锋,迅速撤离战场,指挥后军变前军,边撤边让左右翼骑兵向前迎敌。
梁山设伏的部队听见号令,随即摇动旗帜,呼喊 ** ,但仅是虚张声势。
面对官军进攻,他们先行撤退。
闻达担心有诈,不敢贸然追击,只能退至五里外驻扎。
此战虽看似挫败了梁山伏击,实则己方士气已损。
闻达稍作休整,准备次日再战。
高唐城楼上,徐悟锋观战后对朱武说:“大名府的军队并无特别之处,闻达的四千人马我们可一举歼灭。”
朱武点头附和:“既如此,主公可在入夜时分派小队 * 扰,待敌军混乱时全力出击。”
索超插话道:“大名府的军队早已松弛不堪,我早年在那里时稍加整顿都会遭遇诸多阻力。”
“非是我轻视他人,这支部队若脱去盔甲,恐怕连乡勇都不及,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军饷。”
“既然闻达胆敢进犯,就让他见识真正的精锐,明白梁山的实力。”
徐悟锋闻言大笑:“说得对,今夜月色明朗,正是决战良机!”
随即下令准备晚饭,确保士兵体力充沛。
二更刚过,縻貹、崔猛、索超分领三营人马潜出,直逼大名府军营。
大名府军营灯火通明,戒备森严。
崔猛率先发动攻势,五百人擂鼓呐喊,虚张声势。
这一动静立刻惊动了对手,官军以为强敌来袭,匆忙披挂上阵。
崔猛见状命令停止前进,悄然撤退了一段距离。
闻达全副武装冲出营帐,听到喊杀声渐息,依旧不敢懈怠,命令士兵严阵以待。
片刻之后,未见异常动静,又见士兵们昏昏欲睡,闻达只好下令让他们休息。
然而,半个时辰后,索超再次指挥士兵擂鼓呐喊,将刚入睡的官兵惊醒,慌忙穿衣披甲,冲出营外。
梁山擅长此计,夜袭扰敌,既让官兵疲惫不堪,又使其逐渐麻痹。
正如“狼来了”的故事,次数多了,官兵还能信吗?
闻达在帐中脸色阴沉,虽想率军出击,但深知手下状况,若贸然夜战,恐未遇敌便已溃散。
无奈之下,他决定忍耐至天明再作打算。
从二更到四更,三路梁山部队轮番 * 扰,官兵被折腾得筋疲力尽。
四更过后,一切归于寂静,但闻达仍未松懈,派亲兵巡查以防突袭。
五更时分,天色渐亮,梁山伏兵正聚在一起进食补充体力,准备伺机发动总攻。
而闻达也因整夜未眠,终于稍作歇息。
清晨,火光映天,梁山士卒手持火把,分成三路朝官军营寨迅猛扑去。
深夜突袭,官军因久未合眼而困倦不堪,多数人沉睡梦乡,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毫无察觉。
梁山军队悄然逼近,这次并非虚晃一枪,而是实打实的进攻。
突如其来的攻势惊醒了酣睡中的守军。
有人惊恐万分,有人一脸疑惑,甚至有人误以为只是普通的 * 扰,翻身继续睡觉。
三路精锐在距离营前三十步处停下,弓箭手迅速扎稳脚步,将火把插入地面后取出早已备好的火箭。
点燃箭头,拉弓搭箭,齐射而出。
数百支火箭如暴雨般飞向营地,帐篷与围栏瞬间被火焰吞噬,浓烟滚滚,火势迅速扩散。
喧嚣的战鼓声再次响起,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彻底搅乱了大名府官兵的心神。”敌袭!”“快逃!”“营区起火了,大家快撤!”慌乱中,士兵们衣衫凌乱地从帐篷涌出,目睹熊熊烈焰和四散奔逃的同伴,内心更加恐慌。
情急之下,他们根本来不及穿戴装备,只想着逃离险境。
縻貹等人抓住机会,突破防线直入营内。
梁山战士犹如猛虎下山,气势汹汹地冲击着对手。
为加剧混乱,梁山士卒大喊:“闻达将军已亡,速速逃生!”此起彼伏的呼喊让局势愈发不可收拾,官兵犹如无头苍蝇,在黑暗中盲目奔跑,担心稍有迟疑便会被追击。
正当闻达全副武装准备迎战时,军营已陷入一片混乱。
他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待稍微镇定后,高声喝止:“本官在此,无需惊慌!”然而他的声音刚落,便吸引了梁山士兵的注意,数十支箭矢径直朝他射去。
徐悟锋见柴进气色尚好,关切地问:“大官人如今感觉如何?”
柴进满心感激:“若不是贤弟出手相救,我恐怕早已不在人世。”
徐悟锋摆手道:“大官人言重了。
你我素来交好,这点忙怎能不帮?”
柴进思索片刻,试探性地问:“不知贤弟对高廉有何打算?”
徐悟锋语气笃定:“大官人无需担忧,高廉已时日无多。
若大官人有意,可以亲自处置他。”
柴进神色凝重:“可是高廉乃高俅之弟,又为朝廷要员,杀了他,怕会招致朝廷大军的报复。”
徐悟锋轻笑一声:“大官人多虑了。
梁山与朝廷早成死敌,高廉之事不过小事一桩。”
稍作停顿后,他又道:“不知大官人今后有何打算?”
柴进长叹一声:“我柴进活到三十余载,人称小孟尝,庄中虽收容多人,真正能靠得住的却寥寥无几!”
“此番多亏贤弟出兵攻下高唐州,皇上必定不会轻易放过我。
贤弟若不嫌弃,我愿加入梁山。”
徐悟锋听罢陷入沉思。
柴进急切地说:“莫非贤弟觉得我才能不足?”
徐悟锋笑着摇头:“大官人说笑了。
先皇遗训明文规定,柴氏子孙即便谋反,也只能在狱中了断,绝不可牵连无辜。”
“这次破城之事,知晓内情者仅数人,现已悉数擒获。
大官人尽可安心养伤,回沧州后,朝廷或许不会深究。”
“况且,柴家有丹书铁券护身,即便真与梁山有所牵连,也不算谋逆,应当无妨。”
柴进惊讶道:“我家虽不算巨富,但也积累百万家财。
原计划一旦入伙便全部献给贤弟,难道贤弟不要吗?”
徐悟锋放声大笑:\"大官人,往常投奔梁山的人,都是领取安家钱的,从未见过有人愿意捐出家产。”
\"大官人且听我说,柴家在沧州根基深厚,而我梁山正急需战马。
若有您的支持,交易马匹定会更为顺畅。”
\"况且,若是您加入梁山,我们之前的合作岂不是全要废弃?我又去哪里寻找像您这般可靠的盟友?\"
梁山与柴进的合作涉及多种物资,包括战马、布匹、皮革、生铁、硫磺及硝石等。
因此,柴进留在沧州对双方更有利。
即便柴进加入梁山,也不过是负责接待往来宾客的职位,又怎会让他冲锋陷阵呢?
柴进注视着徐悟锋,严肃地问:\"贤弟能否告知实情,如今梁山究竟有多少兵力?若是泄露一字半句,必遭天谴!\"
徐悟锋微微一笑:\"这有何不可说的?我梁山现有正规军约五万,还不包括辅助部队。”
柴进倒抽一口冷气,没想到短短两年间,徐悟锋竟发展至此规模。
\"贤弟养这么多军队,不知所为何事……\"柴进迟疑地询问。
徐悟锋似笑非笑地说:\"眼下的大宋朝廷,皇帝沉迷享乐,文官爱财,武将畏战,除西北禁军外,其他部队毫无可用之处。”
\"这些昏庸的君臣,犹如吸血鬼,榨取百姓的血汗。”
\"单说江南的花石纲,已令百姓怨声四起,恐怕不出几年,便会揭竿而起。”
柴进瞪大双眼,急促地说:\"贤弟,难道你……\"
徐悟锋缓缓开口:\"实不相瞒,我对招安毫无兴趣,更不愿将自己置于那些昏君佞臣之手,任其摆布。”
柴进深吸一口气:\"贤弟可要想清楚了?这条路可是没有退路的!\"
徐悟锋仰天大笑:\"我早已下定决心,即便将来失败,大不了远走他乡,那些君臣又能把我怎样?\"
\"再说,凭大宋这帮无能之辈,我根本没放在眼里。
若非时机尚未成熟,我早就割据胶东,甚至攻入东京也不是不可能!\"
柴进深吸一口气,感慨道:“贤弟竟有这样的抱负,实在令人钦佩!世人称我为当代孟尝,但与真正的孟尝君相比,我还差得很远。”
他继续说道:“我收留江湖上的好汉,越是罪行深重的,我越愿意收留。
仔细想想,这不过是我对赵家的一种赌气罢了。”
“我以为这样能让赵家颜面无光,但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根本不在乎。”
关于那段遥远的往事,那场**的大戏,柴进是从父亲那里听来的。
具体情节与官方记载略有差异。
最终结果是,江山易主,从柴家转到了赵家手中。
这种王朝更迭的事情,每隔百年左右都会发生一次。
尤其是在五代时期,武将 ** 就像日常饮食般平常。
但对于柴家而言,他们从皇族沦为了前朝遗民。
稍有不慎,前朝遗民可能沦为罪臣,再稍一疏忽,就成叛逆。
赵匡胤取而代之,夺了柴家孤儿寡母的江山。
然而,强盗如今成了皇帝,这样的说法不太合适,但却是事实。
皇帝怎能做劫掠之事?
皇帝怎会抢你?
皇帝抢东西还能叫抢吗?
我大宋人才济济,文风鼎盛,找位文采出众的人修饰一下历史。
于是,官方的说法变为:柴周无力统治,自愿退位;赵宋顺应天命,改朝换代!
听上去多么悦耳!
作为失败者的柴家,赵匡胤既不屑也不愿对其赶尽杀绝。
欺负弱小毫无意义。
正确的做法是,把柴家当作象征,立为牌坊,成为这段历史的一部分。
柴家也清楚这一点,只能隐忍,还要笑着说:“这里很好,不想离开!”
一块废铁刻上几句话,就是所谓的丹书铁券,也为皇帝树立仁慈形象。
后来,赵家借助柴家旧部,几乎统一全国,柴家人心中怎会没有一丝不满。
若非柴荣英年早逝,江山本应属于柴家。
徐悟锋心中明白,随即宽慰道:“赵宋根基不稳,许多人心存不满,这也是人之常情。”
柴进眉宇间透着坚定,言道:“我三十多年的人生,只顾享乐,打理家业,至今未曾成就一事。”
这几 ** 反复思量,原本想加入梁山,与兄长 ** 大事,即便失败,也不过是一死罢了。
徐悟锋神情如常,问:“阁下心意已决?此路无回头。”
柴进朗声一笑:“兄若不信,我愿立下投名状!”
徐悟锋轻摇其头,微笑道:“阁下言重了,你我情谊,何需此等信物。”
柴进急切追问:“如此说来,兄应允了?”
徐悟锋点头笑道:“若我不允,恐兄不会轻易放过我。
待兄伤愈,即刻返沧,我自会安排人与你接洽。”
柴进拱手道:“一言为定!”
夜袭之战大获全胜,大名府援军尽被梁山俘获。
从都监闻达到普通兵士,无人逃脱。
徐悟锋见过闻达后,发现此人性格刚毅,虽肩中一箭仍不肯屈服。
徐悟锋并未刁难闻达,而是命人将其暂时关押,留待日后有用。
且说这几日,高唐州落入梁山水军掌控,局面平稳。
徐悟锋攻破城池后,即刻发布告示安抚民心,确保秋毫无犯。
除将高廉全家拘禁外,还清除城内 ** 官员。
同时进行了一场公开审判,将几个引起民怨的大户斩首示众。
还将部分所得财物分发给贫苦百姓。
平定城内豪强、击溃大名府及凌州军队后,徐悟锋无意久留,计划直取大名府。
但在此之前,必须先解决高廉与殷天锡。
府衙大堂内,已被俘的高廉与殷天锡被押至堂前。
高廉被擒后,一直被囚禁,他本以为梁山好汉扣留自己,是想借由其兄长高俅谋求招安之路。
然而高廉转念一想,自己的亲兄弟高廉已死于梁山之手,他们怎会轻易放过自己?
如今被押至堂前,见到梁山众头领虎视眈眈的目光,高廉顿时惊恐万分。
林冲上前一脚踢去,怒斥道:“你兄弟俩害人无数,今日不让你付出代价,实在难解我心头之恨。”
高廉忙求饶道:“徐寨主开恩!若能饶我性命,我定写信给兄长,请求朝廷招安,让众头领入朝为官。”
这话颇具 ** 力,尤其对出身武将的头领来说,更是令人心动。
高廉察觉到这一点,又补充道:“只要诸位放过我,我立即修书给兄长,请求招安圣旨。”
徐悟锋笑着问众人:“各位兄弟怎么看?”
李逵立刻吼道:“招安?招什么安!难道让我去侍奉那些官老爷?我铁牛平生最爱的就是反官反朝廷的事!寨主若真要招安,我第一个闯入东京,抓了那个昏君,取下他的首级当酒杯!我家哥哥为何不能坐龙椅?等哥哥登基,我也至少能当个威武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