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徐晃和胡车儿在丹江岸边汇合的时候,向东数十里外的山都县,已经被车骑第三师、车骑第四师,5000多主力兵马包围。
车骑第三师副师长的曾多,看着眼前这个小而坚固的城池,直接和第四师副师长欧阳坚商量道:
\"欧阳兄弟,要不,直接用轰天雷炸开城门,咱们冲进去抓俘虏就完事儿了。\"
对于曾多这位铁血团,在版梁大战后仅存的八人之一,欧阳坚是十分佩服的,
但对这位的行事作风却不怎么认同——曾多很猛,也很莽,不是精细人。
欧阳坚建议道:\"曾多兄弟,要不,咱们尝试劝降一下吧。
毕竟,当初都督说的很清楚,我等都是炮灰小兵,没必要为了上面的贵人打生打死,能多活下来几个就多活下来几个吧。\"
曾多一听欧阳坚把杨平给搬了出来,他本来还准备考察一下新收编的西凉兵战斗力如何?
也就息了心思,点头认同。
在太阳升出地面的时候,山都县的守军就看到一辆战车,上面带着一个大大的喇叭,在距离城墙100多步远的位置停下,开始发出充满蛊惑的声音:
\"城墙上的兄弟们,我们是太平民团治下杨都督的车骑部队。
想必诸位兄弟也看出来了,我们身上都穿着铁甲,我们手中的兵刃也十分锋利。
我们6000人打你们2000人,可以说是毫不费力。
但是我家杨都督说了,大家都是苦命人,迫不得已才来当兵吃的这碗饭。
我们太平民团已经在汝南郡,给广大的穷兄弟们分了土地,建了房子。
如今打到南阳郡,已经在东部和北部开始分土地、建房子、分老婆。
城墙上的兄弟们,你们没有必要为了欺压我们的世家大族、地主豪强而卖命。
快快打开城门,投降吧……\"
呱啦呱啦说了一大堆,城墙上没有任何反应。
曾多不由得对着欧阳坚说道:\"欧阳兄弟,我看咱们还是强攻吧,打下山都县,进城吃早饭!\"
欧阳坚也是无可奈何,于是让战车上的大喇叭喊了最后一句:
\"城墙上的兄弟们,我们要用都督从天上请来的‘天罚’攻城了。
一旦我们攻进城门,你等就不要反抗了,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声音结束,就见黑压压的骑兵开始向东城墙冲锋而来。
当靠近东城墙不到30步时,马上的骑士们迅速调转马头,开始向南北两侧呼啸而过。
随后便是马上的骑士们射出的箭矢攻击,密集的箭矢压,得城头上防守的士兵们,根本不敢抬头。
隆隆的战车,停到了城墙前50步的距离,儿臂粗的弩箭。不要钱似的往城墙上压制。
一队身着重甲的步兵,顶着大盾,缓慢而坚定地来到了山都城的东城门外。(山都县没有护城河)
来到城门下的重甲兵们,迅速分列到了城门两侧。
城上的士兵们只听到一声大呼:\"中华帝君,乃吾统帅,以吾一年寿命为引!左零右火,雷公助我!\"
随后,便是一声轰隆的巨响!城门楼子抖三抖!
半尺厚的城门被炸成了破片,轰然倒塌!
在城门洞两侧的重甲步兵,迅速冲了进来。
厚厚的甲胄,使得守军的刀枪砍到上面,只泛出了一层火花。
而这些重甲兵手持的长杆斩马刀,一刀下去,就将面前的荆州兵斩成两截!
这血腥的场面,吓得后边的荆州兵撒腿就跑。
重甲步兵冲进城门洞以后,迅速在城墙内侧列成阵势,随后便是隆隆的马蹄声传来。
一队骑兵冲过城门,冲进了山都城内,随后便是战车部队、以及跟随战车而来的步兵。
山都城内的守军,听劝降时将信将疑,不太相信天下还有这么好的军队,能给穷苦百姓分土地,而且当兵的分得更多。
只是迫于军官的弹压,才没有做出出格的行动。
但那大喇叭最后说的\"我等若攻进城去,你们就不要反抗\",这点,城内的荆州兵是能做到的——
当战马、战车、步兵冲进山都县城以后,城内的守军纷纷放弃了抵抗,跪地求饶。
守城的校尉,则带着亲兵,骑马从南门而出,准备逃跑,
但在车骑部队眼皮子底下,你一个荆州人竟然敢骑马逃窜,那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
这位倒霉的校尉,还没跑出一里地,便被追上的姜牛儿一枪毙命!
轻松拿下了山都县,曾多和欧阳坚两人开始商议下一步行动。
欧阳坚知道曾多这家伙脾气足够的硬,脑子却不多,于是建议道:\"曾多兄弟,根据徐晃师长的安排,我等拿下山都县后,留一支部队守卫山都县,
一支部队向西北而进,到丹阳县去剿灭文聘的部队。
兄弟,我是这么想的:由我率领第四师主力部队,带上一部分荆州兵的衣甲、器具,顺着官道向丹水县而去。
你我两部此次攻城也只伤亡了100多人而已,这些伤兵以及一些后勤兵,有个五、六百人驻守山都县,看守俘虏,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曾多兄弟,你则率车骑第三师主力向东南而去,拿下阴县(今老河口市),或许能以最快速度沿着汉江北岸抵达樊城。
昨天晚上的会议,曾多兄弟也参加了——樊城此时最多只有2000兵马,
以车骑第三师的精锐,只要炸开了樊城的城门,其驻守的2000荆州兵,和今天山都县的荆州兵是没什么区别的。\"
曾多一听,这位欧阳兄弟是啥意思——自己去打野战,却让我去攻城?
但曾多转念一想:到樊城去,肯定有仗能打,有军功可捞;
到丹水县,顶天了就是灭文聘手下那4000多人。
于是,曾多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在曾多、欧阳坚炸开山都县城门的时候,向东四、五十里地的穰县城外,此时也是相当热闹。
急行军一夜的张绣,领着车骑第一师、车骑第二师6000余人,在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段时间,派出骑兵抢占了穰县东门外湍河上的木桥。
等守城的荆州兵反应过来时,1000多骑兵,已经堵住了穰县的4座城门。
张绣摆这个架势,就是不准备放过一个荆州兵(主要是张绣害怕吕公给跑了)。
天光大亮时,跑了一夜的两个车骑师,6000余人吃过一顿简单的早餐后,便列出阵势,缓缓靠近穰县城墙。
张绣虽然作为此次攻城的主将,但是手下2个师长刘处、张和,这两人才是掌兵的。
面对一心想复仇的张绣,张和也准备给他个机会。
于是在东城门外,张和对着张绣说道:\"将军可传令给吕公:若其率部投降,可饶他一命。\"
看着城头上的\"吕\"字大旗,张绣眼珠冒火。
听了张和的话,便对着张和怒目而视,刚想开口,就听张和小声的说道:\"将军,那吕公怎会投降?!\"
张绣一听,立马反应过来了:张和这是在告诉自己,即便想报仇,面子上也要做得能看得过去。
于是不着痕迹地给张和说道:\"张师长,你且按照都督的吩咐,将护民军攻城的套路进行一遍。\"
于是,站在东城门上的吕公,就听到护民军通过大喇叭的劝降通告:\"城墙上的兄弟们...\"
劝降没什么新意,都是照本宣科,跟山都县的劝降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在穰县的劝降中,特别加了一句:\"若有擒拿吕公者,张绣将军赏锦缎1000匹。\"
劝降通告喊完以后,穰县城上的守军反应,和山都县没什么区别。
如果按照山都县的模式,此时就应该用轰天雷炸城门了。
但是,只见穿着银灰色全身铠甲的张绣,跃马扬鞭来到城门外百步,对着城头上的吕公大呼道:
\"吕公,可敢出城与某一战?!
若你胜某,某即刻命令手下,让开一条道路,放你等南归。
若你战败,即刻命令城中守军投降,少造杀孽!\"
吕公看着城外高高挂起的\"护民\"大旗,以及一面\"张\"字大旗,知道眼前这名20多岁的勇武青年,应该就是张济的侄子张绣。
吕公此人,你说运气吧,那是确实好——先后射死了孙坚、张济;
说实力吧。也绝对不弱。
但这位,可绝对不相信西凉兵将的话!(西凉兵喜欢杀俘虏)
吕公也懒得废话,拉开弓箭,对着百步开外的张绣,嗖的一箭射了过来。
但怎么说呢,吕公可不是吕布,能够辕门射戟。他这一箭,都偏到姥姥家了!
张绣见此,哈哈一笑,大手一挥:\"攻城!\"
山都县只有2000兵马驻守,反抗不甚激烈。
穰城县此时可是有4000多兵马,而且拥有大量的远程武器,比如说大黄弩、床弩,还有一些老式的拖拽式投石机。
若护民军没有火药这种破城的利器,单凭冷兵器时代的攻城云梯、吕公车或者鹅车,这些东西进行攻城,
凭借着穰县坚固的城防,短时间内根本就甭想拿下。
可是有了火药,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一声\"左零右火,雷公助我\"之后,穰县的东城门就轰然倒塌。
张绣不顾张和的阻拦,带着亲卫一马当先的冲进城内,杀散了在城门口的荆州兵后,他跳下马来,直直地向城头上杀去。
通向城门楼子的楼梯上,此时已经没有什么抵抗力量了——在城门附近的荆州兵,都被这天雷的巨响,吓得瘫坐于地,或跪伏于地,直呼\"天罚饶命\"。
吕公却比士兵们强得多,天雷炸响以后,见城外的护民军冲了进来,自知城门肯定打开了,
吕公极为果决,领着几个心神还算稳定的亲卫,急忙向南城门而去。
待张绣杀到城头上时,只见吕公已经跑出了100多步。
张绣二话不说,紧追其后。
此时的城头上,到处是慌乱的士兵,他们被火药的巨响给吓得不知所措。见张绣浑身是血地冲过来,所有士兵,都自觉地让开一条路。
没多久,张绣就发现了前边带着亲卫逃跑的吕公...
不到30步了,张绣夺过旁边一个跪地求饶的荆州兵手中的长矛,用力投掷过去。
吕公听见脑后破空声传来,不及回头便感觉胸口一凉,低头一看,一杆长矛从自己的胸口透体而出。
扑通一声,吕公倒在了城墙的拐角处。
主将一死,城墙上本来就没什么抵抗力度的荆州兵,纷纷跪地求饶。
张绣赶到吕公处,拔出腰刀,一刀斩下其脑袋,大步流星地走回东城门前,将吕公的脑袋扔了下去,跪地大苦道:
\"叔父,侄儿替您报仇了!\"
怕张绣闹出什么乱子的张和,进城之后就将收尾工作交给了军纪司马崔田,自己则匆匆登上了东城门。
见张绣这个模样,就默默地站到他身边。
跪地痛哭了一会儿的张绣起身后,就看到在身侧的张和,
张绣可是知道——护民军的车骑营,那可是张和这位杨平的亲卫,一手拉扯起来的。
张绣对张和那是十分尊重的,见张和在侧守卫自己,张绣拱手说到:\"张师长放心,某既然加入了护民军,认都督为主公,就不会再干杀俘的事情。\"
见张绣如此识趣,张和也不说什么,只是对张绣行了个军礼,说道:\"禀报都统,我等已拿下穰县,请您出面,向杨都督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