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亮,北宜春城东门打开,杨虎带着500精锐也走了过来,汇合了江波率领的300精锐后,一起向东南方向追去。
而龚都的营寨就更有意思了:随着第31旅在其营寨前突袭,提前知道消息的龚都带着亲卫,也没有抵抗,迅速打开寨门向南逃去。
龚都不知所以的手下士兵,也迅速向南溃逃,第31旅的任务就成了遍地抓俘虏。
天光大亮点,刘辟在东部十里开外的一座土丘上,竖起了大旗。
因为刘辟跑得足够快,所以他挡在了自己溃散部众东归的道路上。一个时辰后,包括龚都率领的300多人,刘辟勉强聚拢了3000手下。
这时,有警戒的亲兵来报:“使君,一支3000多人的敌军,已经开始集结,向我们这里赶来。”
于是,刘辟也就顾不得在此等候了,迅速带着手下的3000多残兵败,将向东而去,准备先回到汝阳城(近汝南县)再说。
而刘辟不知道的是,胡三带着教导一旅的精锐,在昨天行进了一日一夜,在今天凌晨时分赶到了汝阳城。
早就混迹在这里的军刺小队副队长刘凯,带着6人的军刺小队,轻松控制了没有多少警戒人员的汝阳城北门。
等胡三率部进到城内时,这座刘辟经营了数年的老巢就这么陷落了。
包括刘辟的家眷、十多年来积累的财富,全部落入了护民军团之手。
等到下午,靠着“好好吃一顿”的许诺,勉强保持了3000败兵不溃散的刘辟,赶到汝阳城西门时,却发现城头上早已挂起了护民大旗。
胡三也没有出城作战,而是在等。
果然,不到半个时辰,何仪带领的3000精锐,就已经出现在刘辟的眼中。
刘辟一看老巢被占,后边还有精锐追击,和王辉、龚都商量以后,决定向南到衡山地区,待重整队伍后,再来找护民军团的麻烦(主要提议者乃是龚都)。
于是,刘辟、王辉、龚都三人,就带着不到3000人的败兵,在夕阳之下掉头向南而去。
至于刘辟为什么不向东投靠在平舆县的乔蕤?
那是刘辟这些黄巾余部也都明白:自己有实力的时候,袁术会招揽自己;
自己没实力的时候再去投靠袁术,袁术一定很乐意杀了这帮贼寇士兵。
南逃路上,跟着刘辟的败兵们一看老巢都被占了,就不断有士兵开溜。
到晚上扎营时,近3000余人的队伍就只剩下了2000来人。
而这一夜,即便是有刘辟、王辉、龚都三人,带着聚拢的亲卫亲自守着营寨,并且给跟随而来的部众们许诺:如此、如此、好处。
但到三月初十清晨清点人数时,也就只剩下了1200多人。真真个兵败如山倒!
相对于刘辟的仓皇而逃,北宜春县城里倒是欢乐非常。
三月初九早上,在确定解除了刘辟的威胁后,小县城的四个城门相继打开,守备民兵,向疲惫的第一师士兵送去餐食,收拢江波大寨里的伤员,以及帮助第一师主力在田野之间抓俘虏。
到中午时,已经抓到了2000多俘虏,加上营地里的2000多俘虏,以及这三天攻城,刘辟所部损失的4000多人。马河估算,刘辟最多带走3000人。
在确定附近没有威胁以后,午饭后,聚拢在北宜春城内和江波大寨里的太平民团民众,在各自的百户长带领下,开始向西返回自家建立的聚居地。
说不得,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适应能力真是太强了——第二天,刚刚经历过战争,这些勤劳的人们就又开始了开荒种地。
三月初九晚上,何仪带领的第一师主力,也进驻到了汝阳城。
这座面积比临颍城稍大一点的县城,如果不是军刺小队打开城门,如果不是胡三强硬的驱赶着素质最高的教导一旅,一日一夜间行进近80里,靠着偷袭拿下了汝阳城。
不然,就凭刘辟留在城内的2000精锐,防守这座还算坚固的城墙,第一师想打下来,那可是要大费周章的!
汝阳县衙内,何仪召集手下的副师长黄正、司马牛壮、第一旅旅长郑春、教导第一旅旅长胡三、第11旅旅长袁培、第21旅旅长赵卓,商讨下一步的作战打算。
因为刚刚打了大胜仗,现场的气氛是比较轻松的。
期间,何仪询问道:“汝阳县向东60里便是平舆县,以我等现在的实力,估计无法攻破由乔蕤重兵驻守的坚固城池。
故,本师长决定,留下两个旅在此,防备东侧平舆县的威胁,某亲自率领两个旅战兵,以及约600人的后勤,前去追击刘辟的逃兵,执行都督梳理汝南南部衡山(今大别山)地区的计划。”
只见黄正起身行礼道:“师长,率两个旅追击刘辟,兵力过于单薄,需再率一个旅方能稳当。”
何仪回应:“留下一个旅和一定的后勤部队,估计无法保证汝阳县的安全。”
但黄正坚持说道:“师长不必担心汝阳之防务,明日中午,留在北宜春县城善后的第31旅,以及北宜春县的3个民兵团共2000余人就将赶来。
有3000多人守城,料定平舆县桥蕤的5000兵马,根本攻破不了汝阳县。”
何仪思考一会儿,便同意了黄正的提议,
留副师长黄正和第21旅赵茁部,留守汝阳县城,
让连续三天高强度的士兵好好休息一天后,何仪带着近卫第一旅、教导一旅和第11旅,外加后勤兵共3600余人,在第二天中午(即三月初十午饭后),接到江波率领的2000人后,便向南去追击逃跑的刘辟了。
因为有龚都这位内应,所以刘辟根本就逃不出何仪的手掌心!当然,这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