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杨都督。”何曼、黄邵两人见杨平进帐,齐齐拱手行礼。
杨平赶紧上前扶起二人,真诚地说道:\"二位兄长何故如此多礼?\"
性格急躁、但十分勇猛的何曼,和同样勇猛的黄少几乎同时开口:\"有杨都督定下的计策,并在临颍城抵挡曹军,我等方能安然撤回汝南。
此等大恩,当不得一礼?\"
杨平知道,这是两个懂得感恩的人,于是请两人坐下,旁边的何仪作陪。
杨平感慨道:\"上月,许县衙门与四位兄长一聚,甚是欢喜,如今这大帐之内,就少刘家阿兄也。\"
杨平表情是很欢喜的,但何曼和黄邵表情就多少有些不自然。
最后急性子的何曼开口说道:\"杨都督,今日清晨,驻守于此的刘渠帅三千余人,在刘武的带领下向东南方而去,只是通告我等,说是曹军既北返,就无必要在此驻防。\"
杨平当即想到:刘辟肯定是反水了!
但面上仍保持着笑容,问道:\"曹军北返,我等豫州黄巾军危机已解。不知二位兄长何时领兵南归?\"
相比于刘辟、何仪这两位有一定政治头脑、懂得钻营取巧的人,何曼和黄邵两人纯粹就是勇武有余、谋略几乎没有。(史书记载,何曼与黄邵作战相当勇猛。)
两人这次联袂而来,就是经过商量,想来看一看,如果加入杨平的太平民团,能给什么待遇?
两人看到何仪带着大军过来扎营,就赶紧出发,可是,赶过来的时候,杨平已经快到了,两人也没有与何仪好好交谈。
听到杨平询问,还是何曼回答道:\"杨都督,我等此行,还是想询问一下,杨都督抵达汝南后有何章程。\"
黄邵也附和道。
杨平猜测何曼、黄邵二人,已有加入太平民团之心,现在只是想问一问条件了。
刚想示意旁边的何仪来给二人做个示范,就听到有亲卫来报:\"禀报都督,我们在营寨外抓到一名奸细,这名奸细声称自己乃是何帅(何曼)的侄子,说有重要情报报告与何帅和都督。\"
杨平看了一眼何曼。
何曼起身道:\"某家何时有了侄子?此定是细作冒充。\"
杨平示意何曼稍安勿躁,问前来报信的亲兵:\"可确定那名奸细说有重要情报报与何帅与本都督?\"
亲兵再次确认。
杨平对何曼说道:\"何家大兄,不妨带这名奸细进来,一看便知,果真有重大情报,若是错失,则悔之晚矣。\"
何曼回答:\"全听都督吩咐便是。\"
杨平命令亲兵,将那名奸细带进来。
结果,这名不到20岁的少年一进大帐,何仪、何曼、黄邵三人同时起身问道:\"龚元,汝如何在此?\"
原来被亲兵押到这里的,正是龚都的儿子龚元。
杨平见这三位都认识眼前的少年,就命令亲兵将少年反绑的双手解开。
何仪还给杨平解释道:\"都督,此乃刘帅(刘辟)手下副将龚都之子龚元,年十七岁。\"
杨平让亲兵给刚解开双手的龚元送上一个马扎子,示意其坐下。
但龚元确定有紧急情报,不待坐下,就对着明显十分年轻、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杨都督行礼说道:
\"杨都督,家父让吾前来报信:刘辟在三日前,已接受曹操的上表,自称汝南郡太守,并且谋划向西攻击,杨都督在汝河之南的大营。\"
随后又看向何仪等三人说道:\"三位叔父,那刘辟计划吞并我等部众,然后据汝河而守……\"
何仪三人听后大惊失色。
虽然这几位都有五六万的部众,但现在最能打的三千部队全部都在这里。
最要命的是:刘辟手上有曹操上表他为汝南郡太守的表文(相当于诏安通告)。
这几位流浪作战十余年的流寇,再清楚不过朝廷招安的威力了——如果朝廷愿意招安,甭说给他们个一郡太守,就是给个县令,之前的何仪三人,都有可能会毫不犹豫的接受。
于是龚元还没有说完,何曼、黄少二人就急切地起身,向杨平问道:\"杨都督,这可如何是好?\"
杨平也是面色凝重,心中却是乐开了花,起身示意二人稍安勿躁,走到龚元面前问道:\"龚小兄弟,令尊派汝过来,不仅仅是为了将消息传递给我等吧?
若有其他考量,此间皆是可信之人,但说无妨。\"
杨平说完,只见龚元单膝跪地,行礼说道:\"家父听闻杨都督有继承大贤良师之志,且才能超绝,
提议由杨都督统领天下黄巾余部,带领我等建立太平盛世。\"
这话说得真够漂亮的,虽然表达的意思还是想加入杨平的队伍,但人说的大义凛然,而且还留足了挪动的空间。
杨平伸手扶起龚元,也没有回答,而是走回座位开始思考。
一时间,大帐内气氛极其沉闷,但杨平也没让帐内的人多等,仅仅是思考了一会儿就做出了决定。
他起身再次询问龚元道:\"汝确定刘辟已接曹操上表之书,为汝南郡太守?
且确定刘辟已经反叛我黄巾军,成为朝廷走狗?
而且将起兵吞并我等老营?\"
龚元斩钉截铁地回答道:\"禀报杨都督,在下极其确定。\"
得到确定的回答后,杨平走到何曼、黄少二人身前,拱手行礼道:\"二位兄长,刘辟已经反叛我黄巾军,做了朝廷走狗,并且还想吞并我等部众,
此为黄巾军叛徒,我等应共击之!不知二位兄长意下如何?\"
何曼、黄邵那暴脾气,如果不是杨平在这里,他俩早就暴跳如雷了,听了杨平的询问,纷纷怒喝道:\"刘辟狗贼!不为人子也!我等愿与都督共击之!\"
于是,杨平命令亲卫请来了十多位旅级以上军官。
众军官到齐后,杨平也没有废话,直接下令道:\"刚刚接到消息,占据汝阳县(今汝南县)的刘辟,已然接了曹操的表文,自立为汝南郡太守,并且发兵攻击我等老营,公然成了黄巾军的叛徒。
反叛之人,我等必诛之!\"
先通报一下消息,搞清楚敌人是谁。再携大义,师出有名!
然后就是作战目标。
只听杨平说道:\"此战有两个作战目标:
当务之急是我等老营防备不足,估计无法抵挡刘辟攻击,我等需派精锐部队前去驰援;
第二,既然刘辟胆敢公然反叛黄巾军,我等当然要将其消灭之。\"
作战目标有了,下面就是具体安排了。
只见杨平从命令道:\"张辽将军、何冬旅长、亲卫张和!\"
张辽三人迅速出列。
杨平拿出一支将令,命令道:\"张辽将军率两百铁骑,会同张和率领的十八辆战车,接下将令后,即刻整军出发,沿大道向东南,追击刘武所部三千余人。
追上之后以,骚扰迟滞其前进速度为作战目标,使其不得前进、又不能使其溃散。
本都督要尽量无损地,拿下这支三千人的精锐青壮,你等人可明白?\"
张辽三人齐齐躬身回答:\"明白!\"
杨平把将令其交给张辽,又下令道:\"何冬,汝率教导旅两千步兵,紧随张辽、张和,追上刘武率领的这支三千人后,想办法逼降他们。
此次追击行动,由张辽担任总指挥。\"
杨平对着何冬和张和,说道:\"你二人务必完全听从张文远将军的指挥,文远将军之令为本都督之令,尔等明白?\"
下命令的杨平是极有威严的,何冬和张和,立马躬身应诺。
张辽还想说些什么,被杨平伸手制止了。杨平说了一句:\"文远将军有帅才,切莫推辞。\"
张辽极其感动——不仅是杨平的尊重,更因为张辽感觉自己遇到伯乐了,他在吕布手下,只是一名冲锋陷阵的将军,而到杨平这里,杨平却让其当统帅!
士为知己者死!张辽此时就有了这种冲动!
张辽手拿将令,对着杨平保证道:\"都督,辽,此行定尽量将其三千青壮全部俘虏!\"
杨平大手一挥:\"汝等速去准备,准备完成后无需上报,即刻出发。
刘武大军去向,自有斥候在路上为你等标注,速去追击!\"
\"诺!\"张辽、何冬、张和三人领命出帐,迅速前去集合部队。
其实也没什么集合的,张辽的两百骑兵、张合的十八辆战车、以及教导旅的两千步兵,刚刚跟随杨平回来,这也就歇息了不到两刻钟,队伍还没有解散。
三人回到临时驻地后,迅速吹响了集结号角,这些本来准备列队去吃午饭的兵士,立马条件反射地集结成阵列。
首先出动的是张辽的两百余骑兵,他们迅速从后勤兵手里,接过一袋馒头,骑马向南狂奔而去;
随后出动的是张和的十八辆战车,同样一人接了一袋馒头,驱车南下,
而教导旅的两千士兵,则是迅速地列队,领上自己的餐食,吃完之后,列着整齐的队列向南而去。
用教导旅司马钱明的话说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士兵们吃饱了,反而能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