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即摆出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语气提高了几分:“一千两?老板,您这还不如直接抢了我算了!这可是能进贡宫里的宝贝!放到大拍卖行,拍个八万、十万两也不是没可能!”
他说这话时特意加重了“拍卖行”和“八万十万两”的音量,语气里带着强烈的自信,既是为了给对方施压,也是为了让自己的说辞听起来更加可信。
山羊胡的眼神闪了闪,似乎被陈森口中的“大拍卖行”和高额数字勾起了几分兴趣。
他再次拿起杯子,这一次看得更加仔细,甚至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绸布,反复擦拭了几遍,才对着光线眯起眼细细端详。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放下杯子,语气中透出几分松动:
“八万十万的?呵呵,小哥你倒是敢开口。不过嘛,这东西确实有点意思。这样吧,我再给你个实诚价,八千两!\"
\"这已经是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再加上我对这玩意儿确实有点兴趣,才给的价了。”
陈森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但还能再争取一下。
他咬了咬牙,脸上露出一副犹豫挣扎的神情,像是在做最后的权衡。他低声说道:
“八千两……还是太少了……老板,最后一口价,一万五千两!您要是同意,我现在就画押。要是不同意,我……我就只能另寻他处了!”
他说到最后,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然,说着便作势要伸手去拿杯子。
“等等!”山羊胡终于抬起了手,目光紧紧盯着陈森的脸,似乎在试探他的真假。他沉默了几秒,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猛地一拍柜台:
“好!一万五千两就一万五千两!看你这后生也不容易,老夫就当结个善缘,收了!”
陈森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狂喜几乎要冲破胸膛,但他脸上却依然保持着那种带着感激和一丝不舍的复杂表情:“多谢老板!多谢老板!”
伙计很快拿来了当票和笔墨。陈森胡乱编了个名字“陈林”,按了手印。
山羊胡则亲自到后面库房,不多时,捧出一个沉甸甸的木盘,上面整整齐齐码放着一锭锭闪着银光的元宝,还有一些碎银子。
“一万五千两除以零点八就是一万八千七百五十贯,你点点,这是钱引。”山羊胡示意道。
陈森拿到钱引,看了上面的图案和文字“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
草,一种植物。
好熟悉的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
然后点了一下,然后拿出10张钱引,让老板换成现钱,他拿起10贯铜钱,入手沉重,冰凉的触感无比真实。
他强压着激动,将银子一股脑地扫进自己带来的一个布袋里。10贯撞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听得他心头一阵火热。
“多谢老板!”陈森背起装着银子和剩余物资的背包,郑重地朝山羊胡拱了拱手。
“好走,客官。”山羊胡脸上露出了生意人特有的笑容,拿起那个玻璃杯,又开始仔细把玩起来,眼神里透着精明的光。
走出当铺,陈森感觉脚步都有些发飘。现在有万贯身家了!
虽然知道古代铜钱购买力强,但如此轻易就到手这么一大笔“巨款”,还是让他有种不真实感。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背包,那沉甸甸的重量提醒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他没有立刻离开这条街,而是找了个僻静的角落,警惕地观察了四周,确认没人跟踪后,才将大部分铜钱都收进了戒指空间。
有了钱,底气顿时足了许多。他现在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笔启动资金,为自己在这个世界立足打下基础。
思来想去,风险最低、收益可能最高的,还是利用两个世界的资源差。
现代的普通商品拿到这里是奢侈品,那么这里的土特产,拿到现代会不会也价值连城?
他立刻想到了药材。中医里那些名贵药材,比如人参、灵芝、何首乌,在现代社会可是天价。
这个看起来像是古代的世界,山林茂密,环境原始,会不会有年份久远的好药材?
打定主意,陈森开始留意街道两旁的药铺。很快,一家门面古朴、牌匾上写着“百草堂”的大药铺吸引了他的注意。
一家药铺看起来比刚才路过的几家都要气派,门前人来人往,似乎生意不错。
陈森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第一桶金已经到手,接下来,该是“进货”的时候了。
“百草堂”内,一股浓郁的草药香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门外街道的湿浊空气。
药铺内部宽敞明亮,靠墙是一排排深棕色的药柜,上面密密麻麻贴满了写着药材名称的标签。
几个穿着青布短褂的伙计正在忙碌着抓药、称重、打包,柜台后则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大概就是坐堂的大夫或掌柜。
陈森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这里显然是见过各色人等的地方。
他先是在药柜前转了转,假装随意看着,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目标的蛛丝马迹。人参、灵芝、何首乌……这些名贵药材通常不会摆在外面。
一个看起来比较机灵的小伙计见他东张西望,便主动上前招呼:“这位客官,您想抓点什么药?还是想请我们掌柜给瞧瞧?”
陈森停下脚步,目光扫过那些药柜,然后转向伙计,压低了声音:“小哥,我想买点上好的人参,不知道贵店可有年份足的?”
伙计一听是买人参,而且指明要年份足的,眼神立刻亮了几分,态度也恭敬起来:
“年份足的人参?客官您算是来对地方了!我们百草堂别的不敢说,这人参药材绝对是这方圆百里数一数二的!不知您想要多少年份的?“
”我们这儿十年、二十年的常备,五十年以上的也有,要是您要百年老参……”
他顿了顿,打量了一下陈森的穿着,似乎在判断他的购买力,“那可得看缘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