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靖?”
听到少年说出名字,嬴庆眉头微微一皱,只感非常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想了片刻没有结果,他立即吩咐道:“让人送到本帅大帐中去,寻些保暖的衣服给他,让军中医者诊治,在熬些粥水给他吃,一次别让他吃多了!”
“是,大帅!”宋卓答应一声,立即交给旁边的士兵去办。
嬴庆看着士兵将孩子抱走,对宋卓说道:“宋卓,你带人去一趟义让里,询问一番这少年的情况!”
“是,大帅!”宋卓拱手答应,然后立即带着一个小旗前往义让里。
而嬴庆则登上一处箭楼,将营地中的大致情况看在了眼中,面色也愈发的难看起来。
他立即让人找来军师种光道,以及中军、女营、少年营的主要将官,并让种光道等人轮流上箭楼查看营地中的情况。
营地之中,混乱一片,有抱着甲胄出帐篷让他人帮忙穿戴的,有没拿武器就参与整队的,有出现在其他队伍中的,各种问题明显。
这要是面临敌人突然进攻,一场大败无法避免。
不过,嬴庆这次没大发雷霆,而是与种光道等人就地商议解决办法。
比如,让士兵蒙眼训练独自将甲胄穿戴整齐、武器由小旗官保管与发放、小旗官必须带领人员齐备的队伍参与整队等等。
他们对发现的各种问题,都做出了细致的安排与整改,并将经验送到前、后、左、右四军。
同时,他下令各部原地停留,不断按照他们定下的要求进行训练。
嬴庆回到中军大帐时,那少年李如靖,已经被安排到帅帐旁边的亲兵帐篷中睡下。
他还特意去看了一下,发现少年睡的非常沉,显然是非常疲惫。
坐在中军大帐中,嬴庆喃喃自语:“李如靖……在哪里听过呢?”
他开始回想明末的李姓历史人物,能让他有印象的,那定然是在明末混出了些名头的,如闯王李自成、一只虎李过、大顺军师李岩、参将李阘等人。
“大顺军中出名的,似乎没有李如靖这号人物!”嬴庆脑海中过了一遍李自成手下的将领、军师,心中非常确定,至少在年龄这一点上就不符合。
于是,他又回想张献忠手下的将领与人物,在想到李定国之时,他眉头一挑:“是他?南明晋王李定国?!”
他不太敢肯定,毕竟同名同姓之人,也不是没有。
嬴庆有了猜想,连忙将李如靖抱回来的亲兵冯桂叫进帐中,问道:“这少年情况如何?”
将李如靖抱回来的亲兵冯桂开口:“回大帅,军医说这少年就是长时间没饥饿,所以身体非常虚弱,没有性命之忧!”
这时,宋卓也进入帐中,抖掉身上的冰雪后,拱手禀报道:“大帅,那少年确实是义让里人,其父母于去年春病亡,虽还有同宗叔伯一人,但无力接济!”
嬴庆点了点头:“知道了,你们下去吧!”
待宋卓、冯桂两人退出大帐,嬴庆取出皮草在地面铺开当床,然后躺下继续回想着李定国的信息。
经过绞尽脑汁的回忆,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些细节,他曾在贴吧中看过关于李定国的资料,其中便提到李定国是陕西绥德马家川人,而马家川就是当下的义让里。
也就是说,少年的名字和家乡,都与南明晋王李定国一样,且年龄也对得上。
因为崇祯三年,张献忠于米脂联合十八寨,起义响应王嘉胤的反明号召。
而年仅十岁的李定国,在张献忠路过义让里时,毅然决然的投入了张献忠义军,并被张献忠看中收为义子。
如此看来,摸进秦义军营地的少年李如靖,基本可以确定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李定国。
“真是有意思,蝴蝶效应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了!”嬴庆咧嘴笑着。
先是前段时间,宋杰这等武艺高强的人主动来投,现在又是少年时期的李定国来到秦义军中,只要他将之留下,其人生轨迹便能发生偏转。
想到此处,嬴庆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那就是将少年李如靖收为义子,先让张献忠失去一员大将,而自己保险未来能有一员大将的种苗。
只是,他也才二十岁,收个十岁的义子,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就这么想着想着,他不知不觉进入了睡眠。
再醒来时,已是秦义军早操战鼓响起,即将开始早操。
凡秦义军的操练,嬴庆就没有缺席过,即便是有要事的时候,也会露面跑操。
如今队伍不断壮大,他不可能认识队伍中的每一个兄弟。
所以,他要天天露面,让兄弟们知道谁是大帅,长什么模样。
以免队伍兵卒,只认带领他们的将领,从而逐渐成为各部将领的私兵。
除了露面之外,他还会隔一段时间,就将兵卒打乱重新组合。
尤其是有大量新兵完成新兵训练之后,必是要将老兵打散,混合新兵重组,从而达到老兵带新兵的目的。
因为,嬴庆发现,将领们都在侧重培养亲兵,这是发展私兵的前奏。
为了不让秦义军出现明军将领豢养家丁的情况,嬴庆和种光道在制定一套护卫营的方案,目的是让将领们的亲兵换成护卫兵。
而护卫兵是从战兵中优选出来,然后统一在护卫营训练,只在战时按照将领的级别,分配一定数量的护卫兵保驾护航。
如此,秦义军便能集权在他这个大帅手中。
人心是思变的,他不得不防范于未然,否则事情发生的时候,他是没有后悔药吃。
他这颗脑袋,如今可是值一千两白银,未来上万也是可能的,说不得明廷还要搭上一个爵位悬赏。
早操过后,嬴庆和种光道等人回到中军大帐,在亲兵帐篷外等着少年李如靖,很是自然的跑到嬴庆等人的后方,然后跟着进入大帐。
少年见到嬴庆在主位落座后,直接跪拜在地:“义让里村民李如靖,叩谢大帅救命之恩!”
嬴庆笑着开口:“起来,到我身边说话!”
少年却是跪着不动,请求道:“大帅,我今年十二岁了,还望大帅能让我加入秦义军少年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