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前回溯一段时间。
这天,鬼子京都大本营之中。
首相近卫、陆相东条、海相米内、一众鬼子皇室成员及一众战犯聚集在一起。
华日战争爆发后,它们并没有能如制定的战略目标一样,三个月灭亡华夏。
反而是深深陷入跟华夏打消耗战、持久战的战争泥潭。
华夏正在逐渐在战火中浴火重生,而它们却开始出现资源透支、人员不足等问题。
特别是这两年时间,八路军的强势崛起更是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因为这两年在华夏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已经有鬼开始怀疑军国主义存在的的必要性。
今天这么多头鬼子聚在一起,讨论的就是岛国接下来该何去何从的问题。
首先,有一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就是战争是不可能结束的。
因为此时的鬼子实行的是军国主义。
那么何为军国主义呢?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但鬼子这边就不一样了。
他们政治为军事服务,掌握国家大权的基本都是军人,因此形成军国主义。
军人当权,自然是需要用不断的战争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必要性。
否则,一但战争停止,内部矛盾无法转移,鬼子国内的政局恐怕即刻就会崩盘掉。
它们如今这些军国主义的掌权者,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这他们万万不能忍受。
因此,即便它们知道自己如今开的是一辆破车,他们也必须一直开下去。
因为车一旦停下来,他们这些人的利益、甚至连生命都无法保证。
那么,战争要如何持续下去呢?
这就是这帮战犯今天讨论的议题。
身着黑色军服的陆军和身着屎绿色军服的海军分列两侧,谁也不屌谁。
说来也是搞笑,鬼子陆海军之间的矛盾可谓是由来已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倒幕运动时期,萨摩藩与长州藩之间的矛盾。
双方本就历史对立,又在战略方向存在分歧,后来在资源争夺中矛盾逐渐加深。
后来,长州藩主导陆军建设,萨摩藩则掌控海军,就扩大到陆海军之间的矛盾。
自1937年以来,鬼子陆军因为入侵华夏接连取得战果。
因此在陆海之争中占据了绝对上风,掌控了大本营的绝对话语权。
但随着这些年鬼子陆军陷入华夏的战争泥潭,特别是前段日子的中条山一战。
鬼子竟然一战就折损了超过15万头,这让鬼子天蝗直接震怒,直接开始追究鬼子陆军的责任。
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前脚刚躲过了周卫国率领特战队的突袭,后脚刚回国,就被下令自裁为这件事背了锅,担了责。
这才让天蝗的震怒稍微减轻了一点,不然东条这个陆相,估计都得一起吃瓜落。
即便是这样,这件事发生后,鬼子大本营陆军再也无法压抑住海军。
海军趁着这个机会再次提出“南进计划!”
即海军认为南洋地区资源富饶,又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力量,可谓是“真空地带”。
鬼子海军计划通过控制该区域,来获取石油、橡胶等战略物资。
来打破英美在该地区的资源封锁,并与德国形成东西夹击英美的战略态势。 ?
鬼子海相认为,如今鬼子在华夏局势日益糜烂,特别是在华北地区。
陆军前段时候更是直接将晋省这个资源大省给丢了。
如今想要再次完全掌控华北的局势,起码需要将近50万的兵力。
但如今,华夏各个战场之中,根本就抽调不出来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
而且即便是抽调出来了,其他战场也会像华北战场一样就此失去控制。
那还不如执行早就指定的“南进计划。
而且,如今鬼子的经济正处在崩溃的边缘,继续在华夏投入完全是入不敷出。
还不如先掌控东南亚这片资源地,等稳定住国内的经济局势再来进攻华夏。
这下陆军不干了,即便在战场失力,但他们怎么可能甘心就此放弃在华夏的利益。
东条阴沉着脸站起来反驳:
“南进计划太过冒险,南洋地区虽资源丰富,但英美势力不容小觑,一旦贸然行动,必将引发与英美的全面战争!”
“而且,我们已经在华夏战场投入了大量时间、兵力和资源,若此时放弃,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我们如今要做的,应该是集中力量,消灭华北的八路军,重新夺回对晋省的控制权,稳固在华夏的利益。”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愈发激烈,甚至有几个军官差点当场动手。
当然,也有一些中间派。
比如就有鬼子提出,除满洲(东北地区)外,华夏其他地方都可以放弃。
这样既能维护在华的利益,还能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实行“南进计划”。
也有鬼子提出,可以执行“南进计划”,但目标要换成通过战争。
将英美等国拉回到谈判桌上,然后通过谈判,解决国内的经济和资源问题。
提出这种观点的鬼子,认为岛国的工业体量和漂亮国相差太多。
一但全盘执行“南进计划”,进攻夏威夷,那就和漂亮国结下死仇了。
到时候一但“南进计划”失败,又得罪了漂亮国这样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
那么岛国这个国家,可能会就此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也有鬼子提出,暂时撤出华夏战场的话,也可以先和山城那边达成合作。
由鬼子提供军事物资、经济方面的援助,帮助国军组建日械师。
这样可以可以平衡八路军和国军之间的实力对比,调拨双方的矛盾。
最高是双方能够打起来,谁都没办法获得大的发展。
这样一来,等到鬼子结束在东南亚的战争,他们还能回来继续攻占华夏。
当然,也有鬼子提出,直接轰炸漂亮国在夏威夷地区的军事基地。
再从珍珠港开始,彻底清除漂亮国在亚洲的势力,这样才能一劳永逸。
否则,“南进计划”中的奇袭珍珠港,只会惹怒漂亮国,使得战争彻底走向失败。
最终,首相近卫在采取众人意见后,一个杂糅着众多想法的大杂烩方针出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