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恒目光坚定。
享受了几天自由的日子,他可是再不想回到那个没有一点自由的地方去了。
他深知,唯有背水一战,才能绝处逢生。
“你也尽早收手。
这行当迟早要栽,你得为自己留条后路。”
李小平重重点头,喉头滚动了一下,“周哥,我信你,你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
周思恒拍了拍他的肩,语气沉稳:“过两天我就去有关单位跑手续,你把能信得过的兄弟拢一拢,别再碰那些见不得光的活了。
咱们从今往后,要堂堂正正做人。”
晚风渐凉,巷口的煤油灯晃出昏黄的光,映照着他坚毅的侧脸。
周思恒知道,一场风暴正在逼近,而他,已在迎着风前行。
但他无所畏惧,铁了心要弥补对王文娟的亏欠,也下定决心要给自己的女儿一个不错的未来。
只是,权馨和周阮,到底谁才是他的孩子?
周思恒离开时,李小平给了他五百块钱。
这笔钱被只是小心翼翼地缝进内衣口袋里,仿佛揣着一颗滚烫的心。
“李小平,谢了。”
李小平拍拍周思恒的肩。
“哥,这是你应得的。”
当年事发,周思恒顶了所有罪名,没有将他们任何人供出来,他一直都记得周思恒的恩情。
几百块钱与二十余年的牢狱之灾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村里的果园随着权向党的离开,凌富强便主动带着人清理杂草、修整栅栏,还从自家背来粪肥堆在树根旁。
“这园子荒不得。”
他抹了把汗,对围拢的村民说,“往后咱自己管,一果一叶都要看得紧。”
有人大声附和道:“凌叔,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把这片国林照顾好!
这可是咱们村自己的产业,凌叔您带头干,咱们没说的。
明天起我们轮流来打理果园,谁想打歪主意,先问问我答不答应!”
这是农场和权向党等同志费尽心血建成的,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
如今权向党同志离开了,他们更得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
凌富强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人心不散,希望就在。
只要齐心,荒山也能变金山。
微风拂过果园,枝叶轻响,仿佛在回应这沉甸甸的誓言。
人群渐渐散去,月光洒在整齐的果树上,凌富强望着这片生机,心中默念:只要人心齐,黄土亦能变成金。
权馨和妈妈看着两个孩子在院中追逐嬉戏,笑声清脆如铃。
即便家中少了几个身影,权馨和妈妈却并未觉得冷清,反而,她们的心头都涌动着一股暖流。
“妈,你不回城参加工作,现在可有后悔过?”
付玲玉摇摇头,目光温柔而坚定:“不后悔。城里的工作再体面,也比不上看着孩子们在自家院子里活蹦乱跳来的踏实。”
她望着权馨,脸上满是和暖的笑容。
“你爸走时托付我,要守好这个家,守好你们。
只要你们过得安稳,我就心满意足了。”
她好不容易才寻回女儿,如今怎舍得就这样离去?
权馨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她轻轻走上前,温柔地挽住妈妈的手臂,将头依偎在妈妈的肩上。
“妈,有你在,我们这个家才完整。
以后,我也会好好守着这个家,守着您和家人以及孩子们。
您放心,我爸爸他们都已经恢复工作了,咱们一家团聚的日子,不会远了。
等将来回到京都,我就给您开一个花卉店。
到时候您想干什么都可以,没了工作倒也自在。”
付玲玉听了,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
她轻轻拍了拍权馨的手背,柔声道:“好孩子,妈哪儿也不去,就守着你们。
不过,花卉店的事儿,妈记在心里了,等真有那么一天,妈可要好好折腾折腾。”
权馨也笑了,母女俩依偎在一起,享受着这难得的温馨时光。
院中的孩子们依旧不知疲倦地跑着、笑着,那清脆的笑声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
权馨望着孩子们,心中满是希望。
她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艰难险阻,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月光洒在付玲玉的发梢上,映出一层柔和的光晕,仿佛岁月也在这一刻静止。
权馨在灶台与书桌间来回奔忙,却始终将耳朵支棱着,捕捉着任何关于高考的风声。
因为七七年八月份开始,就有不少教育界的教育学家,有志人士纷纷呼吁恢复高考制度,以选拔真正有才学之士。
十月下旬,国家将正式宣布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消息如春雷般震动全国。
权馨深知,这不仅是一次考试的重启,更是一个时代转折的开端。
而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
她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天颁布了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只知道那是一九七七年十月下旬。
但这些天,她手里的小广播一直不离手,每天都在等待恢复高考的消息。
而这条消息发布到高考开始,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却足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所以权馨每天都在耐心等待着,桌上的日历,也被她撕去了一页又一页。
时间很快来到了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一日,全国各大媒体同时宣告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经党中央决定,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将立即恢复。”
这一决定标志着中断了十一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复,为无数渴望知识的青年开启了新的希望之门。
权馨握笔的手突然悬在半空,墨汁在纸面洇开一朵小花,泪水却先于笔尖落了下来。
她激动地站起身,奔出院子,高声喊道:“妈!高考恢复了!”
而同一时间,村里的大喇叭里也传出来了这个好消息。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一经公布,全国上下瞬间沸腾,人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而高考恢复之后,那些曾经怀揣梦想却因高考停滞而搁浅的年轻人,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他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仿佛已望见通往未来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