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周卫国还是不同意去上学,周素英正待再劝,却见院门口走进来一个人,手里还提着一只野兔。
原来是周云谱来了!
周素英连忙招呼:“云谱叔来啦?快请坐!”
周云谱哈哈笑道:“我在后山安置了几个套子,收工时跑去一看,居然套着两只野兔,卫国不是考上高中了吗?正好送一只过来,算是给他贺喜!”
刘玉梅道:“贺什么喜呀?混小子正在发浑,不愿意去读书呢!”
周云谱的脸沉了下来,他不悦地道:
“卫国,你这孩子,咋这么糊涂啊!考上高中多不容易,你不去读书,以后能有啥出息?”
周卫国低着头,小声说:“云谱叔,家里情况我知道,去马店区读书,要带粮食到学校食堂搭伙,我怕家里供不起我。”
周云谱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道:“粮食的事你别操心,有我呢。你是读书的好苗子,不能就这么放弃。这机会错过了,你会后悔一辈子。”
周卫国还是犹豫,他知道,云谱叔家里也不容易啊!
云谱叔和二姨刘玉琴生了两个子女,大儿子周援朝九岁了,已经在读小学三年级了,二女儿周抗美也七岁多了,也已经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了。
此外,他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六张嘴吃饭,就她和二姨刘玉琴两人挣工分,要不是他时不时到山上套点野鸡野兔来补贴家用,只怕日子过得比自己家还不如呢!
看周卫国还在那里犹豫,周云谱接着说:
“卫国啊,你要知道,文化人办法才多啊!当年,我和你爸在战场上,你爸就是因为肯学习,打仗脑子活,办法多,才消灭了那么多的敌人!
我们这些大头兵,除了会打枪,对于怎么打仗,可是一窍不通啊!
现在,你要是能读出来,考上大学,成为一个吃公家粮的国家干部,不比当农民强啊?
卫国,不要犟了,你就安心去读书,粮食的问题,叔和你妈妈、姐姐一起想办法。”
看着云谱叔坚定的眼神,周卫国心里有些动摇。这时,刘玉梅也走过来,说:
“卫国,你云谱叔说得对,你就安心去读书吧,家里虽然困难,可咬咬牙也能挺过去。现在再难,难道还能难过你爸刚去参军那会儿吗?那时,你大姐四岁,你二姐两岁,你还在我肚子里,我不是也挺过来了吗?现在,家里好歹有我,有你大姐二姐撑着,何况还有你云谱叔的照顾,无论如何也是能撑下去的呀!”
看云谱叔和母亲都把自己那个英雄的父亲搬出来说事了,周卫国终于点了点头,眼里闪着光,“好,我去读书,我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
一九六四年九月一日,周卫国背着行李,踩着露水,走进了马店区中学。
校门口的青砖上,\"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标语,已经褪成了灰白色,裂缝里钻出的几株狗尾草,在秋风中摇曳。
报了名,又在老师的带领下,找到自己的寝室和铺位,给自己铺好床,周卫国就背着书包,向自己教室走去。
这个书包,是大姐周素英用裁剪衣服剩下的蓝粗布缝制的,虽然不是很好看,却针脚细密,结实耐用。
他来到教室,看见教室的最后一排还有一个位置,便来到这里,默默坐下。
杉木课桌上,有道寸宽的裂缝,周卫国掏出课本时,书包里一枚掺了许多麦麸和玉米面、看起来黑乎乎的面饼,骨碌碌滚了出来,好巧不巧,正好落进了那条缝隙里。
这是母亲给他准备的干粮,路上充饥的。
他慌忙伸手去捞,却听见前座发出一声嗤笑:
\"同学,你这黑乎乎的东西,是啥呀?你的吃食吗?这么黑,如果掉到地上,只怕是老鼠都不愿吃吧!\"
教室里腾起一片哄笑,一个穿灯芯绒裤的男生,更是立刻扭过头来打量着周卫国,还故意把铁皮铅笔盒摔得山响。
\"啪!\"
半截粉笔飞来,精准击中那个男生的后脑勺。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教师走进教室,看那个男生嚣张的样子,顿时给他来了一下子!
这是他们的语文老师孙振声,他扶了扶鼻子上那缠着胶布的眼镜,拍了拍手,粉笔灰从打着补丁的袖口簌簌落下:
\"我们这节课学习《岳阳楼记》第三段,请王建军同学背诵一遍。\"
那个穿灯芯绒裤子的男生站起来,面红耳赤。
原来,他叫王建军!周卫国记住了他的名字。
在满教室死一般的寂静中,王建军开始结结巴巴背起来:
“若夫……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阴风怒吼,浊浪排空;日星隐曜……”
可不等他背完,孙老师就打断了他,说道:“好了好了,看你背的什么书,还阴风怒吼,你这样不争气,你老爸才要怒吼,来,听一听周卫国同学给你背背!”
说完,转头看着周卫国,说道:“周卫国,来,把《岳阳楼记》背一遍!”
本来,周卫国一直盯着课本封面上洇开的汗渍,听着王建军背书。
不用看,他也知道王建军背错了,那些字句,早就烙进了他的心里。
听到老师点了他的名,周卫国站起来,流利地背出了那篇千古名篇。
当他慷慨激昂地背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千古名句时,情不自禁地挥动了一下手臂,补丁摞补丁的衣袖管扫过裂缝里的黑饼子。
哪知,他的肠鸣声却突兀地炸响,在落针可闻的教室里显得异常刺耳。
周卫国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他感觉所有同学看他的目光都充满了异样。
可是,孙老师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看着王建军,严肃地说:
“王建军,你别以为你吃得比周卫国好,穿得比周卫国阔气,你就可以嘲笑他!告诉你,周卫国的父亲,是牺牲在朝鲜战场的烈士,是祖国和人民的英雄,是他的母亲,独自含辛茹苦把他们三姊妹拉扯大!周卫国读小学和初中时,因为要为家里找吃的,上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即使是这样,他的中考成绩,也是这个教室里的所有人中的第一名,比第二名的陈梦涵,高了十五分!”
这下,教室里的四十五双眼睛,看周卫国的目光变了。
尤其是那个叫陈梦涵的女生,目光里还带上了崇拜……
下课时,周卫国被孙老师叫进了办公室。
他本以为自己要被孙老师骂一顿,哪知道孙老师却说道:
“周卫国同学,请背诵一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周卫国很是熟悉,它出自《孟子·告子下》,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
于是,周卫国又流利地背诵起来。
待他背完,孙老师和蔼地问道:“周卫国同学,请解释一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的含义!”
这一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中的经典名句,周卫国又岂会不明白它的含义?
于是,他低声说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上天若要赋予一个人重大使命,定会先从精神、身体等多个层面给予磨练。历经这些艰难困苦后,人在思想上会受到触动,性格会变得坚韧,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孙老师又道:“对头!那么,你现在还会为自己比其他同学穿得破烂、吃得比其他同学差而羞愧吗?”
周卫国豁然开朗,他微笑着说道:“孙老师,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会在意自己吃得差穿得差了,只要食物能裹腹,只要衣物能蔽体,我就会努力学习。”
看周卫国一点就透,孙老师十分高兴,他哈哈笑道:“嗯,孺子可教!不但要自己不在意,也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班有四十五个学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有人肯定会嘲笑你,但也有人会给予你同情和善意的帮助!别人的嘲笑,你置若罔闻,别人的善意帮助,你要坦然接受,不要在意身外之物,要把所有心思都花到学习上,我相信,你将来定能学有所成,并以之来报效祖国和人民!”
周卫国本来想说,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可看着孙振声老师那真诚的目光,便把到口的话吞回了肚子里,而是低头思索起来:
是呀,自己家里很穷,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可是,造成自家贫穷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家人懒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母亲刘玉梅作为一个女人,干起农活来,比不少男人都还卖力。
大姐周素英八岁就辍学照顾自己和二姐,帮助母亲照顾这个家。
二姐周素兰从小就和自己下河摸鱼捞虾,为了让一家人活下来,她活成了一个男孩子的模样,而且,初中一毕业,她就下地劳动挣工分,从来没有偷过懒!
奶奶刘兰芝,虽然是小脚女人,腰还被摔断了,成了一个驼子,可她和蔼善良,在最困难的那几年,她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把口粮让给三个孙子吃,自己差一点被饿死!这样的奶奶,难道不是天下最好的奶奶吗?
自己家里的人,都勤劳而善良,那么,造成自己家吃不饱穿不暖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要怪父亲周云峰去参军,抛下一家老幼不管吗?
云谱叔说过,当年他不同意随父亲周云峰去参军,奶奶也坚决反对父亲去参军,妈妈嘴上不说,其实心里也是不愿意让父亲去参军的!
自己虽然没有见过父亲的面,家里也没有父亲的照片,自己根本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可刘家沟的叔伯婶婶们,提起父亲周云峰时,谁不夸他聪明能干?
父亲那么聪明能干的一个人,当年为什么要抛妻弃子去参军呢?
云谱叔说,父亲参军,最初是为了打土匪,后来才出国去抗美援朝的!
在朝鲜战场上,父亲立功无数,他带领一个二十多人的特战小分队,炸飞机场,袭击炮兵阵地,甚至连敌人的巡洋舰,都被他们炸沉了……
一支这样的小队伍,居然打得敌人屁滚尿流!美军不得不出动最厉害的部队,来对付父亲带领的特战小分队,这足以说明父亲的厉害之处啊!
母亲枕头下的那封信,自己偷偷看过!
父亲在信上说过,战争一胜利,他就要退伍回家,照顾这个家,补偿母亲为这个家的辛勤付出。
那么,父亲参军,肯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
父亲的那封信,字里行间,满是对自己一家人的牵挂,满满的都是对母亲的柔情蜜意!
这说明,父亲是爱着这一家人的,是爱母亲的!
那么,父亲参军的目的,难道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是为了全天下的劳苦大众?
他在朝鲜战场上,那么拼命,难道也像书上说的那样,是为了保家卫国?是为了舍小家为大家?
难怪他给我取名周卫国!据妈妈说,如果我是个女孩,名字就叫做周宝嘉!
难道那时候,父亲就知道他要出国作战,去保家卫国?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他也太聪明了吧?
孙振声老师一直观察着周卫国,见他脸上神色不定,一会儿骄傲自豪,一会儿迷茫不解。
他也不去打扰他,任由他在那里沉思。
终于,周卫国抬起头来,说道:“孙老师,谢谢你给我讲这些道理,你放心,我不会在意自己的吃穿以及同学们的眼光,我肯定也会努力读书!但我还有一事不解,那就是我父亲为啥要去参军?”
孙振声老师沉吟道:“你家的情况,我了解过,当时,你的两个姐姐还小,你还没出世,你奶奶是小脚女人,你妈妈怀有身孕,按理说,你父亲是完全符合不去参军的条件的,可他为什么参军,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只能理解为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舍小家顾大家!我希望你向你父亲学习,也成为一个为祖国为人民努力贡献的人!”
见孙老师和自己的想法差不多,周卫国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孙老师又道:“周卫国,我知道你的自尊心强,可是,我还是要说,如果有困难,一定给我说,我工资虽然微薄,可还是能给你一些帮助的!我相信,其他的许多老师和同学,也会帮助你的!”
周卫国笑了笑,,没有说话,给孙老师毕恭毕敬地鞠了一个躬,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