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流水,不舍昼夜。
一转眼,到了一九五四年春天。
春风掠过田野,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泛起一层层碧绿的波浪。
村口的老槐树下,农会主席周云义用力敲响了挂在树干上的铁犁片。
“铛——铛——铛——”
沉闷的金属声在村子里回荡,人们陆续从田里、院子里走出来,三三两两地聚拢到村里召开大会的那棵大榕树下。
刘玉梅牵着二女儿周素兰的手,站在人群边缘。
她怀里抱着三岁多的小儿子周卫国,身后还跟着大女儿周素英。
刘玉梅的脸色不错,心情也不错。
农会主席周云义说话算话,秋收春种,还是一如既往地带着兄弟子侄来帮忙!
现在,更是有了周云谱和刘玉琴不遗余力的帮助,家里的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了。
今天,云义大哥又召集大家开会,不知道是什么事呢?
听说,隔壁村子成立了自助合作生产组,但愿我们村不要搞那个什么互助小组才好!
否则,自己家全是妇女儿童,谁家会来和自己合作啊?
正当刘玉梅在那里胡乱猜测的时候,周云义站在一块磨盘上,手里攥着乡里刚发下来的文件,清了清嗓子高声道:
“乡亲们!上级下了新政策,要咱们搞‘互助合作生产’!简单来说,就是几户人家搭伙干活,互相帮衬,提高产量,走社会主义道路!”
人群里顿时嗡嗡议论起来。
“搭伙?那有的人家劳力多,有的人家劳力少,怎么算?”有人小声嘀咕。
“就是!我家三个壮劳力,要是跟没劳力的搭伙,岂不是白吃亏?”
刘玉梅听着周围的议论,心里一阵发紧。她家现在只有年迈残废的婆婆、三个年幼的子女,再加上她一个女人,哪家愿意和她们互助?
乡武装部长肖明刚站在一旁,见村民们犹豫,便上前一步,严肃道:
“乡亲们,这是国家政策,必须落实!咱们要积极响应,共同发展生产,争取早日过上好日子!”
周云义点点头,挥手道:“好了,大家自由结合,五户一组,结合好了过来登记!”
村民们立刻行动起来,左邻右舍关系好的人家,或者土地紧挨在一起的人家,迅速凑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商量着。
刘玉梅站在原地没动,目光扫过人群,希望能有人主动来找她。可邻居张大娘朝她这边看了一眼,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转身跟别人组队去了。
她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果然……没人愿意和我们搭伙。”
她咬了咬嘴唇,眼眶微微发热。自从丈夫周云峰参军后,家里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婆婆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两个女儿又太小,她一个弱女子,能干多少呢?
这么些年,要不是周云义大哥帮衬,她家的日子,根本活不下去!
“要是云峰还在,以他种庄稼的技术……”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她就狠狠掐了自己一把。不能想,想了只会更难受。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
“嫂子!咱们两家一组!”
刘玉梅抬头,看到周云谱大步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他的新婚妻子刘玉琴——她的亲妹妹。
“云谱……”
刘玉梅眼眶一热,声音有些哽咽。
“你们俩本来一直在帮我,成不成立互助小组,倒是无所谓,可是,云义大哥说了,一个组,必须五家人呢!这明显吃亏的事情,另外三家,又到哪里去找?”
周云谱咧嘴一笑,故意提高嗓门:“嫂子,咱们不找别人,就我们两家一组,我和玉琴,再加上你,肯定把我们两家的地种好!”
刘玉梅却迟疑了,她说道:“云谱,以前,你们俩来帮我还可以,成立互助小组,你大哥大嫂,你父亲母亲,都要来我家帮忙,他们难免有意见啊!”
周云谱道:“能有什么意见?大不了我每天多干一会儿嘛!”
周云谱的大哥周云德脸色一沉,快步走过来,一把拽住他的胳膊,压低声音道:
“云谱!你胡闹什么?以前,你和刘玉琴,撂下我们家里的活路,去帮刘玉梅家,我都不和你计较了,现在,居然还想拉着父母,还有我和你嫂子,都去帮她家啊?”
周云谱眉头一皱,甩开大哥的手:“大哥,云峰哥是为国家牺牲的!他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再说,我这条命都是云峰哥救的,玉梅嫂子还是玉琴的亲姐,是我们的亲戚,我们不帮她,谁帮?”
“可你现在成了家,得为自己考虑!”周云德急了。
“我考虑得很清楚!”周云谱语气坚决,“云峰哥不在了,我不能让他家里人饿着!”
刘玉琴也走过来,轻轻握住姐姐的手,柔声道:“姐,有我们在,你别担心。”
刘玉梅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滚了下来。
就在这时,农会主席周云义和妇女主任周红梅走了过来。
周云义拍了拍周云谱的肩膀,高声道:“算上我家!云峰是英雄,他的家人,咱们村不能不管!”
周红梅也点头道:“玉梅姐,咱们一起干,肯定能把日子过好!”
刘玉梅愣住了,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她没想到,村里最有威望的两个人,竟然会主动帮她。
此时,周云礼走过来,说道:“云峰参军走后,我二哥和我,可没少帮他家干活。现在成立互助小组,我当然要参加他们这个组!”
周围的村民见状,议论声渐渐小了,更有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最终,刘玉梅家、周云谱家、周云义、周云礼和周红梅五户正式组成了“刘家沟第一互助组”,并在乡干部肖明刚的见证下登记在册。
肖明刚满意地点点头,高声道:
“大家要向周云义、周云礼、周红梅和周云谱同志学习!互助合作,共同富裕!”
夕阳西下,刘玉梅望着田埂上逐渐走散的村民,心里终于踏实了一些。
她知道,往后的日子依然艰难,但至少,她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只是,总是让他们来帮衬自己,多不好意思啊!
算了,轮到干自家地里的活时,自己请他们吃饭吧。
把饭菜弄好一点,算是报答他们一点吧!
刘玉梅在心里默默地想。
互助组开始干活后,起初大家都很积极。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
这天,周云义他们正在帮刘玉梅家种玉米呢,村民刘太平跑来找他,一见面,就嚷起来:
“云义啊,你这个农会主席,可得主持一下公道啊,周云强和我家是一个互助小组的,当时,还是他主动邀请我和他家一个组,现在,给他家干活时,我两口子拼死拼活,可轮到给我家干活时,他不是回去拉屎,就是回去撒尿,干了半天,我们担了二十多担粪,他才担了十二担,这互助组,我是没法干了!”
周云义的眉头皱起来,他问道:“周云强是不是恰好拉肚子啊?你不要冤枉人家!”
刘太平急了,嚷得更大声了:“什么拉肚子啊?收工回去时,他两口子有说有笑的,精神得很,他分明是偷奸耍滑,看不是给自家干活,就不愿意出力气!”
周云义道:“你先回去忙吧,我找周云强了解一下情况。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我批评教育他!”
送走刘太平,周云义一边手脚麻利地干活,一边思考着对策。
无意中一转头,却看见自己的老婆余桂花站在那里发呆,好半天,手中的锄头才有一下无一下地挥动,慢腾腾的样子,分明是在磨洋工。
周云义心里那个气啊!这个余桂花,咋也耍起心眼子来了?
往天,给自己家干活时,她埋头苦干,今天,做刘玉梅家的活路,她居然发起呆来了,这不是明显的偷奸耍滑吗?
他咳嗽一声,余桂花看了过来。
周云义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余桂花却翻了一个白眼,不理他。
周云义没办法,当着周云谱夫妇、周红梅夫妇,他也不好批评余桂花,只好拼命干活。
不多时,却又有一个村民来反映,说他们互助小组中,有人干活时偷奸耍滑!
周云义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敲响了挂在树干上的铁犁片,召集大家开了个会。
他语重心长地说:“乡亲们啦!咱们是互助组,是一个整体,不能光想着自己,给自己家干活,你就尽心尽力,给别人家干活时,你就偷奸耍滑磨洋工啊!你磨洋工,别人看见了,会咋个想嘛?别人干你家的活时,不是也要磨洋工吗?大家都磨洋工,能把庄稼种好吗?乡亲们啦,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日子过好。”
大家听了,有人羞愧地低下了头,有人却不以为然。
******
日子恢复了平静。
磕磕跘跘,各互助组终于把玉米种下了地,再过几天,就要开始收割小麦。
这几天,农民们迎来了难得的农闲时光,大家赶集的赶集,拾掇农具的拾掇农具,更有甚者,有人下到河里,捞鱼摸虾……
村口的土墙上,新刷的标语还泛着潮湿的石灰味——\"走合作化道路,奔向社会主义!\"
八岁的周素英踮着脚尖,用树枝描着标语上的字。六岁的妹妹周小兰蹲在地上玩石子,时不时抬头问:\"姐,这写的啥?\"
\"叫你整天就知道玩,不认真读书识字!\"周素英板着小脸,活像个大人,\"这是'合作化',也就是说,以后大伙要一起种地。\"
刘玉梅站在一旁,手里攥着刚领到的《入社通知书》。三岁多的周卫国趴在她背上,小手揪着她的衣领咿呀学语:\"娘,饿...\"
\"再忍忍,回家就做饭。\"
她轻声哄着,目光却落在远处晒谷场上的人群。那里,农会主席周云义正敲着那块破犁片,召集村民开会。
\"乡亲们!上级要求咱们成立高级社!\"
周云义的声音在晒谷场上回荡,
\"土地、耕牛、农具全部折价入社,以后集体劳动,按工分分配!\"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我家的水牛才买两年,凭啥要交出去?\"
\"祖传的犁耙也要充公?这不是要人命吗!\"
刘玉梅护着三个孩子站在人群边缘。她家的情况特殊——丈夫周云峰是烈士,解放时分到的两亩旱地和两亩水田,可是全家的命根子,是全家人赖以生存的安家立命之本,如今要交出去...
\"烈属家庭有没有照顾?\"
妇女主任周红梅高声问道。
乡干部翻开文件:\"烈属按一等劳力计算基础工分,孩子多的家庭另有补贴。\"
\"呸!就知道占便宜!\"富农媳妇王翠花啐了一口,\"她家连个整劳力都没有,凭啥多算工分?\"
周云谱\"腾\"地站起来,拳头捏得咯咯响:\"王翠花!你再说一遍试试?\"
\"都住口!\"周云义一锤定音,\"明天开始登记入社,散会!\"
******
煤油灯下,刘玉梅的婆婆刘兰芝颤抖着手,抚摸地契。
\"多好的的地啊...\"
老人浑浊的眼泪砸在纸上。
周素英懂事地给奶奶擦泪:\"奶奶,乡干部说,合作社是好事,能吃饱饭。\"
\"你懂啥!\"老人突然激动起来,\"地都没了,以后...\"
可话还没说完,她就剧烈咳嗽起来。
刘玉梅连忙给婆婆拍背,转头对女儿说:\"带弟弟妹妹去睡觉。\"
等孩子们进了里屋,周云谱才低声说:
\"嫂子,我打听过了。烈属除了基础工分,秋收还能多分两成粮。\"
\"可咱家...\"
刘玉梅欲言又止。
这个家,五张嘴吃饭,自己一个人挣工分,即使多分两成,孩子们还是要挨饿啊!
\"我和玉琴商量好了,\"周云谱斩钉截铁,\"我们把口粮送一部分给你们!\"
刘玉梅叹了一口气,说道:“云谱啊,你对云峰哥的感情,我知道!可是,玉琴也怀着孩子呢!你可不能只紧着我们家,苦了你们自己啊!”
窗外,周素英贴着门缝,把大人们的话一字不落听进了心里。
******
第二天,登记处排起长队。周素英领着弟妹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看见许多新鲜事:
会计桌前,周老四死死抱着地契不撒手:\"这是我家的地,我家的可是上等良田!\"
\"现在是新社会!\"乡干部一把夺过地契,\"要懂得割掉私有制尾巴!\"
轮到刘玉梅家时,周卫国突然哭闹起来。
肖明刚有事,今天来指导刘家沟村合作社工作的乡干部是一个生面孔,他见孩子哭闹,不由皱眉道:\"这孩子怎么...\"
\"我爹是烈士!\"
周素英突然挺起胸膛,声音清脆得整个晒谷场都听得见,
\"他炸过美国鬼子的飞机场!\"
人群瞬间安静。
乡干部态度立刻缓和:
\"烈属家庭,按一等劳力记工分。孩子每月补贴五斤口粮。\"
王翠花刚要张嘴,周红梅一个眼刀甩过去:\"要不要去乡里说说,你家藏了多少银元?\"
…………
入社后的第一个麦收季,天气突变。
\"要下暴雨了!快收麦子!\"周云义在田埂上狂奔呼喊。
刘玉琴拖着沉重的身子往晒谷场跑。
刘玉梅跟在后面,周素英左手牵着妹妹,右手抱着弟弟,小短腿拼命倒腾:\"娘,姨!我来帮你们!\"
\"带弟弟妹妹回家!\"刘玉梅回头厉喝。话音未落,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晒谷场上,刘玉梅、刘玉琴随着社员们,拼命抢收麦子。
雨水混着汗水,模糊了刘玉琴的视线,她突然脚下一滑...
\"玉琴!\"周云谱一个箭步冲过来。
鲜血顺着刘玉琴的裤腿渗进泥土里。
周素英远远看见,吓得哇哇大哭:\"血,我姨流血了,她要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