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店区中学采用的是蒸饭制度,寄宿的学生,每顿都要提前把饭盒里装上米,送到食堂去,由食堂的工作人员把饭盒放到一个大箴子里面去蒸,吃饭时,学生自己去端饭盒就可以了。
至于下饭菜,食堂会统一炒一些菜,有需要的学生,花钱去买菜!
周卫国当然不会去买食堂炒的菜。他的母亲,不但给他买了一个铝制的饭盒,让他每顿蒸饭,还让他带了一大陶罐咸菜下饭。
此时的高中,学生白天上课,晚上的晚自习,全班同学都在煤油灯下看书。
周卫国没有煤油灯,陈梦涵的灯最亮,她便邀请他过来和她共用一盏灯。
有了和孙老师这次的交谈,周卫国倒是不抗拒别人的善意帮助,他大方地来到陈梦涵身边,坐下来开始看书。
在所有学科中,陈梦涵最喜欢地理。
今晚,她就正在学习地理。一本地图册在她手下哗啦啦翻动,惊起梁上栖息的几只蝙蝠,扑棱棱扇动翅膀,飞出了教室。
\"你看!\"
陈梦涵突然抓住周卫国的手往地图册上一划,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等高线每圈缩进五毫米,实际就是海拔升高五百米。\"
周卫国的脸上一红,陈梦涵却噗嗤一声,笑了起来,喷出的气息,使玻璃罩里的火苗忽地蹿高,映得陈梦涵放在课桌边上的铝饭盒明晃晃的。
那盒盖上,刻着\"劳动光荣\"四个字,里头装着一个白面烙的饼子,这是她给周卫国准备的夜宵。
她知道,这个帅气聪明的小伙子,由于舍不得在饭盒里多放米,每顿蒸的饭,几乎都是稀粥,弄得他每天都饥肠辘辘,腹鸣如鼓。
拿陈梦涵的话来说,她母亲是公社养猪场的,趁职务之便,隔三差五总能给家里拿回一把麦麸,所以,她家不缺这么一口吃食。
知道陈梦涵没有恶意,周卫国没有拒绝陈梦涵递过来的白面饼,他大方地接过来,便啃了起来。
碎屑落在等高线上,像撒了一把星子。
\"给。\"
陈梦涵看他狼吞虎咽地吃自己的白面饼,便又递过来一个装满温水的瓶子。
周卫国讪笑着接过来,感觉到了她柔软的手指间带着的余温,似乎比煤油灯发出的光,还要温暖。
他就着那瓶子温水,把手里的饼子啃完,免得肚子又发出雷鸣般的咕噜声,让同学笑话,自己尴尬!
窗外飘起雪粒子,打在瓦片上沙沙响。陈梦涵身上那若有若无的处子体香,混合着地图册上的霉味,让周卫国想起了母亲晾在院里的蓑衣。
开校前,母亲刘玉梅就是披着那领蓑衣,走了十二里山路,卖掉家里的那只生蛋的老母鸡和一些鸡蛋,才换来他书包里的这些笔墨纸砚和那个铝制饭盒。
他感激地看了这个姑娘一眼,然后,又低头啃起书本来。
下了晚自习,周卫国又向数学老师家走去。
数学老师老李头的宿舍在锅炉房后头。
周卫国叩门时,正看见老头把《数论初步》藏进搪瓷脸盆底下。
\"进来!\"
孙老师扯过床单盖住箱子,端起一个泡了几粒枸杞的杯子,看了看那几粒在沸水里浮沉的枸杞,又看了看周卫国,没好气地道:
\"你上次问的极限问题,用这个法子解...\"
周卫国根本不在意老李头的态度,他知道,老李头喜欢着他呢!
只是,他每次问的问题都太过刁钻古怪,很多时候都让这个曾经到燕京大学进修过的老数学老师下不来台,常常要冥思苦想几天,才能给出答案,难怪老李头要给他脸色看。
火炉上的铝锅突然咕嘟冒泡。周卫国盯着翻腾的白气,想起大姐熬猪草的样子。家里的灶台上,总是飘着这种带苦味的雾,二姐常被呛得边咳边往火塘里塞柴草。
\"走神了?\"孙老师敲敲他面前的《高等数学教程》,扉页上,\"燕京大学\"的钢印已模糊成一片泪痕。
周卫国收回心思,一老一少,开始在油灯下钻研。
老李头讲得十分用心,好容易遇到一棵好苗子,他可不想白瞎了。
学完了,老李头打开床头上的一个饭盒,说道:“小子,今天食堂蒸的馒头,硬邦邦的像块石头,我牙口不好,啃不动,只好便宜你小子咯!”
周卫国看着那蓬松软和的白面馒头,不好意思地道:“李老师,你们老师也是吃的定量,你总把口粮让给我吃,身体饿坏了怎么办?”
老李头不屑地道:“切,我一个糟老头子,还在乎这么一口吃食?中午我才吃过红烧肉呢!这个馒头,又冷又硬,我可不稀罕,快点拿上,麻溜滚蛋,我要睡觉了,这两天,被你小子问的问题搞的头昏脑胀,我可得好好休息休息!”
周卫国知道老师是心疼他,便不再推辞,接过馒头道了谢。他走出老师宿舍,外面的雪下得更大了,风卷着雪花呼啸而过。周卫国把馒头小心地揣进怀里,加快脚步往宿舍走去。
回到宿舍,室友们都已睡熟。他轻手轻脚地爬上床,借着窗外微弱的雪光,打开怀里的馒头。馒头还残留着老师手心的温度,他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
周卫国一边吃着馒头,一边想着老师和陈梦涵的善意。
这时,宿舍门突然被推开,一道手电筒的光射了进来。
“谁在吃东西?”
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周卫国心里一惊,还没来得及反应,那人已经走到了他床边。
原来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他怀疑有学生偷吃东西。
教导主任看到周卫国手中的馒头,皱起了眉头:“哪来的馒头?”
周卫国赶紧解释是老师给的。教导主任半信半疑,但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警告他不许违反学校规定,便离开了。
周卫国松了一口气,剩下的馒头他舍不得再吃,小心地包好藏了起来。他知道,在这艰苦的岁月里,这些来自他人的温暖和善意是多么珍贵。
窗外的雪还在不停地下着,周卫国在温暖的被窝里,带着对未来的期许,渐渐进入了梦乡。
在马店区中学的学习生涯,似乎给周卫国打开了一扇知识宝库的大门,让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他如饥似渴,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上课,他听语文老师孙振声讲孔子、孟子等诸子百家,讲鲁迅、巴金等进步分子,讲古今中外世界名着,听数学老师老李头讲函数、坐标、抛物线,听物理老师讲动力学、热能、光能,听化学老师讲化学反应和分子结构……
逐渐地,在他心中,似乎世间的一切,都有了规律可循,他变成了少有的明白人。
他天资聪颖,悟性奇高,这一努力学习起来,学习成绩顿时一骑绝尘,成了全校学生仰望的存在,成了所有老师的掌上明珠。
虽然,他还是穿着补丁捰补丁的粗蓝布衣服,吃着铝制饭盒蒸出来的稀粥,可是,他的脸上始终带着自信的微笑,整个人看起来阳光而健康!似乎,吃食和服装,根本对他没有半点影响。
陈梦涵对周卫国佩服极了,他总是那么聪明自信,似乎一切难题,对他都不是事。
这个大男孩,虽然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蓝布衣服,可总是面带微笑,阳光得不像这个世界的人!
或许,孔子的论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已经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又或许,孔子的高徒,颜回,才能和他比肩?因为,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周卫国似乎已经做到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境地了!
她也学着他的样子,上课认真听讲,课外时间也沉浸在书本的海洋里。
虽然,她的成绩还是落后他一大截,可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她最喜欢的地理学,她已经啃完了学校图书室关于地理地质的所有藏书。
生活上,她总是默默关心帮助着周卫国,每晚一个白面饼,几乎成了惯例,偶尔还带点红烧肉什么的,算是给周卫国打个牙祭!
面对这些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善意帮助,周卫国总是面带微笑,真诚道谢,然后就坦然接受。
当然,背后说他坏话的同学也不是没有,其中,王建军和许国庆就是典型。
王建军的父亲,是马店区粮站站长,他的母亲,在区供销社工作,他本来差两分才考的上马店中学的高中班,也不知道他父母找了哪里的关系,居然被破格录取了。
王建军穿得光鲜亮丽,吃的是大米白面红烧肉,各方面都比周卫国强,在班上圈粉无数,男女同学都有,甚至有好几个老师,都非常尊重他。即使他偶尔捣点小乱,这些老师也不会声色俱厉地呵斥他!
可惜,他学习成绩差周卫国十万八千里。班上也有不少爱学习的同学不鸟他,其中就有他最在意的陈梦涵!
陈梦涵的父亲,也在马店区粮站工作,是粮站的副站长。母亲却在区饲养场当饲养员,每天和猪打交道。
从哪方面看,陈梦涵的家庭,都不如王建军的家庭。
可是,陈梦涵长得漂亮不说,还十分聪明,学习成绩,从小学到初中,都压王建军一头。所以,陈梦涵在王建军面前,高傲得很,从不拿正眼瞧他!
偏偏,王建军就吃她这一套,对陈梦涵是又爱又怕,总想引起她的关注。
初中毕业时,陈梦涵考上马店区中学高中班,王建军在家里一哭二闹三上吊,强迫他老爸老妈厚着脸皮找关系,把他也送进来了!
本以为从此可以和陈梦涵同班学习,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哪知道半路杀出一个周卫国,凭着一身破衣烂衫就成功吸引了陈梦涵的全部注意力。
现在看陈梦涵这个小妮子吧,说起周卫国来,那是满脸的崇拜,满眼的小星星,恨不得立刻就以身相许!
王建军恨哪!
他也想把成绩弄起来,和周卫国一决高下,无奈他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一看那些计算方程式,他的头就变得两个那么大,一看那些满篇之乎者也的文章,他就心乱如麻……
他也曾经对周卫国冷嘲热讽,可人家根本不鸟他,微笑着缓步离开。
似乎,他这个人,只是一团空气,周卫国根本就视而不见;似乎他说的话,只是放了一个屁,还是不臭的那种,周卫国可以充耳不闻!
许国庆的父亲,是马店区区政府的文书。和王建军不一样,这个小伙子倒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学霸。
他头脑不笨,学习也十分努力,学习成绩在班上屈居于周卫国和陈梦涵之后,坐第三把交椅。
无奈许国庆心高气傲,自视极高,怎肯甘居人后?
开始,他还拼命努力,想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来赶超陈梦涵和周卫国,而且,有那么几次,他也以微弱优势超过了陈梦涵,可比起周卫国那个怪胎来,他们之间的差距,还不是可以以道里记的!
于是,他对周卫国的心思,由开始的“羡慕”变成了后来的“嫉妒”,进而又转变成现在的“恨”来,他常常发出感叹:上天既生我许国庆,为何又要生出一个周卫国?
于是,他也开始在背后说起周卫国的坏话来,说周卫国不过是得到了老师的特殊关照,才有那么好的成绩,要不然,他为啥老往数学老师老李头的寝室里跑呢?李老师给他开小灶呢!大家是没有看见,那个数学老师李老头,连自己都馒头,都给周卫国吃呢!
这些话,当然传到周卫国的耳朵里来了,可他一笑置之,既不着急,也不辩解,依然我行我素,该看书看书,该往老李头寝室跑,就往他的寝室跑,出来时,还旁若无人地啃着白面馒头……
转眼间,周卫国两年的高中学习生涯已经过去了大半,时间来到了一九六六年五月。
晚自习,周卫国一如既往坐在陈梦涵旁边,就着她的煤油灯看书。
下课铃声响了,周卫国伸了一个懒腰,正准备出去走走,清醒清醒大脑,陈梦涵却大声道:“周卫国,等等我,我和你出去走走!”
同学们都惊诧地看向他们,王建军更是怪声怪气地吆喝起来:“两个学霸要去约会咯!”
有几个同学也跟着怪声怪气地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