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走在前面的是几名骑着高头大马的护卫。
中间,一辆宽大的马车缓缓驶入。
一名少女的稚容从马车里面探出,看向外面围绕的百姓的眼神却带着鄙夷。
此人正是夷国被誉为才女的大公主高云蔷。
打量了片刻后,高云蔷这才将马车帘子放下,对身旁坐着的鸿胪寺卿李正民说道:
“这乾国之人一直称呼自己国家为大乾,依我看,这乾国还没有咱们夷国土地富饶。这一路北上,害我不知吃了多少飞沙黄土。”
李正名朝她作了一揖说道:
“大公主,此言差矣,论土地广阔,乾国确实比咱们夷国要辽阔一些,再加上这边地势平坦,很少见大山,飞沙自然多一些。
论土地富饶程度可能不如我夷国,但是他地域辽阔,耕地的数量要比咱们夷国多上数倍。”
“你!”高云蔷被气到了,“你到底是咱们夷国人还是他们乾国人,怎的帮他们乾国说话。亏你另一个身份还是我夷国的谋士呢。”
李正民顿时闭上了嘴。
他这不是只是简单的科普吗?咋就成帮他们乾国说话了。
高云蔷又说道:
“听闻,他们乾国出了百年难得一遇的才女,年龄只有四岁。我倒是好奇,这究竟是夸大还是真的。”
李正民这一次,想都没想便附和道:
“要说才女,这普天之下谁人能跟大公主您比。想当年您三岁便能识字,四岁便会作诗,五岁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高云蔷听着这番话,脸上的神色变得更加得意起来,头颅也扬得高高的。
又走了一段时间,外面一名骑在马上的人突然对高云蔷说道:
“公主殿下,到了。”
这人身穿一身黑色束身简装,头上束着高高的马尾,腰间佩戴一柄长剑。
如果仔细分辨的话,就会发现此人是个女人。
这人是个江湖中人,名叫赵菁,也是教授高云蔷武功的师父。
高云蔷出了马车,此人已经下了马,在一旁等候。
高云蔷当即贴近她的耳朵说道:
“师父,咱们的人安排出去了没?”
赵菁点了点头,“放心吧公主,已经安排出去了,今日便能将京都翻个底朝天。”
高云蔷满意地点了点头。
中午,朝廷在大明宫中设了接风宴。
高云蔷等人休整了一段时间后,便在鸿胪寺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大明宫。
大堂之上,阳睿坐在龙椅上。
侧边,坐着的是刘昕然还有阳玉灵。
高云蔷进来后,一眼便注意到了坐在椅子上,一双小短腿一晃一晃,正百无聊赖吃着糕点的小奶娃娃。
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人就是阳玉灵。
由此,心中顿时对她产生了一丝敌意。
不过,身为公主,竟然能够坐在这高台之上。
她还是有些诧异的。
在他们夷国,女子就算再有才能,也无法来到前朝。
这一点,倒是她没有想到的。
此后,整个大殿歌舞升平,两国之间互相敬酒,互相说着客套的话。
酒过三巡,高云蔷突然对李正民使了个眼色。
李正民连忙端起手中的酒杯,朝着上面的阳玉灵说道:
“想必这位就是乾国盛传的百年难得一遇的才女,玉灵小公主吧。久闻小公主才情,不知道小公主是否有兴致展示一二,让我等开开眼。”
此话一出,大乾的鸿胪寺卿裴行矩则说道:
“我听闻夷国大公主三岁识字,四岁能作诗,五岁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要不,让贵公主展示展示如何?”
高云蔷冷冷看向裴行矩,而后又看向阳玉灵:
“既然如此,玉灵妹妹,咱们也就不谦让了,那咱们就一起来为此情此景作诗一首如何?”
此刻,阳玉灵正摇晃着一双小短腿,啃着手中的桂花糕,嘴巴鼓鼓,一动一动的。
听着被点名,她也没有着急将口中的糕点咽下,而是继续细嚼慢咽,同时眯着一双眼睛看向下面的高云蔷。
九阶台阶的高度,让阳玉灵的的眼神就好像在睥睨高云蔷。
高云蔷心中不满,不过面上依然带着淡淡的笑意。
片刻,阳玉灵终于将口中的糕点咽了进去,而后她又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刘昕然端过来的茶水。
底下,夷国的人看着这一幕纷纷摇头。
这是哪门子的才女啊,分明是个尚未长大,还需要人照顾,连礼仪都不懂的奶娃娃。
等喝完水,阳玉灵这才小心地从椅子上挪了下来,然后来到台阶边缘,若有其事地双手负背说道:
“作诗?做什么诗?”
阳玉灵的小奶音顿时传遍整个大殿。
底下的夷国人听后,纷纷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这哪里是什么才女啊,连作诗都不知道。
恐怕连诗都没读过吧。
听这奶呼呼的声音,不知道会识字没有。
这时,高云蔷也轻笑一声说道:
“玉灵小公主说笑了,作诗便是作诗。听闻小公主是乾国百年难得一遇的才女,又怎么可能不懂作诗呢?”
说着,好像想到了什么,轻笑一声道:
“不过贵国崇武,恐怕文人墨客甚少,公主不懂诗也很正常。”
此话一出,夷国的人纷纷点头。
如此还说什么百年难得一遇的才女,连诗都不会,连他们夷国任何一个高门贵女都不如。
这话不仅贬低了阳玉灵,还将她整个大乾文人都一并贬低了去。
要知道这在座的大乾的官员,可都是文人啊。
这时,秦右文就要站出来。
不曾想,阳玉灵的笑声突然从高台上响起:
“笑话,难道你们夷国所谓的才华就是通过作诗来定的?”
“此言差矣,”高云蔷道,“作诗只是基本,我夷国小到三岁稚童,大到八十老人,皆有能作诗者。”
“哼。”阳玉灵不屑地冷哼,“诗,小道尔。不过是文人墨客的牢骚,是附庸风雅的靡靡之音。
我铮铮大乾的文人墨客,要是只会用所谓的诗发发牢骚,那又有何用?
既为我大乾文人,当,上可侃侃谈我大乾政事,抬手间拨云见日。下可为人师表,以毕生所学授百姓以渔。而非惶论这百无一用之诗。”
阳玉灵声音稚嫩,但是每一句话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