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来下乡也不容易。
“以后去山上最起码找个伴儿,这回幸亏碰到了景西媳妇,要是没碰到你难道要在山上过一宿嘛!”
沈长乐,“嗯。”
她现在很失落。
那种心里空落落的,由内而外的失落感包围着她。
总感觉她失去了很重要的东西。
身为古人的她不明白,这是人的第六感。
她只以为是大队长对于她的教育让其感觉有些羞愧而已。
这一次是她大意了!
好不容易将沈长乐送回知青点就被通知明日去公社开会。
据说现在城里学生已经陆续停课,学校里的好多工作都停了!
不少意气风发的学生加入了红小兵,成为其中的一员。
现在上面已经下了政策,在城里没有工作又没结婚的强制下乡。
现在他们光明公社又迎来了一大批的知青,明天就是去抓阄领知青回村。
霍大海背着手一边走一边摇头。
这都是什么事儿呀!
苏云锦算了一下时间,运动已经开始了!
恐怕来村里的人以后会越来越多。
知青点的房子肯定人满为患,以后连牛棚说不定也会住满人!
她做完好事就悄悄地回了家。
将两小只从空间里抱了出来,看到两人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四处张望,苏云锦拿着拨浪鼓逗了一会儿,最后去给他们用灵泉水泡了牛奶。
“来,宝贝儿子,多喝点儿,快快长大!”
“呀!”
“啊!”
像是对她的回应似的,两小只发出一声响后就朝着她咧嘴笑。
现在两人可以自己抱着奶瓶喝奶了,苏云锦轻松不少。
林翠花也就是王母,自从没了苏云锦这边的收入后这几个月怎么着都感觉不得劲。
月月有进账,时不时的还能得点东西,现在每个月啥也没有,心里的落差有些大。
她不好意思自己来找苏云锦,就想着闺女王小花现在怀孩子可以多跟苏云锦走动走动。
“小花啊,你也到孕后期了,没事多走动走动利于生产。”
王小花扶着自己隆起的肚子满脸的幸福。
“娘,我知道了,每天下午都会在院子里走走的。”
林翠花,“对了小花,你没事就去景西媳妇那里多走动走动,她生了一胎,你们年轻人多交流。”
王小花笑笑,
“我知道了娘,嫂子人很好的,上次去还给了我几块尿布呢!”
林翠花撇撇嘴,自己这个傻闺女啊!
苏云锦家可是好东西多着呢!
看看她家里的两个儿子,被她养的白白胖胖,一看就比别家的孩子壮实。
王小花没想太多,也没太关注她娘。
自从年前她娘都一直在家,说是为了照顾怀孕的她,她倒没觉得什么。
她们家就她一个女儿,多关注她很正常。
但是王父王强却察觉出了一丝不对劲,他也问过林翠花,但都被她搪塞过去了。
狗剩自从结婚后每天都拿满工分,大冬天的为了小花跟孩子,跟着霍景西还攒了点风干鸡跟风干鱼。
看着王小花很快就生了,狗剩盘算着他们手里的那点钱,能不能让王小花去镇医院生产。
云锦嫂子说了,生孩子就是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在医院有个什么事儿医生在能及时救治,安全。
听着刚刚岳母的话,他直接接了过来,
“小花,下回咱们一起去,我正好给嫂子送捆柴火。”
王小花点点头,
“好。”
林翠花没说什么。
这天下工后,狗剩挑了一捆柴火去了苏云锦家。
“嫂子,嫂子,在家吗?”
听到动静,苏云锦来开的门。
“狗剩,你有什么事儿?”
狗剩笑笑,
“嫂子,我来就是给你送点柴火,顺便问问去镇医院生产要花费多少?”
“你想让小花去镇医院生产。”
狗剩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是啊,我想最大限度的保证小花她们母子的安全。现在的日子很好。”
苏云锦点点头,简单给狗剩说了一下费用。
“若是顺产的话几块钱就够了,当然了中间的其他花费不算。去了医院可以自己带吃的,就是花个住宿费跟后期的输液费。”
“要是手术剖腹产就不止这些了!”
“嗯嗯。”
狗剩听的认真。
“对了,镇医院护士长王小梅,也就是小梅嫂子你也认识,有空可以去找她问问,就说是景西的发小……”
“谢谢嫂子,我知道了。”
苏云锦没让狗剩进门。
毕竟都是有家室的人。
她男人霍景西还不在家,免得传出闲言碎语的。
…………
翌日中午,就看到大队长霍大海领着四男两女六个知青往知青点走去。
“大队长,这就是新来的知青?”
霍大海一看沈长乐跟苏云锦,沈长乐的脚已经不肿了,现在固定着板子单腿蹦来蹦去的。
看到又来了这么多人,脸上的笑容直接消失了。
“云锦,沈知青。”
说完给六个人介绍了一下沈长乐,跟他们一样是知青。
“这是沈长乐沈知青。”
“沈知青,这是新来的知青,等去了知青点再给你们介绍。云锦,邮局那边有你的包裹,有时间来我这里开介绍信去镇上拿回来。”
“知道了,大队长。”
最初看到苏云锦时,六人都以为她也是知青呢!
毕竟苏云锦一身的白衬衣绿军裤,穿着一双回力鞋,长得青春靓丽又大方,顿时吸引住了他们的目光,一看就是城里人。
没想到是村里人。
他们在心中暗暗的叹息。
知青点内在听到苏云锦还结婚生孩子了,更觉得被糟蹋了!
这么漂亮的女孩子,怎么就成婚生孩子了呢!
哎……
沈长乐看出几人的想法,直言不讳的开口道,
“苏同志的丈夫是一名优秀的军人,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
说完直直的看向那个摇头叹息的胖知青。
胖知青一听立马低头,任谁也看不出他眼中的阴霾。
很快知青点的知青们就熟悉了起来。
新来的六个知青都是来自京市,其中以霍淮海陆云舟的家庭最好,大院子弟,是家里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才来的。
过渡一下,以后会回去。
不过在他们看到知青点的全貌时,顿时如泄了气的气球一般直接无语住了!
霍淮海,“这也太朴实了!”
陆云舟,“咱们也住不开啊,能不能换个地方?”
五个老知青看着六人摇摇头。
“这也太坑了!我爸还说辛苦辛苦,这也太辛苦了!凭什么我来这里啊!我要回去!”
霍淮海直接不愿意嚷嚷起来了!
这里的情况太超出他的预料了!
陆云舟直接拉住了他。
“淮海哥,你别激动,肯定还有别的办法吧?”
说完看向沈长乐。
“不想住就自己盖房子啊!想住什么样的就盖什么样的。”
霍淮海一听眼睛就亮了!
他跟陆云舟对视一眼,立马决定盖房子。
这个茅草屋,他实在是消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