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赵诚一句话,就又把程度给堵住了。
随后赵诚就自顾自的说道:“先生乃当朝大儒,又是帝师,一切自然以朝廷为重。是断不可能为了一己之私,来为颜家求情的!”
不得不说,赵诚是懂得如何讽刺人的。他故意抬高程度的身份,让他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而程度被赵诚一顿讥讽,也是脸色一阵难堪。
看着程度那难堪尴尬的脸色,赵诚只觉得心里的怨气出了一大半。
接着,赵诚又讽刺道:“朝臣们都说,颜家和先生乃是姻亲。先生定然会为颜家求情,但此番言论,本王是绝不相信的。因为在本王心里,先生乃当朝的道德标杆,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何曾为了一己之私,而罔顾国法,和朝廷威严呢!本王定然要告诉所有人,你们都想错了!先生一心为公,心里只有朝廷和国法,哪怕姻亲犯罪也绝不姑息!此番见驾,也是为了劝父皇以雷霆手段处置颜家,以儆效尤!”
“先生高义,请受本王一拜!”
说着,赵诚还装模作样,一脸佩服的对程度拜了拜。
而拜完赵诚扭头就走,丝毫不给程度开口的机会。
“你……你……”
被赵诚一顿夹枪带棒的讽刺,只把程度气的七窍生烟,可是指着赵诚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赵诚那番话一出口,程度无论说什么都是打自己的脸。
“哈哈……”
而赵诚出宫之后,就立刻痛快的大笑起来。
同时赵诚也没有食言,立刻安排人手,把程度一心为公,不为颜家求情。反而力谏崇德帝严惩颜家,以正国法的事四处宣扬。
为程度扬名!
在赵诚的刻意引导下,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同时赵诚的手下引导舆论,故意宣扬程度一心为公的美名。
一时间,程度和市井和文坛都美名大振。而这也彻底把程度的嘴,给堵住了。
程府,听闻这事的程度气的七窍生烟。可是再气,他又偏偏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着实让其郁闷不已!
于是程度为颜家求情的路,就算彻底封死了。
不过颜家在朝廷的人脉,除了程度之外,还有其他人,这些人同样在为颜家求情。
可赵诚也不是吃干饭的!
他手下的门生故吏,则以颜家有损朝廷威严为名,不断上书要求严惩颜家。
一时间为了这件事,整个朝廷都吵了起来。
其实这件事吵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如何处置颜家的问题了。而变成了朝堂上的,两股势力的明争暗斗。
一股是赵诚,一股是唐晨。
因为唐晨是铁杆的太子党,而唐晨和颜家结亲,颜家就成了唐晨的盟友。
所以打击颜家就是削弱唐晨,削弱唐晨就是削弱太子!
因此赵诚才如此积极。
也正是看出了赵诚的目的,所以为颜家说话的,除了颜家的人脉,和唐晨的政治盟友外,还有一些太子的门生。
同样因为各种原因,其他一些政治势力也加入了其中。
就比如世家势力!
而世家势力,也是站在颜家一边为颜家说话的。因为颜家的操作,也是其他世家的基本操作。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世家虽然家教森严,可也会有害群之马。
一般来说,这些世家的害群之马若是犯了大罪,世家都是将其逐出家族了事。
而逐出家族后,这些害群之马的罪。
也就牵连不到家族了。
可赵诚非要揪着颜启轩不放,以颜启轩的罪责为由,要求严惩整个颜家。
这就犯了世家的忌讳。
若是不帮颜家,这个先例一开。
那以后其他世家若是有人犯罪,岂不是要牵连整个家族。
所以世家势力为颜家站台,也是为整个世家利益阶层站台。
但就在朝廷为了此事,吵成一团的时候。一个消息,却在京城突然流传开来。
在消息传开的同时,还有人到大理寺告状。这个消息就是,博望侯勾结水盗。
和水盗是一伙的!
当听闻这个消息后,京城的很多人都大跌眼镜。觉得一个侯爷勾结水盗,简直扯淡。
可是流言却越传越真,甚至到大理寺告状的人,还有谭彬勾结水盗的实证。
如此,京城众人也是不得不信了!
没错,散布流言和到大理寺告状的人,都是颜德海安排的。
因为若是因为颜启轩勾结水盗,致使一个侯爷被水盗抓走,那的确是颜启轩罪无可赦,颜家管教无方。
可若是颜启轩、谭彬、齐云龙三人本来就是一伙的,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样一来,谭彬被水盗抓走就成了狗咬狗。
故事的主角就成了谭彬,而颜启轩则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当人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谭彬身上时,也就没人注意颜启轩了。
同时这样,颜家也就没了,致使朝廷侯爵陷于水盗的罪责。
不得不说,颜德海这招祸水东引玩儿的是真溜。
而事情果然如颜德海所料,当大理寺把谭彬勾结水盗的证据,呈上去时。
所有人都不在提颜启轩,都在骂谭彬。
以前一个侯爵被水盗抓走,朝廷只是没面子。但是现在,侯爵居然勾结水盗。
那不止是没面子,那简直是太没面子了!
因此崇德帝大为震怒。
“可恶!岂有此理!堂堂朝廷侯爵居然勾结水盗,这将朝廷颜面置于何地!如此贼子,当真罪该万死!”
“陛下息怒!”
见崇德帝如此暴怒,下面的大臣赶紧劝道。
发泄了一下怒火,崇德帝随即看向大理寺卿道:“大理寺,谭彬的罪责可全部查实!”
“启禀陛下,根据苦主的诉状,苦主所诉罪状已经全部查实,且铁证如山。至于谭彬的其他罪责,大理寺正在详查!”大理寺卿闻言,立刻上前回禀道。
“够了!”
然崇德帝却制止了,大理寺卿的话。
因为不用细查其他罪责,仅奏折上列的,就够杀谭彬十回了。
按照奏折上所列的罪责,谭彬的罪行简直罄竹难书。
本来这种事若是不公开,崇德帝可能还不至于这么生气,谭彬可能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但是现在这件事已经传开了,且朝廷颜面尽失。
那谭彬就必死无疑!
因为现在全天下都在看这件事,所以崇德帝必须以雷霆手段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