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探究毫不遮掩。
苏棠看去。
树荫之下,捋着胡子的主簿看着她微微颔首。
苏棠回以谦柔一笑。
这时,有衙役禀告主簿,主簿听着,神色渐渐冷下来。
林子那头,早先逃走的被抓回来了几个。
苏棠落下车帘,没有再看。
只听着车帘外面的动静是主簿要带回县衙审问,为了防止那些歹人去而复返,又留下了几名衙役同行。
没了上司在场,这几名衙役明显的恣意很多,几句话就问清了苏棠一行人的来历。
“小娘子若是在县里挣了大钱,可别忘了我们几个一路相送。”为首的衙役叫张大勇,吊儿郎当调笑道。
“几位官爷相助之意,苏棠铭记在心。”苏棠示意,李清田各自给了一串银钱。
收了银钱的几名衙役彼此对了个眼神,洋洋得意。
没一会儿,县里派过来的马车到了,不同驴车车内坐两个人都显得拥挤,马车里坐上三四个人也是绰绰有余,驾车的人对苏棠一礼:“县令大人听说小娘子受惊,特遣了小的来接小娘子,小娘子请上车。”
“多谢大人,有劳。”苏棠行礼,登上了车子。
跟在左右的张大勇几个衙役神色微变。
不是说只是镇子里出来的摆摊女走了县令大人的门路,有幸弄个小店铺么,可怎么县令大人还特意的派人来接。
瞬间几个觉得先前塞到怀里的铜串子发烫。
张大勇硬着头皮上前,掏出他们几个刚才收到的铜串子:“小娘子,先前咱们几个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冒犯则个。”
“张官人客气了,其实妾身也有几分疑惑想请问张官人,若是张官人不弃,可否上车一叙?”苏棠道。
驾车的车夫不言语,张大勇咬了咬牙,上了车。
车子往县城行驶,后面的驴车跟着,十个汉子身上的累赘放到了驴车上,汉子们笑嘻嘻的说着话,原本就觉得这位女掌柜待他们好,这回竟然县令大人都派人来送了车马,岂不是说这活计比他们想的还要好。
马车内,李清田给苏棠端上早就备好的吃食点心。
车里隐含馨香,车内的脚垫都绣着花儿,上了车的张大勇手脚略显局促,竟是全然没有发现苏棠李清田没有在意半分。
“张官人在衙门可是身居要职?不然主簿大人又是怎么会如此看重张官人?”苏棠问。
张大勇被车内这小女子迎头的一句吹捧弄得更不自在:“哪里,咱就是个小小的弓兵,主簿大人日理万机的,哪儿看得上咱们。”
“张官人自谦了,主簿大人固是辛劳,可也正是如张官人这般人物每日辛苦才得咱们百姓乡亲们的安心,这些银钱只当是得幸的百姓聊表谢意,还请张官人和那几位勇士们不要推辞才好。”苏棠道。
被县令大人看重的小娘子如此夸赞,张大勇只觉得胸口都熨帖的紧,连忙道:“那就多谢小娘子了。”
苏棠温笑:“日后平安小栈也少不得张官人关照一二。”
“这就包在我张大勇身上。”张大勇直接拍胸脯。
李清田忍俊不禁,递过去点心。
张大勇连连推辞不敢,只是先前进到车内的紧张也散去了七七八八。
苏棠道:“既有张官人这般说,妾身就放心了,只是妾身不明为何青天白日,咱们安城县外竟还有歹人,可是县里出了什么事?”
张大勇回想:“没事啊。”
只是低头看到怀里收起来的铜串子,又道:“听那几个人的口音是临县的,临县的县令从军伍退下,可是跟咱们的县令大人不对付。”
“原来如此。”苏棠和李清田默默对视。
……
车马进了县城,直奔平安小栈。
里面院子里的屋子早就打扫了,卢大山安置那十位汉子,李清田和苏棠进屋关了门。
“这县令真不是个东西,小娘子给县令平添政绩,这县令却是把咱们当饵,小娘子早就跟县令说了,怕是今儿一路上不太平,结果还是来的这么晚,明摆着就是等临县的人过来,若真小娘子出了什么事,县令就有说法找人家算账,却是视小娘子性命于不顾。”李清田愤愤不已。
“一来,人家手无寸铁,并没有伤及我们姐妹性命之意。二来,刘县令也派人来救咱们了,还遣了马车一路直到平安小栈门外,这会儿不知道多少人在猜测咱们的来路,想来开业那日,必然高朋满座。”苏棠说着,眼中仿佛已经看到开业那日滚滚而来的银钱。
李清田怔愣:“小娘子是说其实和县令无关?”
“没有证据。”苏棠摊手。
“可赵大官人和黄家就是县令的人啊?”李清田问。
“对。”苏棠。
“那为什么……”
李清田糊涂了。
苏棠笑道:“为什么要问为什么?”
“?”李清田。
苏棠耐心道:“你管他们算计什么呢,只要记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就好了?”
“咱们来安城县是为了平安小栈,为了挣钱。”
“当然也要安全为上。”
“至于其他,与我无关。”
“这样,他们就害不了咱们半分。”
李清田看着自家小娘子淡然自若,更糊涂:“真的?”
“真的。”苏棠。
“哦。”李清田挠挠头:“那奴就先去看看他们。”
“去吧。”苏棠道。
李清田出门去了。
待房门关上,苏棠吐了口气,坐到桌旁给自己倒了盏茶,一饮而尽。
呼——
火大!
***********
安城县的各家商户今日都知道县里新来了一户,原本只是听说这家的铺子位置好,大抵有些门路,后来有耳目灵敏的说寻了县令。
安城县的商户十家有八家都寻了县令,这倒也说不上什么,可这家还坐了县令家的车马入城。
这可就不一般了。
立时,还没有开门的平安小栈附近多了不少人。
眼看着这家的女掌柜戴着帷帽出来,直奔点心铺,买了两个礼盒。
一个送入县令宅子。
另一个送给主簿。
而这两家,谁家也没给扔出来。
……
夜半,县令宅子忽起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