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角落里的一家人,轻声松了一口气。
闻得“施针”两个字,这家的老头,带着儿子、孙子,和女婿,慢吞吞的挪出草屋,站在院子里等候。
接下来的两刻钟里,若雪给晕厥的老妪,动作干净利索的施针。
角落里,这家的媳妇儿、女儿、孙女,一直紧盯着若雪。
她们像看“天神”一样,用稀奇、羡慕的眼光,望着若雪。
老妪醒来后,她觑着眼睛,瞅着若雪,语气孱弱的,问道:“
姑娘,你是谁?”
她的儿媳妇,走上来,笑着向老枢,介绍道:“
婆母,这是救你的女大夫!
还是‘药宗’的弟子呢!”
老妪闻言,冲若雪点头道:“
谢谢你,救了俺!
姑娘,你生得——真好看!”
若雪略点了一下头,并不在意。
南风巡站在门口,他看着蓝天白云,嘴角微微的上扬。
他眼睛里,好似是一片星空。
若雪从药箱里,取出纸笔,开了药方,递给身后泽兰,道:“
你去按方,抓六副药回来!”
泽兰答应了一声,若雪的左手,在手袖里,暗施法术,将她送进“忘尘谷”中。
片刻后,泽兰带着两串药包回来。
若雪叮嘱,老妪的儿媳,道:“
一个时辰,用三碗水,煎至一碗药,这六副药,全吃完,病人的‘气血两亏’之症,便可痊愈!”
面色黝黑的妇人,双手接过,泽兰递过去的药包,连连点头,口内称“是”。
若雪从衣袖里,取出用手帕,包着的那几颗红枣,将枣儿,放在炕沿儿上,道:“
大枣提气补血,你们把枣核,埋在院子里,待红枣满树,一家人,便能随时食用了!”
屋内,老妪及几个女眷,连连称谢。
若雪无意间的,抬头看了一眼东墙。
只见,土墙的正中间,贴着一幅,没装裱的丹青画像。
老妪的女儿见状,忙机灵的,指着墙上的画纸,开口道:“
这是,南明的‘云山将军’!
俺娘,不是大楚的人,她是南明人!
她因为,与‘云山将军’是同乡,又念着这位将军,平乱有功,军民敬重,故在家中,贴着他的画像!”
若雪的眼中,划过一丝激动。
此时的若雪,好像是忽略了旁人的存在。
只见,若雪从木凳上,举起油盏,至画像前照亮。
她细细的,看着画上的将军,轻声道:“
这人,有点眼熟,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
老妪的儿媳、女儿、以及土炕上的婆子,三人对视一眼。
炕上的老妪,指着她女儿,声音虚弱的,开口道:“
英儿,将‘云山将军’的画像,替我送给大夫!”
若雪闻声回神,转身将油灯放下,并道:“
不用!
我出去买一张,就是了!”
英儿笑着说道:“
这里是大楚,纵使能买到‘云山将军’的画像,也不真!”
英儿和她嫂子,二人将画像,从墙上,小心翼翼的揭下,卷起,递向若雪。
泽兰上前,替若雪,接了过来。
若雪与泽兰,对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