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杨兴和杨建业十天禁闭期满之后,他们的功劳并未被抹杀。
依靠着烧毁敌人粮草并英勇杀敌数百人的功绩,杨兴被擢升为指挥一职,可以统领几百人。
新官上任,他深知责任重大,面对一群初入军旅的新兵,他丝毫不敢懈怠,每日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当中。
为了减少己方士兵的伤亡,他特意与唐门协商定制了一批容量更大、射速更快的弩箭,装备在自己的部队上。
同时,他想到了后世先进的三三制战术,以及高效的三段式射击法,耐心细致地传授给这些新兵们。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日暮的最后一抹余晖,训练场上总能看到他们刻苦训练的身影。
杨兴对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射击都严格要求,新兵们在他的带领下,逐渐掌握了这些战术技巧,整个队伍的战斗力有了显着提升。
时光匆匆,转眼间半年过去。平静的日子被战争的硝烟打破,蒙古军的铁骑如狂风般席卷而来,对杨兴所在的部队发起了猛烈进攻。
他们所据守的一共有三座城,呈犄角之势。
一座主城雄伟坚固,城墙高耸,两侧是连绵不绝的山脉,扼守着从西侧高原方向来的敌人,是防御的核心;
副城位于主城南侧十余里处,是一条通往内地的峡谷入口,同时作为侧翼的屏障;
而囤积着大量粮草的城池则位于两座城之后,是部队的命脉所在。
战斗伊始,蒙古军主力如汹涌的海浪,不顾一切地向主城发起猛攻。
漫天的箭雨遮天蔽日,云梯一架接着一架架上城头,蒙古士兵们嘶喊着,疯狂地攀爬。
杨兴和他的部下们在主城城墙上浴血奋战,他们的脸上沾满了鲜血和汗水,却没有丝毫退缩。
杨兴大声呼喊着指挥士兵,“稳住!射箭!投石!”每一个命令都坚定有力,士兵们在他的激励下,拼死抵抗,一次次击退了蒙古军的进攻。
待到他们精疲力尽被轮换替下休息的时候。
蒙古军耍起了战术,他们狡猾多变,或许是参考了上一次大战杨兴的战术。
他们的侧翼部队趁着主城战事胶着,悄悄绕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副城。
副城的守军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得手后的蒙古军侧翼部队,马不停蹄地直逼存放粮草的那座城池。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杨建业驯养的鹰在天空中敏锐地察觉到了蒙古军侧翼的动向。
这些鹰是他们平日里精心驯养的,它的眼睛犹如锐利的刀锋,能够洞察战场上的细微变化。
杨兴看到鹰的示警,心中大惊。他深知粮草乃是全军的生存之本,一旦粮草有失,整个战局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没有丝毫犹豫,杨兴当机立断,率领自己最为信任的亲信下属,毅然决然地出城支援。
他们快马加鞭,向着蒙古军侧翼部队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杨兴心急如焚,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终于,他们在蒙古军前往粮草城的必经之路上选好了一处有利地形,精心的设下埋伏。
他们分散伪装在四周,为了增加己方的声势,把己方的几十个人,分配在附近的十几个地点。
而且他们人人都配备弩箭。依靠着众多的火力。必定会让敌人怀疑这里的埋伏人数众多。
当蒙古军侧翼部队趾高气昂地踏入埋伏圈时,杨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让所有人清点自己身上所携弹药。率先抽出身后的复合弓,轻松拉满弓弦瞄准敌方的最高将领。
伴随着嗖的一声,那敌军的最高将领的额头上。多了一条美丽的翎羽,在日光下随着箭支的颤抖,不断反射出七彩的光。
杨兴的亲信和手下见到他一箭立功,直接杀死了对方的首领。
士气大振,纷纷抽出自己的诸葛连弩向着敌军覆盖火力射击。
可能是这一会儿打得太过投入,他们的弩箭很快就用完了。
而敌人也被这样的火力吓破了胆。
他们已经认为这里至少埋伏了上千人,才能拥有这样的火力。
而且己方的主将已死,撤退的声音不断在他们心头回荡。
直到有一个人大喊:“将军都战死了,我们还能怎么办?快逃吧,对面是魔鬼,我们打不过的。”
他们便纷纷丢下武器,转身而逃。
而杨兴见此情况,猛地抽出长刀,大喝一声:“都随我杀!”士兵们如猛虎出笼,从四面八方冲向敌军。喊杀声瞬间响彻山谷,震耳欲聋。
杨兴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刀,左劈右砍,勇不可当。他的每一刀都带着无尽的愤怒和坚定的信念,蒙古士兵在他的面前纷纷倒下。
在杨兴的带领下,士兵们个个奋勇杀敌,毫不畏惧。一时间,蒙古军侧翼部队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死伤无数。
但蒙古军毕竟训练有素,而且几个聪明的小统领发现了杨兴一方的人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他们很快便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杀红了眼,每一刻都有生命在消逝。
杨兴的队伍人数较少,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精妙的三三制战术,死死地拖住了蒙古军侧翼部队的前进脚步。
经过一场惨烈至极的战斗,杨兴最终成功地阻击了所有的蒙古兵,保住了粮草。
然而,当杨兴带着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队伍回城时,等待他的不是赞扬和感激,而是上官刘成的无情指责。
原来他的上官刘成早就嫉妒杨兴晋升太快。
看到杨兴未经命令擅自离城,心里想着:杨兴你小子平日风头尽显,士兵的军心都在你那一方,都快架空我了。现在好不容易让我逮到了你的把柄,看我如何整治你?
他便主观地断定杨兴是见蒙古人攻势极凶,心生畏惧,所以弃城而逃,毫不犹豫地将他判定为逃兵。
杨兴悲愤交加,他瞪大了双眼,大声辩解道:“将军,我是为了保住粮草,阻击敌军!若不是我们及时赶到,粮草一旦被劫,主城必破!”
但上官刘成根本不听他的解释,冷冷地看着他,喝道:“军法如山,你擅自离城,就是逃兵,来人,将杨兴绑起来,关进牢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