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那可是培养未来官员的最高学府。若韩修能去国子监,影响力将不可同日而语。
“恭喜韩大人。”她真诚地说,“不知令爱...”
“小女自然随我同去。”韩修看向女儿,眼中满是慈爱,“只是她与小风公子...”
小风立刻站起来:“韩伯父,晚辈对令嫒一片真心,求您成全!”
韩修沉吟片刻:“李家如今门第显赫,小女...”
“韩大人过谦了。”顾云笑道,“令嫒知书达理,家风清正,正是良配。”
离开韩府时,两家已有了默契也就是待韩修京城安顿妥当,便为小风和韩姑娘完婚。
回程马车上,小雨挨着顾云坐下:“娘,韩姐姐人真好,还教我绣了新花样。”
顾云点点头。这门亲事,表面看是韩家高攀,实则并不是。
韩修若能重回国子监,以其学识声望,必能影响一批年轻官员。
小风有了这样的岳父,将来仕途岂会没有助力?
“娘,柳公子的事...”小雨怯生生地问。
顾云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突然问道:“若柳文轩一辈子只是个穷教书先生,你也愿意跟他过苦日子吗?”
小雨毫不犹豫地点头:“愿意!他说了,粗茶淡饭,只要心意相通,便是人间至味。”
顾云轻叹一声。女儿还小,不懂贫贱夫妻百事哀的道理。
但转念一想,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明日请柳公子来家一趟,娘有话问他。”
次日,柳文轩如约而至。
顾云将他引入书房,开门见山:“柳公子,若我将小女许配于你,你能给她什么?”
柳文轩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老夫人请看。”
顾云展开一看,竟是当朝礼部侍郎的荐书,上面写着柳文轩才学过人,特荐入国子监深造。
“这是...”
“晚生祖父曾任太师,与侍郎大人有旧。”柳文轩平静地说,“家道中落后,侍郎大人一直暗中关照。这荐书,本是为来年会试不中所备。”
呃,太师之孙!虽家道中落,但这样的人家必有故旧门生遍布朝野。难怪他诗词中透着不凡见解,原是家学渊源。
顾云:“你既有此背景,为何不早说?”
柳文轩苦笑:“祖上荣光,不足为凭。晚生想靠真才实学博取功名,重振家声。”
顾云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好,我答应你们的婚事。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在来年会试前,你需专心读书,不得与小雨私会。”
柳文轩大喜,当即行了个大礼:“多谢老夫人成全!晚生定不负所托!”
送走柳文轩,顾云长舒一口气。三个儿子的婚事有了着落,小女儿也找到了良配。现在,只剩如何应对知府逼婚这个难题了。
三日后,阿树独自前往知府衙门。
知府见他一人前来,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李大公子考虑得如何了?巡按御史不日将至...”
阿树不慌不忙地行了一礼:“大人容禀。下官思来想去,实在不敢高攀令嫒。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