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壮确实有些意外,但这点情绪转瞬就散了。
他是军人,出身军人世家——金钱这东西,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一家人的生老病死,都有党和国家兜底;
从小接受的教育,也全是保家卫国、军人天职。
林祖辉的方案只要可行,又对边境防卫有益,这就够了。
至于林祖辉能赚多少、能不能赚到,根本不是他要考虑的事。
“林先生,我不关心你的个人诉求。”
张壮语气平静,“但你必须清楚,国家和军队,不是你能随意戏弄的。”
“你的方案,我会如实上报。最终能不能过、什么时候过,都不是我能决定的。”
他盯着始终带笑的林祖辉,语气淡漠地敲下警告:
“但我要提醒你——如果方案获准实施,别以为世上只有你一个聪明人。”
“要是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管你躲到哪里,都活不长!”
林祖辉看明白了——这是位真正的职业军人。
他眼里没有对权力、利益的渴望,只有对生命的漠然,和对建功立业的执着。
他摊开双手,露出坦然的笑:
“张参谋,我是商人,没错。”
“但这不代表我不爱国——只不过,爱国和爱国,是不一样的。”
“我爱的是那片养了无数先辈的土地,爱那些和我血脉相连的同胞。”
“我可以和政府合作,却谈不上‘爱’。”
“因为政治是冷血无情的——当少数群体和多数群体起分歧时,政府永远只会站在多数人那边。”
说到这,林祖辉不再看张壮,而是低头盯着自己摊开的手掌。
他缓缓握拳,又慢慢展开,反复几次,像在感受权力、自由,还有选择的机会。
“这对少数人不公平!”
“但我不会损害国家和政府的利益,反而会尽力帮忙。”
“美国商人能横行世界,是因为美国强;华人想在国际上挺直腰杆做生意,也需要一个强大的祖国。”
“后天我就去对岸,到时候你们会看到我的诚意。”
张壮没兴趣深究林祖辉这番话的真假,只如实记下他说的每一句。
确认没遗漏,他合上笔记本:
“好了,后续会有人跟你接洽,有些话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我的工作做完了,现在要赶回去。”
王冬见状连忙挽留:
“张参谋,吃了便饭再走啊!公事谈完了,咱们聊聊私事。”
“你应该是第一次来港岛吧?明天我带你转转,再给家里带些特产?”
张壮转头看了王冬一眼,没给这个面子:
“不必了,有人在深城等我。多谢王先生招待,告辞。”
说完,他起身径直往门口走。
林祖辉稳坐着没动,任由王冬匆忙起身去送客。
他悠然欣赏着墙上的字画,时不时品尝一口雪茄。
不过两分钟,王冬就回来了。
见林祖辉还盯着那幅字画出神,他又好气又好笑:
“阿辉,别看了——这幅字是私人珍藏,不能送你。”
“真想赏画,有空你随时过来看就是。”
他话锋一转:
“刚才怎么不去送送张参谋?你一向待人周到,怎么对他这么冷淡?”
林祖辉这才转头,无所谓地耸肩:
“我们恐怕不会再见到他了。就算再见,他也不会搭理我们。”
“他是职业军人,用钱收买不了——至少我们现在没这能力。”
“想用亲情、感情影响他,我们既没机会,也没时间。”
“何必自作多情?”
王冬点点头——林祖辉说得在理。他们虽是华人,却是港商。
放在十年、二十年前,那都是 “阶级敌人”。
职业军人不敢跟他们走太近,张壮连顿饭都不愿留,显然是要保持距离。
他重新坐下,也点了支雪茄:
“阿辉,我现在是身不由己,但这不影响你选立场。细节我不多问,你比我聪明。”
他顿了顿,问出关键:“能告诉我,你最终想要什么吗?”
林祖辉这几天已经说腻了,但他清楚——越是往上走,务实的事越少,务虚的事越多。
要建牢固的盟友关系,不谈理念,还能谈什么?
自古以来,成大事的人未必多能实干,但一定善演讲、懂交际、精通利益分配。
他耐着性子,把昨天对霍生说过的那套理想主义说辞,又跟王冬讲了一遍。
王冬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从没往这方面想过,但也大概摸清了林祖辉的思路。
作为贸易商,他见多了形形色色的人,理想主义者也不少。
现在港岛左派里,还有些信共产主义的,把经营一辈子的产业无偿捐给对岸的也大有人在。
跟这些人的理想比,林祖辉的抱负,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他摇摇头,甩开这些念头:
“行了,去吃饭吧。有理想是好事,总比浑浑噩噩过一辈子强。”
王冬放下雪茄,起身准备走,却突然想起个新问题。
林祖辉该不会真是个死磕的理想主义者吧?
要是这样,把女儿托付给他,岂不是害了凤仪?
他走到门口,突然停步,没头没尾地问:
“阿辉,你应该没有那种‘献身精神’吧?”
“很多事做起来太难,适时退一步也没什么。多捐点钱,不也是做好事吗?”
林祖辉跟在他身后,差点撞上。
听清这话,他忍不住哭笑不得——这叫什么事?他又不是疯子。
想名垂青史,难道不是活得越久、做得越多越好?
但凡中途 “献身” 的,除了霍去病那样的特例,哪个不是争议缠身?哪谈得上流芳百世?
“冬叔,我又不傻。”
“要是实在做不成,放弃就是了。”
“活着才有机会,献身算怎么回事?”
----
王冬确实没再跟林祖辉多谈,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
也清楚自己的身体。
早年风里来、雨里去,近四十岁才算发家,今年六十多了,哪有什么好身体?
多走几步路都要喘,还是少去干涉林祖辉的生意。
一年多时间,走了他二十多年才走完的发家路,哪需要跟他学习怎么做生意?
三人吃完一顿家宴,聊天的话题都是些家常。
王冬也看了林祖辉的访谈,知道他准备下半年先订婚,就问起了婚房的问题。
林祖辉最近哪有时间管这个?
干脆就在桌上承诺了,婚房现买,王凤仪抽空去看看。
在港岛富豪区找个大别墅,正好他下个月出售部分股票,手里也不缺钱。
要买就买最好的,别让外人觉得他没实力,或者太抠门。
王凤仪自然没异议,能自己挑婚房,她是求之不得。
王冬本想给他们一套,但想想就没再开口。
女婿的婚房还是让他自己买吧,这位准女婿自尊心很强,否则也不会一直没在这里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