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南土诸蛮和小楚打的连连当狗后,天子静终于开始实施把他母舅申伯与吕姜封到南阳的计划。
加强对南土的控制,保证南土的铜矿能安全送到成周。
申、齐、吕、许四姜的起源,都与姬周老祖母太姜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长期与姬姓诸国联姻。
姬姜联盟,一直是大邦周的定国基石之一。
因此在打下了南阳盆地后,天子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母舅申伯。
“申伯!你一向勤勉恭谨,是我大邦周的国之栋梁!”
再派召伯虎先去南阳修筑好宫庙后,天子静带领众卿士为申伯饯行。
“申伯啊,我的好大舅!你一定要和当地百姓如鱼水一般,庇护好我大邦周的南土,众卿士们都会以你为榜样!”
申伯感恩涕零,别的诸侯受封都是要自己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他受封前,天子在南阳什么都给他建好了,还带了这么多人为他饯行。
“臣必幸不辱命!不负王恩!”申伯重重叩首。
天子静让尹吉甫护送申伯南下,至此,南土重新被大邦周牢牢掌控在手中。
自先夷王发神经把齐侯烹杀,去攻伐人家还没打赢后,齐国与大邦周的关系就跌到了冰点。
天子静为了恢复与齐国的关系,主动娶齐姜为王后。
天子静甚至还想起了远在北土的北燕。
北燕离成周太远,居于狄人的海洋中。
北燕侯也好多年没来朝见了,成周现在连北燕国还在不在,是不是被狄人灭了都不知道。
天子静封韩侯为北伯,派他去探查北燕情况,联合北土诸侯对抗南下的狄人。
天子静还...
“爽到了!爽到了!这就是天降神君,力挽狂澜的感觉吗!”
“这小子静才在位十年啊,诸侯就已经复宗周了,再过十几二十年,我大邦周简直难以想象有多强大!”
武王发大笑出声,他望着画面中天子静在成周大会诸侯,万君朝拜的情景。
现在看这画面与当初看成、康时期的祭典完全是两种感受。
当时只道是寻常,现在再看,苦尽甘来,实在是太来之不易了!
宣王十二年。
鲁侯敖真的是麻了,再给他一次机会,他绝对不把两个儿子一起带来宗周朝拜天子。
本来他只想带长子括来朝拜天子,让天子早点认识一下未来的鲁侯,对于鲁国来说肯定没有坏处。
结果幼子戏一定要跟着来,他历来溺爱戏,实在拗不过,就把幼子一起带来了。
谁知天子看到幼子戏眼睛都要冒光了,直接把戏请到了堂上,与他一起坐于主位,他想向天子引荐的长子括反而被冷落在一边。
“仲伯,万一发生什么事,我嘴笨,一定要帮我说几句啊。”
鲁侯敖对坐在旁边的仲山甫说道。
仲山甫,在东方早就名满天下,深谙商贾农耕之理,被引荐入宗周作卿士,鲁侯也听说过他的大名。
天子静与齐姜结亲已经很多年了,齐姜长的十分漂亮,与天子静琴瑟和谐。
天子静有段时间天天待在她宫里,上朝都不想去了,最后王姜换上平民的衣服劝告他,他才幡然悔悟(其实是恋恋不舍)。
然而就是这么天天腻歪在齐姜宫里,齐姜也没给他生个大胖小子出来。
“我的好大儿啊,你怎么还没来啊!”
天子静上朝时在念叨,下朝了还在念叨,晚上做梦都能梦见他与他的好大儿一起去游猎。
“我的宝贝儿子,以后一定也长这样。”
当天子静看到鲁公子戏的第一眼起,就已经相中他了,越看越喜欢,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太子一般。
“鲁侯!此子当为太子!”
天子静对鲁侯敖笑道,不大的声音却让鲁侯敖茶杯都拿不稳了,茶水撒了一地。
鲁侯敖虽然早就有了不祥的预感,做了一些心理准备。
但当天子说出口的时候,还是吓了他一跳,正不知道怎么回答时,仲山甫直接站了出来,向天子静拜道。
“天子,此合乎《周礼》否?”
“天子,臣事君,下事上,少事长,秩序井然,万事万物才能顺遂发展。”
“现在您要立公子戏,带头违背《周礼》,以后诸侯们纷纷效仿怎么办?”
“到时候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就乱套了。”
鲁侯敖满脸感激加崇拜地看着仲山甫,大学者果然不一样,说话一套一套的,对得起这么大的名声。
“我自有深意,仲伯不必多言。”天子静压根不和仲山甫辩论,淡淡的说了一句。
鲁侯敖:???
仲山甫:???
“这小子这么不经夸的吗?我刚吹完他,他就开始整骚操作?”武王发不满道。
“什么深意?还在那当谜语人,他不会是被姬燮附体了吧?”
其实天子静根本没有深意,他只是单纯喜欢公子戏而已。
但是这个原因又不好说出口,就故作高深。
实际上,哪怕是天子个人,也处处受到《周礼》的限制,天子带头违反《周礼》,造成的破坏非常之大。
“武王爷爷,我在这呢!您喊我?”
夷王燮抄书抄麻了,刚出来放会风,就听到武王发叫他名字。
“半路上听康王爷爷说我乖孙中兴大邦周了,不得了啊?”
“呵呵,现在他开始学你乱搞了。”武王发冷笑道。
“他也把人煮了?”
“那倒没有。”
但现在没有,未来可说不准啊!武王发心里愈发忐忑。
在仲山甫嘴炮无果后,鲁侯敖沮丧地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了鲁国,他可不敢违背天子的意思,但是天子完全是给他造了一道大难题。
果然就如仲山甫所说,天子静在鲁废长立幼的事情传开后,一些诸侯也开始有学有样了。
在曹国、齐国、宋国,大宗小宗争夺王位早就开始了。
在卫国,卫公子和弑兄夺位。
过去诸侯即位,按照《礼》,都需要到宗周接受天子册封,才能继续担任诸侯。
现在好了,天子册封有鸟用?我把原来的君主砍了,我就是新的君主。
逐渐步入中年的宣王越来越躺平。
也许是年轻的时候,天天熬夜干活,实在是累了。
加上好解决的问题都在年轻的时候解决完了,剩下的都是一些长期积累的顽疾。
实在是难以处理,他也就懒得处理了。
宣王二十一年,当了九年的鲁侯戏被杀,长子括的儿子夺位。
天子静大怒,攻伐鲁国,重新立了一位鲁侯。
这回诸侯似乎看到当年煮了齐侯的先夷王又回来了,又不怎么听天子的了。
“这回好了,真的和你一样了,只不过没你那么极端。”
武王发直捂脸,他对夷王燮说道。
\"我早就说了嘛,姬发,你开香槟开太早了,还不信!”帝辛笑道。
“君主们刚继位的时候都是有豪情壮志的,后来就越来越懒惰了,人之常情。”
帝辛继续说道。
“而且这小子在位前期,一下子汇聚了这么多贤臣良将,虽然也有他识人之功。”
“但从另一面来讲,这些卿士更加权势滔天了,这小子本来就是卿士们推上去的嘛。”
“虽然这些都是贤臣良将,都是一心为国为民。”
“但是他们的后代就未必是了,实际上和阻挡我新政的那群老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你们天天喊着要与卿士们共天下,现在天子的地都快被他们分光了,还共天下呢!”帝辛冷笑。
“你们就是当初与二五仔联合起来干翻了我,把这群二五仔吹上了天,现在不好意思承认这群二五仔的危害罢了。”
诸王默然。
宣王二十二年,天子静封弟友于郑。
运行了两百余年的宗法分封制依然在瓜分天子的土地。
pS:1.毛公鼎记载了宣王时期有一权势滔天的卿士毛公,但又没写他具体干了什么,不知道对应传世文献中的哪位,就列在这里。
2.此时的郑国位于西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