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人,把这召宫围了,不会是要我乖孙的命吧!”
夷王燮十分紧张地看着画面:失控的人群已经涌入召宫,召公家小臣们根本挡不住他们。
“召公,快把太子交出来!”
阵阵声响从人群中传出,此时的国人又兴奋又惧怕。
兴奋是因为他们终于不用再受天子专利、监谤的压迫。
而且人多力量大,没想到天子搞起专利、监谤来那么气势汹汹。他们一联合起来就直接变纸老虎了。
惧怕是因为他们攻入王宫的时候,天子已经不知所踪,他们干掉天子的计划泡汤了。
决不能让天子有机会回来,再清算他们!
在王宫内大肆搜刮时,他们还抓到了一些趁乱拿了一些宝贝,准备跑路的小尹。
据他们所说,太子静已经被护送到了召公宫保护起来。
这怎么能行?留此子未来即位后清算他们吗?必须要斩草除根!
大不了以后不要天子了,难道没有天子,这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而且还不会有人对他们搞专利、监谤。
召伯虎无奈地看着堂外完全失控的人群。
连不要天子这种话都喊出来了,简直是发疯了!
眼看他们就要冲进来,召公擦干了眼泪,抱着‘太子静’,走了出去。
“诸位!专利、监谤,错皆在天子,太子尚处幼冲,又有何辜呢?”
“留此子,为父报仇否?”
“都说了!以后不要天子了。”
国人们你一句,我一句,根本不给召伯虎回应的机会。
他们情绪激动,再这样下去,别说‘太子静’,召伯虎都要被他们一起干掉了。
无奈之下,召伯虎只能把‘太子静’交由国人。
“我的天呐,我的乖孙,不要啊!”
看到‘太子静’被人群带走,夷王燮快要晕过去了。
“这群家伙,居然连国君都不要了!”共王繄扈愤愤道。
“简直大逆不道,自古以来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唉,也是姬胡整的天怒人怨,他们才反弹的这么激烈!也算情有可原。”
武王发的心都拔凉拔凉了,形势愈加糟糕了,还发生了这种闻所未闻的事。
呜呼哀哉,大邦周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呵呵,我倒是有听说过,上古时期的君主,既不是父死子继、也不是兄终弟及 而是推举上来的,来保卫国家安全。”
“至于这么个推举法,我也记不清楚了。”
王亥笑呵呵说道,作为聊天群里资格最老的,离上古最近的君主,他在这些国人的刺激下,倒是回想起了一些上古轶事。
然而姬周诸王现在没心思听这位老前辈科普,他们继续紧张地看着屏幕。
国人还要求召伯虎不得迎天子胡回来,不得再立新天子,否则他们将再次卷土重来。
形势所逼,如此荒唐的提议,他也不得不一一答应,先稳住失控的人群。
国人终于愿意散去,召伯虎等人群走远后,回到堂内,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召公,是父王和我对不起你,让族弟代我去死。”
一位少年走到召公旁边,向召伯虎重重稽首。
“保卫太子,是人臣职责所在,太子不必内疚。”召伯虎擦干眼泪,连忙扶起一旁的少年,回礼道。
在两人的交谈中,诸王才知道。
原来刚刚被国人带走的不是的真正的太子静,而是召伯虎的幼子。
由于太子静还成年,长期在王宫中深居简出,所以国人们都不知道太子长什么样。
因此召伯虎就设计出史上最早的调包计,以自己的幼子代替太子。
“召公啊!简直是我大邦周定国之柱啊!”
夷王燮都快语无伦次了,没想到召公居然用自己的儿子去代替他的乖孙去死,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召公了。
“召氏一族的大恩,简直难以回报!”
成王诵、康王钊也回想起了常常在他们身旁耳提面命、谆谆教导的召公奭,百感交集。
召伯虎没有时间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了,大邦周可不止一个宗周,这件事情很快就会传遍整个西土,成周以及东方诸侯也会在第一时间知道。
他必须早日想出对策,维持西土卿士、国人,以及东方诸侯之间的平衡,不让大邦周这次大乱中崩溃。
宗周的动乱很快就波及到了整片西土,秩序的崩溃下滋长了不少野心家,有些卿士甚至趁乱攻打与自己有仇的人,抢占地盘。
犬丘。
小乙已经很老了,都快走不动路了。
自天子推行专利以来,他一家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他的小儿子觉得继续呆在犬丘不是个事,迟早要没饭吃。
正好现任秦君仲完成了非子的遗愿,恢复了大骆一族的关系,他是非子的曾孙。
小儿子全家就搬去了秦地,留大儿子在犬丘服侍他,实际上整个犬丘嬴族像他小儿子这样做的并不少。
宗周发生国人暴动的事他早就知道了,实际上暴动之前,就陆续有犬丘人前往宗周了。
或不满专利、监谤压迫,或浑水摸鱼、或去凑热闹,或想趁机干票大的。
要是我再年轻个四五十岁,也要去宗周看看。小乙想道。
他真的是老了,连城楼都上不去了,只能让孙子背他上来。
他眺望西方——那是秦地的方向,小儿子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回来了,不知道现在这么乱,他生前还能不能再见到小儿子一面。
“爷爷,那是谁的人马啊?”孙子在旁边问道。
远方旗帜飘扬,小乙定睛一看,把他给吓坏了。
那是犬戎!
国人暴动,西土大乱,犬戎趁机入寇犬丘,族灭大骆一族。
召伯虎与周公、芮良夫等召集卿士们商讨对策,他们没想到愤怒的国人居然要杀了太子,幸亏召伯虎急中生智,保下太子性命。
至于荣公夷,这个家伙,早就逃出宗周,跑路回荣国了。
现在国人连天子都不想要了,扬言天子要是回来,他们就再来一次暴动。卿士们现在真是头都大了。
“召公!听说太子被杀了?”虢公长父、申伯、秦君仲一起入堂内,直接质问道。
虢公长父从成周赶来,出于应对东土诸夷的需要,他把虢国迁到了成周西畿,自己则在成周长期驻守。
他在成周听说了宗周发生了国人暴动,天子不知所踪,连忙入西土探查情况,结果半路遇到了天子,才知道连西六师都反了。
他本来想让天子暂避成周,结果天子说怕是成周国人也容不下他了。
他只能兵分三路:一路护送天子暂居虢国;一路派人紧急知会东方诸侯;自己则继续前往宗周。
他走到半路又听说太子被国人杀了,简直是天都要塌了,连忙加快速度。
正好遇到西来的申伯、秦君仲,他们是接到召公命令而来,保卫宗周,秦君仲的状态好像不太好,似乎刚哭过一场。
“虢公!你还好意思问?”芮良夫批评道。
“你要是多劝劝天子,而不是跟着荣公夷胡闹,局面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
“虢公,我把太子保下来了。不过现在也就我们这些人知道。”召伯虎并没有细说怎么保下来的。
“国人现在正处于气头上,天子不能再回来了,你那虢国还是王畿内,我怕天子呆在那,他们也不愿意。”召伯虎叹了口气。
“说来也是天子自己作的,我也有一份责任。当初我劝谏天子不成,才有此祸。”
“现在太子要是死在我手上,天子怕是会以为我把他当作仇人,所以才杀其子而泄愤吧。”
“难道就由这些人胡闹?没有天子掌舵,这怎么行?”
“现在暂时就由我们几个代政,走一步看一步吧。”召伯虎也很是无奈。
“召公!犬戎入寇犬丘,我去的时候我族已经没几个活口了。”
秦君仲汇报道,他咬牙切齿,满目通红。
“该死的犬戎,我秦嬴与你不共戴天!”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就已经够糟了,犬戎还趁火打劫,简直是火上浇油,召伯虎真的是头都大了,但再头大也得把危机渡过去。
“召公、周公、诸公。”有小臣来报。
“宋公、虞公、卫侯、鲁侯、晋侯、齐侯、邢侯等诸侯联名上表,询问天子与宗周的情况,他们建议他们与诸卿共至成周商讨局势。”
诸侯们听说国人们暴动后也是十分害怕。
宗周国人能把天子赶跑,还把太子杀了,连天子都不要了。
那他们的国人万一也有学有样,把他们也赶跑,把国君制给废了怎么办?
虽然宗周越衰落,他们就越能独立自主。
但是他们还需要天子带领他们对抗北狄东夷南蛮呢,没有天子引领王师,号召诸侯联军,以后这仗还怎么打?
以召伯虎为首的卿士们也苦口婆心地劝告国人。
天子是宗法礼制的核心,没有天子,王畿凭什么统领广袤的东土?让畿外诸侯向王畿朝贡?无论是卿士还是国人的利益都会受损,最后终于争取到了国人们的些许让步。
终于卿士、国人、诸侯三方达成了诡谲的平衡。
天子胡被晋侯接于晋,居于汾水处的彘地,为了不违背《周礼》,虽然卿士们对天子胡恨得只咬牙,但既不敢废了天子胡,也不敢另立新君,仍尊其为天子。
为了不让诸侯过度渗透王畿,影响卿士们对王畿的掌控。
也为了遵循宗法,减小卿士们与天子的冲突。
在与诸侯们多轮唇枪舌剑后,卿士们找了一个卫国旁边毫无存在感的共国的国君共伯和,来摄行天子事。
实际上他一点权力都没有。一切事务都是由召伯虎、周公总领,卿士们集体行政。
pS:1.虢公长父的出土墓葬十分隆重,不太像是传世文献中臭名昭着的样子,可能是他东迁西虢国后,没有直接参与此事。
2.共伯和是谁?我感觉卫武公和师龢父都不靠谱,就是共伯和算了。
3.召公调包计这事太诡异了,国人都没见过太子?后来国人发现召公骗了他们,太子死而复生,又怎么看召公?这时的东土诸侯在干嘛?我已经在脑洞大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