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当年你祭杀九侯、噩侯和我儿伯邑考时,可有想过今日,你是否后悔?”
文王昌厉声质问。
“哼,早知道你周方最后还是要攻过来,当初就应该把你一起给解决了。”帝辛冷漠出声。
“当时被你的演技给骗过去了,为了西土大局考虑,放你一马,现在确实很是后悔。”
“哎,你还是没有明白你为什么会走向灭亡。”文王昌捋着他那细长的胡子,摇头叹息。
“姬周的小辈别得意!一时之盛不代表一世之盛!”南庚站了起来,激昂的说道。
“我东方商奄,还在养精蓄锐,总有一天和当年祖乙一样,反攻殷地,踏平你的丰邑!”
“是吗?”文王昌微微一笑,他完全没有惊慌,慢慢说道。
“当年东夷如此勇猛,也没有东夷君主被系统拉进来。”
“现在我姬周不但已经被系统拉进来了三人,而且屏幕的主视角已经转移到了我们姬周这边来。”
卧槽,这文王昌真是不得了,这种小细节都能够发现。系统暗自惊叹。
它刚想出言解释,只见传送带处红光冲天,再次覆盖了整片天空,凤凰再次冲天而起,遨游四方。
随着轰隆一声,周王殿再次变大,直至与殷王殿一般无二。
“不是,我儿怎么这么快就进来了?”文王昌疑惑,这也还没干几年啊?
“姬发小儿,吃我一招!”帝辛拿起木棍,伏于传送阵一旁,等待武王发现身后给他突然一击。
“孙子小心,爷爷前来助你!”周王季心急,生怕武王发中了帝辛的偷袭,也抄起一根棍子,扑向帝辛。
二人战成一团。
“?怎么回事,我刚还在床上躺着来着,怎么突然到了这里?附近还传来厮打声。”
武王发感到一脸懵逼,他躲到了传送带旁的草丛中,谨慎地看着周围。
“孙子快来救爷爷,爷爷快顶不住了。”
不远处传来一阵呼救声。
“纣王怎么在这?那好像是…祖父王季。”武王发听到呼救,接住周五季抛出的木棍。
二人联手,勉强压制住了帝辛。
“您就是祖父王季吗?这是怎么回事。”武王发问道。
周王季简单介绍了情况。
“呵呵,你们姬周只会干以多欺少的事吗?我也来!”武乙摩拳擦掌,准备也加入战场。
他一棍子挥去,却被一个硬硬的方块挡下。
“这是我的分身,系统二号!以后就由它来维持秩序。从今天开始,从城区到传送带处禁止私斗!违者送进小黑屋里呆几天。”
红光一闪,传送带处的四人被送回了各自的大殿里。
“帝辛,你不要仗着拳脚功夫厉害就在我这为所欲为!”系统界面变成了冒火的表情。
“信不信我把你送小黑屋里关几天。”
“就是就是,就该关他几天。”河亶甲前段时间刚被帝辛辱骂过一遍,憋着一股气,现在终于找到机会了。
“我为商王,岂受你这破盒子威胁?!”
“好家伙,到了我的地盘还敢这么狂!不给你一点教训,我就不姓系!”
“系统,还是按照我们老商家的传统,让他一起去抄书算了。”成汤出声。
“如果他能早些熟悉大邑商的典册,也不会目空一切,搞这种全盘否定殷商传统的改革了。”
“高祖!我这么英明神武,怎么能和河亶甲一起去抄书呢。”帝辛抗议道。
“嗯?!”成汤默默注视着帝辛,帝辛在成汤目光中看到了一些不耐烦。
“那还是让系统送你进去关几天吧。”
“这?还是去抄书吧。”
走吧帝辛,正担任抄书管理员的太甲向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帝辛没有办法,在河亶甲的嘲笑中,跟着太甲去抄书了。
成汤转向武乙。“还有武乙,你也安分一点,不然你也去抄书吧。”
“高祖,我不敢了。”见到成汤有些愠怒,武乙也急忙认了怂,再也不敢吭声。
“那家伙终于走了,还是要感谢成汤高祖。”武王发向成汤致谢道,成汤并没有理会他,径直走回了商王殿。
“叮,姬发,号曰武,在位期间完成伐纣大业,第一次对诸侯进行分封,初步巩固了姬周在中原的统治,赐红品房间。”
“哈哈哈哈,我大周开局就是两大红品,已经赶上了大邑商 700 年的红品数量,真的是不得了啊,我大周远胜大商!”周王季高兴坏了。
“你们大周才刚开始呢,未免开香槟开的太早了吧。”
文丁冷冷回应,他还是不想称呼周方君主为王,“击败帝辛还没多久,西伯发就进来了,怕是朝野不安吧。”
“对啊,儿啊,你怎么这么快就进来了?”
“唉~这不是得了病吗,然后就一病不起了。”武王发叹道。
“当年父王受命,我自认德行浅薄,在伐纣大业完成前不敢称王,做了几年的太子,在伐纣大业完成后才敢称王。”
“你们周人就喜欢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武乙又按捺不住,出声鄙视道。
“结果就当了三年的天子,天下还未安宁,就进来了,可能是太累了,心怀忧虑,很多事情压在心头,总是夜不能寐。”
“也只有常常向四弟倾诉,解我忧愁。”
对于这个弟弟,武王发十分喜欢 。由于儿子诵年幼,还不能总理大事,因此多次想传位给他,但叔旦总是推脱,不敢接受。
“哈哈,这么说,我大邑商还有机会?”武乙面露喜色。
“我记得诵儿还年轻吧,这该如何主事?”听到武王发这么说,文王昌也担忧起来。
“诵儿幼弱,我怕他不能面对复杂的局势。只能让四弟在我死后摄政了,四弟的能力,父王应该也是能放心的。”武王昌答道。
“你们几位也没必要得意,我在中原分封了一些亲戚功臣,有他们在,你们想要复起可没那么容易!”武王发目光转向商王殿。
“我封箕子于北海(渤海)以北,箕子不忍商之亡,挟全族北迁,也算是合了他的意了。”
“我在西土通往殷都的要道上分封了不少功臣,他们占据关隘险地,时刻掌控殷都动向。”
“我令三弟管叔鲜留守殷邑,辅佐禄父。”
“辅佐,不就是监视吗,说的这么好听!”帝乙冷笑道。
“只要禄父没有二心,那就是辅佐,三弟会协助他把殷邑建的更好。”武王发回应道。
“后来我又增派了蔡叔度和霍叔处,一起辅佐禄父,称为三监。他们三人也一并分封在中原之地。”
“还有一些子弟功臣,沿着济水,我将他们封到了东方。比如太师尚父,我封他到北海南岸的齐地。”
“儿啊,你这有些不厚道啊,东方的土地不都在殷遗民和东夷手中吗?你这和空头支票没有什么差别嘛?”
文王昌笑道。
“父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东方蒲姑、商奄二国依然有着较强实力。 需要在他们旁边做好防备,只能是苦了太师他们了。”
武王发也是有些无奈。
“不过他们要是能拿下来,东方广袤的土地就都是他们的,我也不会干涉。也不算完全的空头支票吧。”
“呵呵,没想到你小子防备的这么严密,都防范到东土来了。”南庚冷笑道。
“智者千虑,总有一疏。”武王发缓缓开口,总有种淡淡的忧伤:可叹上帝不愿再给他更多的时间,让他完成还未完成的使命。
“我本来还想在洛地修建城邑,中国之君,还是要居于中国,结果得了重病,这也只能交给四弟了。”
“儿啊,你的一些弟弟虽然骁勇善战,但是都桀骜不驯。旦儿作为老四摄政,老三老五怕是不服。”
文王昌的话语直接吓了武王发一跳。每次他遇到问题,总是向叔旦求教,自然而然把叔旦抬的很高,认为他这个四弟无所不能,能解决一切问题。
结果就是完全忽略了文王昌说的这一情况。
“父王,我有遗命,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当年父王封四弟于旧都周原,为岐公,我改封他为周公,凭赐特殊的封号帮他扫除摄政的障碍。”一段沉默后,武王回答道。
“儿啊,你对旦儿可谓是恩宠之至啊。”文王昌有些惊讶。
“但是你给旦儿越高的待遇,诵儿的压力就越大啊。”
文王昌继续说道,“诵儿虽然还未成年,但也不小了。你现在让旦儿摄政,还封他为周公。诵儿年轻,如果被人挑拨,有些其他心思~”
“旦儿怕是压力山大啊。”文王昌也是长叹一声。
武王发沉默不语,好长一段时间才说话。
“父王,我政务繁忙,诵儿自小就是四弟带大的,疏不间亲,即便有小人挑拨,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他停顿了一会儿,决定继续说下去。
“现在也只能相信四弟了。四弟的才能、谋略都在我之上,我相信他一定能披荆斩棘,兴我周邦!”
pS:周公这个封号,可能是取自程邑、岐邑,二者都当过周都,我这里就设置成武王封的。
Sp:君主品级四十:周武王(红品)
武功:伐纣,商亡。讨平亲帝辛殷人、东夷方国。
制度建设:第一次分封,设诸监监察、控制东方殷人、东夷
政治谋略:以周公旦执政中央,管叔鲜监察殷商故地,齐太公征伐大东地区。
托孤于周公旦。
对外影响:以姬周为天子的新秩序初步建立
后世影响:西周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