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生孩子学习这么认真啊,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学习这么久。你说,他们为什么对学习这么感兴趣?”庄柯平望着远去的孩子,心中不由得发出感慨。
“其实他们以前也并不是那么喜欢学习,每次都在逃避学习。”
“他们不喜欢学习,为什么要学习这么晚呢?玖烛哥,你真会开玩笑。”
“你觉得一个人在困难的环境中学习,是因为他特别爱学习,特对学习特别感兴趣,对吧?”
“不是吗,如果他们学习不好,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能如此环境中学习吗?”
“你有没有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过,其实在这种环境中学习,你会得到一种超爽的感觉。”
“为什么呀?”
“这是一种感受,你感觉一下就知道了。这个原理其实上能够解释的通,只是解释通之后你做这种超爽的感觉就没有了。”其实,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他们觉得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学习,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这种感受就能够获得成就感。
“这几天你歇过之后可以尝试一下。”
“我现在就想尝试一下。可不可以啊?”
“按道理说不可以,因为你对学习有负面情绪。但是如果你尝试一下,也许会得到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你辅导他们功课,都是辅导的什么?”
“其实,就是帮助他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实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
“算了,我学习成绩这么差劲,不可能辅导任何人学习。”从庄柯平这种沮丧的口气中,你可以看到他内心的那种愿望和需求。
“不用那么自卑,你可以尝试一下嘛。”
“我真的可以吗?”
“不尝试一下怎么知道不可以?”
“好,那我明天试一下。”庄柯平说这句话的时候,你可以从他眼神中看出光。
“好了,咱们睡觉吧。”童伴稚吃完晚饭,虽然吃饱了,但是并没有吃完。他想大概是艾勇怕他们晚上再饿,多给他们做的吧。
“玖烛哥,你说我真的能胜任吗?”
“当然可以,你再给他们辅导之前,先看一下他们的教科书。然后照着教科书的内容写就可以了。”
“那你给我讲一讲你辅导的方式吧。”每一个学生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做老师的梦。庄柯平也不例外。“不然我把课本拿出来,你先教教我。”
“好啊,你把书拿过来吧。”
“好的!”庄柯平很高兴地把自己的课本儿拿了出来。这或许是他近三年来第一次这么高兴地拿出自己的课本。
“首先,你从这篇课文中找出五句自己喜欢的话并写下来。”
“就这么简单?”庄柯平对童伴稚的这种辅导方式感觉到很惊讶,或者说是感到难以置信。
“对啊,这就是复习的最好方法。”
“但是我喜欢的句子并不一定是考试的句子啊。你怎么能知道我喜欢的句子一定是考试的句子。如果他不考,我学习他干嘛?”
“那就把你认为最容易考的句子写下来,这样好不好?”
“嗯,可以。”庄柯平听到童伴稚这么说,就认同了他的观点。“那我写完之后该干什么?”
“今天就这么多作业,怎么?不是在你的潜意识中,你一直觉得作业就是自己完不成的东西。”
“是啊,我一直觉得我的作业我完不成,太多了。”
“这就是你不愿意学习的原因之一,因为你的作业都是给你挫败感的。一天你就尝试,可以做完作业,而且是可以轻轻松松做完作业的感觉好不好?”
“好啊!其实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我应该喜欢写作业。”
“是的,相信你。”对待学习失去信心的孩子,或许信心比方法更重要。
尽管只是五个简单的句子,庄柯平也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可见他对知识的理解是深刻的,不过这样的深刻或许会成为他的一种精神负担。很多时候,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往往就是那些自尊心较强的孩子。自尊心极强的孩子会给自己一个极大的心理负担,就只要求自己追求完美。而一旦达不到他的这种目标,他就会变得非常的沮丧,进而演变成一种自卑的感觉。克服完美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现实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其实更应该用一种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完美主义。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来说,他的完美主义可以促使他更加进步。而对于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完美主义是他的灾难。克服美完美主义,是每个平凡孩子的必修课。
“你觉得这五个句子是考试的重点?”看到庄柯平终于把五个句子写了出来,童伴稚赶紧上来给他提供情绪价值,并测试一下他的抗压能力。。
“是!”庄柯平回答的并不是特别坚决,可以看得出来他并不自信。同伴制就可以想象出他的抗压能力是有所欠缺的。
“你觉得这是考试重点,那你能不能从考试的角度来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它是考试的重点呢?”童伴稚降低了自己的姿态,用下位者的身份询问庄柯平。
“我觉得这几个句子中的词语比较生疏,考试的词语中一般都是出现这样生疏的词汇。”
“很好,你很用心。是不是每次考试之后你都会做一些笔记呀!”
“以前是那样的,现在我不怎么想学习了,所以没有做过笔记。”
“行。其实这是一个好习惯,多做总结嘛。但是你要记住一张考试卷儿,你只能对其中的三个题目做出总结。”
“为什么呀?”
“因为一张考试卷儿,对于你来说只有三个题目,对你的进步影响最大。其他的题目只会让你的学习兴趣下降。”
“你说的是真的吗?我们以前的老师可不是这样说的。我们以前的老师都说让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要拿出来写。”
“所以你现在就不愿意学习了,对不对?”
“这倒也对。只不过我觉得老师说的很有道理,我们只有把所有不会的变会了,我们的成绩才能提高。”
“不对,从今天开始你要记着,对于一次考试只有三个错题能够让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