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在草原上肆虐,扬起阵阵沙尘,似要将这片历经战火的土地彻底掩埋。
不一会儿,负责记录其起居的文职人员匆匆赶来。与他一起同行的还有傅让,他带来了朱雄英的太孙印。
与此同时,脱古思帖木儿和猛哥帖木儿在不远处,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军队文书的到来。
猛哥帖木儿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拳头不自觉地握紧,脸上的肌肉在风沙的吹拂下微微抽搐,显示着内心的焦灼。
过了片刻,鞑靼与瓦剌的军队文书终于匆匆赶到。
朱雄英见双方人员都已到齐,迈步走进谈判营帐。
营帐内,桌椅摆放整齐,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朱雄英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营帐中央,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众人,随后沉声道:“今日,我与鞑靼大汗脱古思帖木儿、瓦剌大汗猛哥帖木儿经多番商议,已达成一致,即刻拟定条约。接下来,本王将简要说明条约的主要内容,而后由你们共同斟酌拟定具体条款。”
朱雄英迅速地将早已深思熟虑的条约要点向众人阐述了一番,其内容涵盖投降、土地、赔偿、互市与人员回归等关键方面。
脱古思帖木儿和猛哥帖木儿听着,神色愈发凝重,心中虽有万般不甘,但也只能无奈接受。
待朱雄英口述完毕,起居官与鞑靼、瓦剌的文书们围坐在一起,就每一个条款、每一个用词,展开了细致的讨论。
最终达成一致。
经过数个时辰的忙碌,正式的条约清晰地跃然纸上,具体内容如下:
土木堡条约
今大明太孙朱雄英,代表大明皇帝陛下,与鞑靼大汗脱古思帖木儿、瓦剌大汗猛哥帖木儿,为消弭战火,止息纷争,特议定此永久和平条约。各方所奉之命,皆经详查,妥当无误,遂将议定各条款,罗列如下。
一、和平友好?自条约签订之日起,大明皇帝陛下与鞑靼大汗、瓦剌首领永保和平,所属各族人民彼此友好和睦。各族人民于他国居住者,必受所在国庇佑,身家安全无虞。
二、土地割让
鞑靼与瓦剌同意,将西起阿勒泰,经乌兰巴托,再到满洲里这一线以南的全部土地,永久性割让予大明。?大明对上述土地拥有绝对主权,可自由规划、治理,鞑靼与瓦剌不得干涉,亦不得有任何形式的领土诉求。
三、赔偿事项
鞑靼需向大明赔偿良马两万匹;瓦剌需向大明赔偿良马两万匹。?赔偿物资需在半年内分两批交付,首批物资应在三月内送达大明指定地点,后续批次按双方协商的时间准时交付,不得延误。
若未能按时交付足额物资,每逾期一日,按未交付物资价值的百分之一加收罚金。
四、大明将在乌兰巴托及科布多设立官方互市点,待条约签订且鞑靼与瓦剌土地交割完成后,三个月内开启互市。
互市期间,各方必须遵守大明制定的交易规则,确保交易公平公正,互通有无。
鞑靼与瓦剌的商队可自由前往互市点,与大明商人进行合法贸易。
但商队人员、货物需提前向大明相关机构报备,接受检查,严禁走私违禁物品。
五、人员安排
鞑靼与瓦剌首领可各挑选五十名护卫先行返回草原,安排赔偿及土地交割事宜。
待土地交接完成且首批赔偿物资送达后,鞑靼与瓦剌部方可把投降的士兵带回草原。(时间限时三个月,若三个月时间到了,鞑靼与瓦剌方没有完成土地交割及首批物资赔偿,则士兵大明有权自行处理。)
六、其他事项
自条约签订起,鞑靼与瓦剌还在大明境内的各部向大明投降,麾下所有士兵须在三日内放下武器装备,无条件听从大明军队安排与调度。(鞑靼与瓦剌士兵在大明期间,饮食由大明负责)。
鞑靼与瓦剌无条件释放因战争被俘的大明军民,不得刁难、迫害,确保人员安全返乡。
大明无条件释放因战争俘虏的鞑靼与瓦剌的人民(不包含士兵)
本条约一式三份,大明、鞑靼、瓦剌各执一份,自三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朱雄英看向鞑靼与瓦剌的首领,问道:“两位大汗,对于以上条约内容,你们可有需要补充说明的地方?”
脱古思帖木儿和猛哥帖木儿沉默片刻,对视一眼,脱古思帖木儿开口道:“没有其他要补充的。只希望太孙殿下能善待我的族人且说话算话。”
朱雄英微微点头,说道:“大汗放心,本王言出必行。只要你们遵守条约,本王自会保障你们族人的基本权益。”
随着三方代表在条约上郑重签字盖章,营帐内一时间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唯有狂风拍打着营帐的声响。
朱雄英心里美滋滋,目光依次扫过脱古思帖木儿和猛哥帖木儿,沉声道:“如今,条约已然签订,接下来,大汗与首领便可着手安排投降事宜。务必告知你们的将士,放下武器,听从我大明军队的调度安排,不得有误。”
脱古思帖木儿紧咬下唇,双手微微颤抖,心中满是屈辱,但形势没人强,没办法,他重重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太孙殿下,我自会回去传达,让族人遵从条约。只盼你莫要食言。”
猛哥帖木儿也神色黯然,拱手道:“我亦会全力安排,望此后大明能真的能善待草原。”
说罢,脱古思帖木儿与猛哥帖木儿带着各自的文书及护卫,转身缓缓走出营帐。
风沙依旧肆虐,他们的背影在昏黄的天色下显得格外落寞。
朱雄英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微微眯起眼睛,心中默默盘算着后续的安排。
“我们也收拾一下回土木堡。”朱雄英转过身,对李景隆和傅让说道。
李景隆和傅让对视一眼,齐声应道:“是,殿下!”
一行人迅速行动起来。朱雄英翻身上马,一夹马腹,率先朝着土木堡的方向奔去。
李景隆、傅让及一众护卫紧随其后,马蹄扬起的沙尘在狂风中迅速消散,仿佛在为这场战争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当然,这个完美的句号只是针对大明,至于鞑靼和瓦剌嘛……可能需要当牛做马很多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