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在科技的推动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外探索、向内进化。能源、生命、计算、太空……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然而,就在这硬核科技高歌猛进的时代,一个看似“不务正业”的新闻,却意外地引爆了全球文化艺术界的讨论,甚至登上了各大主流媒体的文化版头条。
主角,并非人类艺术家,而是一个名为“墨子”的人工智能。
“墨子”并非“风 AI”或“盘古”那样的超级 AI,而是诞生于未来探索集团(FEG)旗下、专注于 AI 辅助创作的“文思泉涌”平台的一个实验性项目。它的“特长”,是深度学习和模仿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风格与意境。
通过对数百万幅历代水墨画名作的学习,“墨子”AI 不仅掌握了笔墨、线条、构图、留白等技法,更能通过对诗词、哲学、甚至实时环境数据的感应(是的,研究人员给它接入了天气、音乐等传感器),创作出意境深远、气韵生动的、带有独特“AI 风格”的水墨画。
它的作品,时而空灵飘逸,如同深山隐士的低吟;时而大气磅礴,仿佛宇宙星云的涌动。虽然能看出对某些大师风格的借鉴,但其整体呈现出的感觉,却又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非人类的独特视角和逻辑美感。
最初,“墨子”的作品只是在“文思泉涌”平台的社区内流传,受到一些小众爱好者的追捧。
但很快,它的才华被一位眼光独到的国际艺术品经纪人发现。这位经纪人敏锐地意识到,AI 艺术,将是未来艺术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他精心挑选了“墨子”的一幅名为《云深不知处》的作品——画面描绘的是云雾缭绕的群山,山间隐约可见一座古亭,意境悠远,笔触却又带着一种奇特的、仿佛算法生成的精准与随机性——送上了全球最顶级的艺术品拍卖行。
拍卖会现场,名流云集,气氛热烈。
当《云深不知处》作为一件“特殊拍品”被展示出来时,现场先是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和窃窃私语。
“AI 画的?这也能上拍卖会?” “有点意思,但这算是‘艺术’吗?” “感觉……好像还挺有味道的?”
然而,当拍卖师报出起拍价后,令人意想不到的竞价开始了!
价格一路攀升!
五十万信用点……一百万……三百万……五百万……
最终,这幅由 AI 创作的水墨画,竟然被一位神秘的欧洲富豪,以高达一千二百万信用点的天价拍下!
这个价格,已经足以购买许多人类知名画家的杰作了!
全场哗然!
消息传出,整个艺术界彻底炸开了锅!
赞叹者: “AI 艺术的时代到来了!‘墨子’的作品证明了机器也能拥有惊人的创造力和审美!” “这幅画意境太棒了!我完全不在乎作者是不是人类!”
质疑者: “这根本不是艺术!只是冰冷的算法模仿!没有任何灵魂!” “一千两百万?那个富豪是疯了吗?这是对真正艺术家的侮辱!”
争论者: “AI 能创作出美的作品,但不代表它拥有‘创造力’,它只是在执行程序。” “艺术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是作者的身份?还是作品本身带来的感受?”
关于“AI 是否能成为艺术家”、“AI 艺术的价值”、“人类创造力的独特性”等话题,在各大艺术论坛、评论文章、甚至哲学研讨会上,引发了空前激烈的辩论。
“墨子”AI 和它的天价画作,成为了一个现象级的文化事件。
林风也关注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
他在一次家庭聚餐时笑着对苏晚晴说:“看来,我们的 AI 不仅能上天入地,还能附庸风雅了。”
苏晚晴则若有所思:“这或许也在提醒我们,随着 AI 越来越‘像人’,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人,我们对于‘创造力’、‘智慧’、甚至‘生命’本身的定义,都需要重新思考了。”
林风点了点头。
“墨子”的成功,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当 AI 不再仅仅是工具,而是开始涉足人类独有的精神和文化领域时,人类与 AI 的关系,无疑将变得更加微妙,也更加……引人入胜。
科技与人文的边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开始模糊、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