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校长告别西江镇
五月的倒数第二天,西江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弥漫着初夏的气息。何校长刚结束中心小学党总支例会,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正准备收拾桌上的文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喂,张股长。”何校长的声音里带着一贯的沉稳。
“老何啊,”电话那头,县教育局新任人事股张股长的声音干脆利落,“局里正在对全县各中心小学校长进行调整,决定调你到城关镇中心小学担任党总支书记和校长。”
何校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捏紧了手机,望向窗外。
“什么时候……”他的声音有些发紧。
“明天就去到任。”张股长顿了顿,“西江那边暂由林小华主持全局工作,等新校长人选确定后你再回去交接。”
挂断电话后,何校长静静地坐在会议室里。夕阳透过窗户斜斜地照进来,将他斑白的鬓角染成金色。八年前的那个秋天仿佛就在昨日——县教育局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说:“志远啊,你是西江人,回去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吧。”
他起身走向窗边,目光扫过整个校园。那栋崭新的教学楼是他上任第二年争取到的项目资金建成的;操场边的围墙去年才重新加固;每个教室都装上了他多方筹措资金购买的多媒体设备……
“何校,您还没走啊?”陈主任探头进来,打断了何校长的思绪。
“正要走。”何校长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对了,你通知党总支成员,晚上七点到我宿舍来一趟,有点事情要说。”
傍晚七点整,何校长的宿舍里陆续来了党总支七名成员。
“这么晚叫大家来,是有个消息要宣布。”何校长声音平静,“县里调整校长岗位,我被调到城关镇中心小学了。”
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只能听见窗外蟋蟀的鸣叫声。
“这么快?”陈主任最先打破沉默,“学期还没结束呢。”
“明天就去到任。”何校长苦笑了一下,“局里的安排。”
“那我们学校…… ”陈主任欲言又止。
“暂时由小华主持工作。”何校长看向坐在角落的林小华,年轻人正低着头。
“小华?他才来一年多啊!”副校长刘建军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失言,尴尬地补充道,“我是说,经验上……”
“我相信小华的能力。”何校长温和但坚定地说,“局里会尽快确定新校长人选,这段时间大家要多支持小华的工作。”
短暂的交谈后,何校长婉拒了大家提议的送行宴。“这些年忙工作,很少陪家人吃饭。”他看了一眼里屋,女儿正趴在门缝偷看,“今晚想和家人好好吃顿饭。”
众人理解地点点头,陆续告辞。只有林小华磨蹭到最后,手里提着一个鼓鼓的编织袋。
“何校长,这是我家做的腊猪脚,还有豆腐乳、豆腐干…… ”他局促地把袋子递过来,“就是点家常菜。”
何校长看着这林小华如此了解自己的饮食爱好,心头一热。他记得林小华刚来中心小学报到时的样子——白净的脸上带着刚毕业学生的青涩,说话时总是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
“谢谢,雪儿的手艺我知道。”何校长接过袋子,沉甸甸的,“我在你们家吃过好几次饭了,每一次菜的味道都很好。”
林小华咧嘴笑了,他转身要走时,何校长突然叫住他:“小华,等一下。”
何校长示意他坐下,压低声音说:“有件事要告诉你。局里让我推荐接任人选,我推荐了你。”
林小华瞪大眼睛,嘴唇微微发抖:“我?何校长,我才工作一年多,资历太浅了……”
“资历不是唯一标准。”何校长拍拍他的肩膀,“徐县长和孙书记都很看好你,你要努力。”
林小华的脸涨得通红:“我怕……怕辜负您的期望。”
“记住,当校长不是当官。”何校长的声音变得严肃,“是要为老师和孩子们服务的。有什么不懂的,随时给我打电话。”
送走林小华后,何校长回到屋里,看到妻子正在厨房忙碌,女儿趴在餐桌上写作业。这个不到六十平米的宿舍,他们住了八年。
“爸爸,我们要搬新家了吗?”小雨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芒。
“是啊,去城里。”何校长摸摸女儿的头,“城里的学校更大更漂亮。”
“可我喜欢这里。”小雨撅起嘴,“我的好朋友都在这里。”
何校长没有回答,转身帮妻子收拾厨房。李梅看了他一眼,轻声说:“舍不得吧?”
“八年了……”何校长从橱柜里取出一个铁盒,里面装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和感谢信。
李梅接过铁盒,手指轻轻抚过那些泛黄的纸张:“你为这里付出了那么多。”
晚饭很简单——清炒蒜薹、红烧排骨和紫菜蛋汤。何校长却吃得很慢,每一口都细细咀嚼,仿佛要把这个味道记住。
“明天一早我就去城关镇到任。”饭后,何校长对妻子说,“你和孩子周末再搬过去,我先去安顿一下。”
夜深了,何校长独自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听着妻子女儿均匀的呼吸声。他的目光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墙上挂着学校老师送的十字绣;书架上摆满了教育类书籍;茶几玻璃板下压着全校师生的合影……
第二天清晨五点半,何校长就起床了。他轻手轻脚地洗漱完毕,穿上那件最常穿的黑色西服。临出门前,他站在女儿床前看了好久,才轻轻吻了吻她的额头。
校园里静悄悄的,只有食堂的灯亮着。何校长习惯性地巡视了一圈,检查了教室门窗是否关好,操场设施是否安全。最后,他来到校长办公室,开始整理文件。
七点钟,林小华匆匆赶到办公室,看到何校长已经工作了近两个小时。
“何校,您怎么这么早?”林小华气喘吁吁地问。
“习惯了。”何校长笑了笑,“来,我跟你交接一下工作。”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何校长事无巨细地向林小华交代各项工作——在建的食堂改造工程进度、下学期的师资调配计划、贫困生资助名单审核……
“最重要的是这个。”何校长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这是我八年来记的工作日志,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参考。”
林小华郑重地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工整地写着:“教育是良心事业,校长是服务岗位。”
“何校…… ”年轻人的声音有些哽咽。
“记住,当校长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何校长竖起两根手指,“一是公平,对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二是担当,有问题要第一个站出来。”
交接完工作,已经快九点了。校园里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的读书声此起彼伏。何校长最后环视了一圈办公室,拿起早已收拾好的公文包。
“走吧,送我到校门口。”他对林小华说。
走在校园的主干道上,不时有老师和学生向何校长问好。他一一回应,脚步却越来越慢。
校门口,几个老师已经自发地等在那里。没有隆重的告别仪式,大家只是简单地道别,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含着不舍。
“何校长,保重。”刘副校长紧紧握了握他的手。
“有空常回来看看。”陈主任递给他一个手工制作的卡片,上面签满了全校老师的名字。
何校长点点头,喉头滚动了几下,最终什么也没说。他转身走向停在路边的班车,背影挺得笔直。
车子缓缓启动,何校长终于忍不住回头,透过车窗望着渐渐远去的校园。八年的时光像电影般在脑海中闪回——开学典礼上孩子们的欢笑声;暴雨天背着学生过河的场景;深夜加班时办公室那盏孤独的台灯……
“何校,您的笔记本……”林小华突然追上来,手里举着那个厚厚的工作日志。
何校长打开车窗,却没有接过笔记本:“留给你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车子加速驶离,西江镇中心小学的轮廓渐渐消失在晨雾中。何校长深吸一口气,掏出手机,拨通了城关镇中心小学办公室的电话:
“你好,我是何志远,今天就来学校报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