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三千特勤局将士护送下,傅恒、刘统勋、兆惠等人骑着高头大马率先出城,径直奔赴京城北部五十里的第一集团军第一师驻地。

了望塔上的哨兵突然敲响铜锣——不是敌情预警,而是惊见这支队伍头顶青光闪烁,三千颗寸发在朝阳下泛着金属冷光,远远望去竟似一片移动的剃度僧寮。

“圣旨到——!”御前太监李玉的尖音撕破辕门寂静,黄绫展开的瞬间,前排士兵倒吸冷气。

傅恒的耳后青茬短得见肉,刘统勋光溜溜的后颈反射阳光,连李玉的宦官朝冠下都只剩寸许发丝,银剪修剪的痕迹清晰可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傅恒兼任第一集团军军长,晋上将军衔,节制六师兵马!……军营将士发辫不得超过三寸……”

李玉拖长的尾音里,特勤局将士同步摘下军帽,露出清一色的寸发青茬,惊得一位满族老兵攥着烟袋杆直颤:“天爷…这是遭了什么魔障?秃子营都杀到咱这儿了?”

“傅帅的辫子呢?”新兵张大栓认出傅恒后惊呼出声,枪管“当啷”砸在石阶上,

更有人盯着李玉的光头嘀咕:“连公公都没了辫子,这世道怕是真要变了……”

傅恒勒住黑马,目光如刀扫过骚动的人群:“即日起,全军将士须在三日内剪辫至三寸以内,违令者——军法处置!”

校场瞬间炸开锅,傅恒的亲卫图尔格撞开人群,声音带着哭腔:“傅帅!辫子是咱满洲儿郎的魂啊!您怎能……”

傅恒抬手制止,目光扫过这些曾与自己同生共死的部下:\"我既受陛下重托,自当以身作则。

你们随我征战多年,当知陛下推行新政乃是为了大清千秋万代!”

话音未落,亲卫图尔格突然抽出短刀,寒光一闪削去自己的长辫:\"傅帅能为大清断发,我等岂敢退缩?\"

傅恒昔日的亲卫们对视一眼,终于有人咬牙解开发辫,抽出匕首,狠狠削下长发。

在各级军官带动下,第一师的气氛陡然转变,望着纷纷解开发辫的将士,终于不再犹豫,抽出佩剑斩断自己的发辫。

傅恒语气坚定说道:\"传令下去,今日酉时前,连级、营级军官必须剪辫!否则军法处置。\"

暮色漫过校场时,篝火映着此起彼伏的剪刀声。

傅恒望着亲信们围坐削发,忽闻角落传来压抑的啜泣——一位满族新兵抱着发辫蜷缩在草料堆,辫尾银铃是母亲临终所赠。

傅恒驻足片刻,缓缓说道:“留着铃铛,扔了辫子。

待你在战场上击杀第一个敌人,我亲自给你换个金铃铛。”

士兵攥紧银铃,抬眼望傅恒坚定的目光,狠下心举刀断辫。

在接下来三日内,见上级军官都已经剪掉长辫,大多数士兵见状也不再犹豫,刀刃起落间长辫委地。

然而数位满族老兵抱团抗拒,为首者拍着腰间箭疤怒吼:“剃发留辫是祖宗规矩,宁断头不剪辫!”

刘统勋纪委拍案而起,腰牌“当啷”砸在青砖上:“抗军令者,斩首示众!”

铡刀轰然落下,血珠溅上为首老兵斑白的发梢。

余下抗拒者盯着校场旗杆上悬挂的首级,手指在发辫间绞出冷汗,终于有人咬牙扯断红绳,长辫坠地时,竟比新兵的刀刃抖得还厉害。

与此同时,京城西部五十里第二师驻地,李玉携兆惠抵辕门。

待李玉宣旨后,兆惠猛地按刀前踏:“吾的辫子已随圣命去了!尔等何时断发?”

第二师一群老兵看到兆惠耳后青白头皮,烟袋坠地时,兆惠袖中银剪已抵住对方辫梢:“三日内不剪,此剪便斩你从军籍!”

校场一片哗然,有士兵偷瞄兆惠身后一众军官寸发青茬,议论纷纷。

京城南部五十里第三师驻地,海兰察青茬短得见肉,随李玉宣旨后突然甩袖:“看某这头,便是榜样!”

海兰察转身露出光溜溜的后颈,银剪反光里,士兵们看见其旧伤疤横穿青茬——那是去年战阵中被辫子缠住箭矢所留。

海兰察踢响脚边铜盆,里面盛满特勤局分发的银剪,“今日不剪,明日铡刀伺候!”

京城东部五十里第四师驻地,阿里衮青灰色寸发下,耳坠随动作轻晃,不等李玉宣完“剪辫”二字,便抬手展示掌心断发。

“前几日已经削了!”语毕掷发于地,靴底碾过碎发时,帐外亲卫同步摘帽,露出清一色青茬。

“传我令,申时前未剪者,剥去甲胄扫马厩!”话音落,早有士兵攥着剪刀冲向廊下。

驻扎在保定府的第五师、第六师亦循此例推行,御前太监李玉宣告圣旨,军官以身作则断发,三日间青茬遍于辕门。

离宫前,弘历下令除第一师驻守京师外,其余五师三日内完成全军剪辫,事毕即刻分赴其余五大集团军,协同宣旨太监逐军宣告剪辫令,严令各军限时推行,务必使六军将士尽从新规。

随着兆惠率领的第二师、海兰察掌管的第三师、阿里衮统帅的第四师,及保定府第五、第六师依次完成全军剪辫,各师即刻按预定部署开拔——第二师直赴戍守西北的第六集团军,第三师挥师南下,赶往黄河两岸的第二集团军,第四师挺进东北三省,驰援驻防的第五集团军,第五师、第六师分驰江南第三集团军与西南第四集团军。

五支劲旅马不停蹄,所到之处,宣旨太监展黄绫读圣训,将领们以青茬示众,辅以军法督行,从西北到江南,自东北至西南,各集团军次第响应。

在弘历强力推动下,剪辫旨意很快抵达直隶省各地,天津府、保定府等地知府起初严重怀疑圣旨内容造假,待见传旨太监与特勤局将士顶青茬,呈带银剪及断发方才相信。

天津府商业街一处包子铺前,警员挎着竹牌巡街,牌上“剪辫减税”四字被油光映得发亮。

掌柜的揪着辫梢问:“官爷,断发真能少缴税?”

警员敲了敲铜盆:“昨儿局长亲带头剪的,您瞅这盆里的断发,半是警局弟兄的。”话音未落,掌柜的已抄起菜刀剁下辫子,扔进装包子的笼屉。

保定府衙门口,警察支起“验辫台”,卷尺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

老农攥着地契排队,听见前面的汉子因辫长被登记“加赋”,慌忙从怀里掏出剪刀。

“大爷,得剪到五寸以内。”警察用竹尺比量,忽然瞥见远处警长的青茬——那短得能看见头皮的后颈,正是今早例会时亲手剪的。

老农咬咬牙,刀刃划过发梢时,惊觉比割麦还利落。

顺德府十字街头,“断发换米”的横幅被风吹得掀起一角。

卖茶汤的李婆子踮着小脚凑近警员,枯瘦的手指捏着围裙边问:“官爷,俺老婆子这把白辫子能换米不?”

年轻警员笑着摆手:“只换男丁的!您家汉子呢?”

李婆子一拍大腿,铜勺“当啷”掉进茶汤罐,转身颠着三寸金莲往家跑。

青砖路上扬起细灰,她边跑边扯着嗓子喊:“孩他爹!白捡的米不要白不要!”

片刻后,她拽着缩脖子的老汉冲进人群,老汉的粗布褂子被扯得歪在肩头。

李婆子从袖筒里抽出银剪,“咔嚓”一声掠过耳后,油亮的辫子断在掌心,惊得围观的孩童们拍手直笑。

老汉摸着发凉的后颈直撇嘴:“你这疯婆子,比城隍庙的剃头匠还利索!”

李婆子将断发往警察手里一塞,接过半斤白米倒进布兜,眼角的褶子笑成核桃纹:“明儿往茶汤里多撒把白米,准保比你留辫子那会熬得香!”

她踮着脚晃回摊位,铜勺搅着滚热的茶汤,看老汉光溜溜的后颈在阳光下泛着青茬,忽然笑出一口豁牙:“没了辫子,倒像个新鲜出锅的馒头!”

天才小说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神魂至尊灭世武修天下王者三国:我被曹操挖出来大唐:战功改命先蹲四年大牢肉身横推!你管这叫亡灵法师?雷武游戏民国无渊大地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万古神尊黄天之世大晋太宰国士云澜乱世志主宰江山我在明朝当国公汉天子我横扫异族时,三国诸侯还在摸鱼进击的刘备帝临鸿蒙谍海王者大明:朱元璋,咱家老五杀疯了三国:曹魏逆子乱斗群雄万古杀帝北隋军神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三国大军湿家我在大唐卖烧烤抢救大明朝嗜宠悍妃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红楼琏二爷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穿越黑心小王妃重炮狙击公子千秋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将军如此多娇:七小姐给跪了战争承包商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从小土匪做起天下第一权臣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人在大宋:从签到开始大明闲人网游领主争霸开局给古人播放九叔电影
天才小说搜藏榜:闯旗大唐面首开局侠唐夫君!生娃这种事不能靠走量啊三国之开局召唤樊梨花煌煌帝国之大秦你呀就缺一味药三国之制霸寰宇绝色至尊:邪王,放肆疼!捡个王爷来种田武林帝国开局登基:我还能活几天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你和本侯提和离,我转头娶公主枭起传神医娘亲:团宠萌娃太抢手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三国:刘备抛弃?我截胡糜夫人明末枭臣逍遥小里正三国之龙战八方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三国:我,廖化,最强先锋大唐极品闲人边荒枭龙大唐之最强驸马火爆爱妃开天鸿蒙诀两界穿越:我打造了一座现代城抗日小山传奇傻王嗜宠:鬼医盗妃大唐神级太子他逃她追,王妃逐渐黑化富婆启动计划万世秦疆大明1642超次元战争游戏天灾年,我囤养了古代女将军塑晋锦衣卫创始人沙雕网友援北伐帝国猛将策马大明奋斗在元朝的小汉奸我与着名帝皇们的争霸人生三国之吕布天下贞观荣耀祖龙偷听我心声后封我为大秦国师三国之大楚天下回到远古带领部落一统华夏
天才小说最新小说: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