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倒吸一口气。
这小子不仅懂电路设计,连控制理论都这么精通?
旁边的李师傅小声嘀咕:“咱厂啥时候来了这么个技术大拿?”
沈良听到了,却没有反应。他正在心里盘算接下来的步骤。
这套控制系统确实超前,但正因为超前,才能产生足够的冲击力。只有让这些技术人员意识到技术创新的巨大潜力,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老马,你觉得这套系统能做出来吗?”沈良问道。
老马摇摇头:“难度太大了。先不说这些进口元件从哪里搞,就说编程...我们都没接触过微处理器编程。”
“编程我来解决。”沈良说道,“元件的事也不用担心,我有办法。”
“你有办法?”老马眼中闪过一丝怀疑。
一个普通技术员能有什么办法搞到进口电子元件?
沈良看出了他的疑虑,淡淡一笑:“我有个同学在中科院工作,可以帮忙联系。”
这当然是编造的。但在这个信息相对封闭的年代,这样的解释足够了。
老马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那程序呢?你会写微处理器程序?”
“会一点。”沈良谦虚地说道。
实际上,他对各种编程语言都很熟悉。8086汇编语言对他来说更是小菜一碟。
老马盯着沈良看了半天,最后叹了口气:“行吧,既然你这么有把握,我们就试试。不过...”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个项目动静不小,怕是要惊动厂领导。你确定要继续?”
沈良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正愁找不到机会呢。
“当然要继续。”他坚定地说道,“技术创新本来就该让领导知道。”
老马苦笑一声:“年轻人,你不懂厂里的复杂性。这种超前的技术一旦暴露,会引来多少关注和质疑。”
“那又怎样?”沈良反问道,“难道因为害怕质疑就不搞技术创新了?”
这话说得老马哑口无言。
确实,搞技术的人最怕的就是固步自封。
“好吧。”老马下定决心,“我陪你疯一回。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如果出了问题,我可不负责。”
“出了问题我负责。”沈良毫不犹豫地说道。
就在这时,车间门口传来脚步声。
赵工程师匆匆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陌生人。
“老马,小沈在吗?”赵工程师四处张望。
“在这呢。”老马赶紧把图纸合起来。
但那个陌生人的目光已经落在了桌上的图纸上。
“这是什么?”陌生人问道。
沈良仔细打量这个人。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胸前别着一支钢笔。看样子是个干部。
“介绍一下。”赵工程师说道,“这位是厂技术科的王科长。”
王科长!
沈良心中一动。技术科长来电子车间,说明什么?说明上面已经关注到了这个项目。
“王科长好。”沈良主动伸出手。
王科长握了握手,目光却一直盯着桌上的图纸:“听说你们在搞什么控制系统?”
“是的。”赵工程师抢先回答,“小沈设计了一套电磁搅拌装置的控制系统。”
“哦?”王科长眉毛一挑,“能让我看看吗?”
老马下意识地看向沈良。
沈良点点头:“当然可以。”
王科长拿起图纸翻看起来。
一页,两页,三页...
他的表情从漫不经心变成了专注,然后是惊讶,最后是震撼。
“这...这是你画的?”王科长声音都有些颤抖。
“是的。”沈良淡定地回答。
王科长又仔细看了几页,然后抬起头直视沈良:“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
“沈良。”
“沈良...”王科长默念了一遍,“你这个设计,确实很有创意。不过...”
他话锋一转:“实现起来恐怕不容易。这些元件都很昂贵,厂里未必批得下来。”
沈良早就料到会有这个问题。
“王科长,我明白您的担忧。”他不慌不忙地说道,“但是我们可以分阶段实施。先用国产元件做一个简化版本,验证基本原理。等有了成果,再申请进口元件。”
王科长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这个年轻人不仅技术过硬,考虑问题也很周全。
“你有什么具体想法?”
沈良早就准备好了:“第一阶段,用继电器控制系统实现基本的电磁搅拌功能。这样成本低,风险小。第二阶段,引入简单的模拟控制电路,提高控制精度。第三阶段,才上微处理器系统,实现完全自动化控制。”
王科长频频点头。
这个分阶段实施的方案很有操作性。即使失败了,损失也不大。
“那第一阶段需要多少资金?”
“不超过五千块钱。”沈良报出一个保守的数字。
五千块钱在1980年确实不是小数目,但对于一个技术改造项目来说,还在可承受范围内。
王科长沉思片刻:“这样吧,我回去和厂长商量一下。如果通过,就给你们批一个小项目立项。”
“谢谢王科长!”赵工程师激动地说道。
王科长摆摆手:“先别急着谢。项目批下来容易,做成功才是关键。”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沈良身上:“小沈,你有多大把握?”
沈良迎着他的目光,语气坚定:“百分之八十。”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
百分之八十?这小子对自己这么有信心?
王科长深深地看了沈良一眼:“行,我记住你这句话了。”
说完,他转身朝门口走去。
走到门口时,他又回过头:“对了,小沈,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北京科技大学。”沈良如实回答。
“北科大的?”王科长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那可是好学校。怪不得...”
他没有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等王科长走远了,车间里的人才松了口气。
“妈呀,差点吓死我。”李师傅拍着胸口,“王科长突然来检查,我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老马也擦了擦额头的汗:“小沈,你刚才太冒险了。万一王科长不认可怎么办?”
“那就说明这个项目确实有问题。”沈良耸耸肩,“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光明正大。”
赵工程师走过来拍拍沈良的肩膀:“小伙子有魄力!不过你刚才说百分之八十的把握,是真的假的?”
沈良笑而不答。
百分之八十?保守了。以他对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成功率应该是百分之九十九。剩下的百分之一是留给意外情况的。
“行了,既然项目有希望立项,我们就开始准备吧。”老马重新打开图纸,“小沈,你刚才说的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的详细方案有吗?”
“当然有。”沈良从包里又拿出几张图纸,“这是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图。”
老马接过图纸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这套继电器控制系统虽然简单,但设计得很巧妙。不仅能实现基本的电磁搅拌功能,还为将来的升级留下了接口。
“妙啊!”老马忍不住赞叹,“这个设计真是太巧妙了。”
其他几个技术员也围过来看。
“这里用了时间继电器来控制搅拌频率...”
“这个接触器的位置很巧妙,可以实现正反转切换...”
“整个控制逻辑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听着大家的讨论,沈良心中暗自满意。
这些都是他精心设计的。既要照顾到现有的技术水平,又要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性。最重要的是,要让这些技术人员看得懂、学得会。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技术进步。
下午,消息传遍了整个厂子。
电子车间来了个技术大拿,设计了一套超前的控制系统,连王科长都震惊了。
各个车间的技术人员纷纷跑来围观。
“真的假的?一个搞冶金的能设计控制系统?”
“我亲眼看过图纸,确实厉害。”
“听说还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才二十多岁。”
“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得了啊...”
面对这些议论,沈良保持着低调。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傍晚时分,沈良正准备回宿舍,赵工程师急匆匆跑了过来。
“小沈,好消息!”他气喘吁吁地说道,“王科长刚才来通知,厂长同意立项了!”
“这么快?”沈良有些意外。
他以为至少要等几天。
“厂长说了,技术创新不能等。”赵工程师兴奋地说道,“项目资金五千块钱,明天就能到账。还有,厂长要见你。”
厂长要见我?
沈良心中一动。看来这个项目的影响比他想象的要大。
“什么时候?”
“明天上午九点,厂长办公室。”
沈良点点头:“我知道了。”
回到宿舍,沈良躺在床上思考着明天的会面。
厂长会问什么问题?该怎么回答?如何在不暴露太多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支持?
这些都需要仔细考虑。
正想着,室友老王推门进来。
“沈良,听说你今天出了大风头?”老王一脸好奇,“连厂长都要见你?”
“哪有什么大风头。”沈良谦虚地说道,“就是搞了个小发明。”
“小发明?”老王坐在床边,“听说王科长看了你的设计图都震惊了。这还叫小发明?”
沈良苦笑。
消息传得真快。
“对了,”老王忽然想起什么,“你小子藏得够深啊。平时看你话不多,没想到这么有本事。”
“什么本事不本事的。”沈良摆摆手,“只是运气好而已。”
老王撇撇嘴:“运气好能设计出那么复杂的电路图?你就别谦虚了。”
沈良不再解释,闭上眼睛假装要睡觉。
但他的大脑却在高速运转,思考着明天的对策。
厂长这一关很关键。如果能够获得厂长的全力支持,后续的工作就会顺利很多。
反之,如果厂长对他产生怀疑或者不信任,那么整个计划都可能功亏一篑。
所以,明天的会面必须慎重。
夜深了,宿舍里渐渐安静下来。
沈良在黑暗中睁着眼睛,心中默默梳理着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应对方案。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必须比任何人都要谨慎。
一步走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但同时,他也充满信心。
凭借着对未来的了解和丰富的技术储备,他有能力改变这个时代。
不仅仅是这个钢铁厂,整个中国的重工业都将因他而改变。
这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