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丰田中心的灯光依旧明亮,但火箭球员的眼神里少了前几场的锐利。
哈登赛前特意没有去夜店存技能,手腕上的荧光手环印迹淡得几乎看不见。
勇士开场就展现出背水一战的决心。
库里借格林掩护,迎着米尔萨普长臂命中三分,落地时对着火箭替补席比出的手势。
哈登尝试用招牌后撤步造犯规,但裁判无动于衷——联盟新规下,这种明显不再被认可。
火箭进攻陷入停滞:阿里扎空位三分打铁,布莱德索突破被伊戈达拉切球,米尔萨普低位单打格林,转身勾手偏出。
勇士抓住机会,库里单节12分,火箭三分7中1,首节落后11分。
麦克海尔换上替补阵容,但火箭的散漫仍在继续。
贝弗利过度协防,漏掉底角汤普森,被射进三分。
哈登重新登场,突破时主动找身体接触,但裁判再次无视。
这他妈是新规?哈登摊手抱怨,结果吃到技术犯规。
勇士趁机扩大优势:库里获得6次罚球,格林命中两记空位三分,汤普森无球跑动彻底晃晕阿里扎。
半场结束,火箭三分15中3,落后18分。
更衣室里,麦克海尔怒摔战术板:你们以为3-0就稳了?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勇士继续猛攻,库里借博古特掩护,迎着哈登防守命中超远三分。
火箭尝试反击,但哈登后撤步三分被伊戈达拉封到脸上,布莱德索快攻上篮遭格林钉板大帽,阿里扎底角空位再次打铁。
最讽刺的是,当哈登终于造成库里第三次犯规时,裁判吹的却是进攻犯规——回放显示库里确实侵犯圆柱体,但新规下这种接触被认定为自然动作。
三节战罢,火箭三分23中5,落后25分,比赛彻底失去悬念。
麦克海尔换上全替补,但勇士主力仍在场上。
库里在logo位置随手一抛,篮球划出彩虹弧线——命中!
他单场第7记三分,创系列赛新高。
火箭替补席一片死寂,哈登用毛巾盖着头,手腕上的荧光手环早已失去光泽。
终场哨响,128-98,勇士扳回一城。
格林对着镜头狞笑:规则终于公平了!
库里耸肩:我们只是投进了该进的球。
哈登独自走向球员通道,左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腕——那里空空如也。
更衣室里,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被捏扁的饮料瓶,标签上写着G4未使用。
而在休斯顿某家夜店,作为哈登粉丝的夜店老板看着空荡荡的VIp包厢,摇头叹息:今晚他居然没来...还有点不习惯,才准备了……
火箭更衣室里弥漫着龙舌兰的香气,哈登坐在按摩椅上,左手腕上的荧光手环闪烁着妖异的蓝光。
他轻轻转动着手腕,嘴角勾起一抹危险的弧度。
G5比赛开始后,勇士依然坚持死亡五小阵容。
但火箭队防守积极性和上一场比赛截然不同,进攻端哈登也全力以赴。
哈登第一次进攻就亮出杀招——突破到禁区面对格林和汤普森的包夹,突然启动篮下强起,惊人的核心力量让他像炮弹般腾空,隔着两人完成暴扣。
篮架剧烈摇晃的声音让全场瞬间安静。
裁判的尺度依然严格,但哈登已经找到了新规的漏洞。
他不再刻意寻求身体接触,而是用逼真的假动作诱骗防守者犯规。
汤普森第三次犯规时,哈登的欧洲步让他像木桩一样僵在原地;
伊戈达拉在封盖时碰到哈登的胡子,裁判哨响瞬间;
库里被回首掏抢断后,哈登快攻中造成格林阻挡犯规。
科尔换上博古特试图改变局势,但哈登的6次夜店bUFF已经充能完毕,不过哈登并不想用,而是抓住勇士漏洞来得分。
他在左侧45度角趁着队友布莱德索等人突破吸引防守连续跑空位命中三记三分,每一球都伴随着手腕上荧光的闪烁。
第一球格林扑到脸上依然命中,第二球出手后直接转身庆祝,第三球被犯规后打板3+1。
勇士的防守彻底崩溃,格林在一次防守失败后怒踹篮球。
决战时刻,哈登开启系统终极形态。
logo三分6投6中,每一球都精确复刻存储轨迹;
单节3次抢断库里,其中一次直接转化成快攻暴扣;
造成汤普森第5犯,伊戈达拉6犯毕业。
当米尔萨普在最后2分钟命中关键三分时,格林彻底失控,飞踢篮球的动作成为NbA历史上首个实时生成的NFt表情包。
库里绝望的三分打铁,火箭替补席已经开始庆祝。
火箭大胜勇士,125-110的大比分获胜,火箭队疯狂欢呼,4-1击败勇士,火箭队第二年杀入总决赛。
哈登站在技术台前,左手腕上的荧光渐渐暗淡。
更衣室里,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空瓶子,标签上写着G5终极配方。
而在休斯顿的夜店,大屏幕上正在循环播放哈登今晚的六记logo三分——每一球的飞行轨迹,都与他在VIp包厢练习时存储的完全吻合。
勇士更衣室里,库里盯着技术统计表出神。
纸张上冰冷的数据像一把尖刀:火箭五小阵容净效率+22.3,这个数字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想起赛前教练组的分析报告,当时他们还自信满满地认为死亡五小无人能敌。
他们用我们的方式击败了我们。库里苦笑着摇头,把表格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
身旁的格林正在往脚踝上缠冰袋,听到这句话猛地抬头,却什么也没说。
比赛结束,双方球员和主教练参加新闻发布会。
记者率先提问:“哈登先生,这场比赛您发挥神勇,带领火箭击败勇士,请问您这场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哈登微笑着回答:“团队的努力和信任是关键,大家都积极执行战术,我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
当然,我们也研究了勇士的战术,找到了应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