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将启,李晓明在中军幄帐之内,召集一众匈奴将校议事。
他也向众人阐明,当前敌我双方形势,叛军数量实是我军的两倍有余。
接下来,又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分析己方所占的优势。
他前世本身就是售楼部带销售团队的,这样类似的屁话,几乎每天都要总结、宣贯。
一众匈奴将校皆是行武之人,在李晓明的激励之下,热血战意纷纷被调动起来。
有人握紧了腰间的环首刀,关节发出咯啪之声......
有人情不自禁地捋了捋袖子,摩拳擦掌......
李晓明趁热打铁道:“此次火攻夜袭,在木筏之上的两千弓箭手,全力释放火箭之时,
需得一勇猛上将,率领千名勇士登岸,与敌军短兵相接,
一者,使敌兵惊惧纷乱,不知我军有多少人渡河,
二者,吸引敌人兵力,使敌军不能安心救火。
如此这般,这火攻之术,才能成就全功。”
“什么?只率千人?”
“对岸可是有两万多人,这如何能抵挡得住?”
“这样几乎......几乎等于......”
下面的一众匈奴将校,正在信心大增,热血沸腾之际,
突然听到,要一名将领只带着一千人登岸,
顿时如泼了一盆凉水,众人心里发毛,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这它吗登岸好登,能回得来么?
就连南阳王刘胤和路松多,也交换了一番眼神。
李晓明看着众人惊惧不安,几乎忍不住笑。
心想,什么狗屁匈奴勇士,看来也都知道命贵,
“咳咳......”
他故意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
大声自言自语道:“想当年,蜀国大将赵云,长坂坡上单枪匹马,七进七出,视曹操数十万大军如无物,
东吴甘宁,只率百骑夜袭四十万曹军大营,不折一人一骑,直杀的曹操胆寒。
只不知如今咱们胡族军中,有没有这样的人物?
诸位将军,若有,可自告奋勇,
对岸贼兵不过两万多乌合之众,远低于当年的数十万曹军,这可是立大功的机会呀!”
话刚说话,只听一人高声道:“哈哈,小事一桩,我愿意率一千人登陆南岸,且看我也杀他个七进七出。”
众人纷纷抬头望去,只见督战官孙文宇从后面蹿了出来,眉飞色舞,方才正是他讲的话。
李晓明大怒,斥责道:“你是督战官,有重责在身,岂能去前线冲锋?
况且你是晋人,胡族的英雄豪杰们还未开口,哪里轮得到你去耍威风?
还不给我退下?”
孙文宇闻言,悻悻而回。
李晓明等了片刻,见一众匈奴将校俱都垂头看地,并不见有一人自告奋勇,愿意带一千人上岸杀敌。
脸上露出失望鄙夷之色,故作惊讶地大声说道:“怎么?
难道咱们胡族大军之中,无一人敢带军登岸杀敌的?”
众将仍然无人说话,李晓明作出一副失望透顶的表情,看了看南阳王刘胤。
只见刘胤嘴唇紧绷,面红耳赤,
路松多也将头扭到一旁,显然面子上也挂不住。
“唉......”
李晓明故作感慨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中军幄帐之内,站着的恐怕都是殿下和路松多将军的亲信之人吧,
你们得他二位信任,又食朝廷俸禄,难道真的,竟无一人愿意主动站出来,为殿下分忧、为国家出力?”
众将充耳不闻,作稻草人状。
“哼哼哼......”
李晓明冷笑几声,又说道:“我终于知道了,
那秦州陈安为何不去进攻西凉,不去进攻成国,不去进攻羌族......
偏要冲着雍县和新平郡而来,原来是专捡......嘿嘿......
唉,这可真是......”
“苍啷”地一声大响,把正在冷嘲热讽的李晓明吓了一大跳。
转头一看,只见南阳王刘胤,铁青着脸站起身来,已是拔刀在手。
哎呀,不好了……
李晓明大惊,心想我只顾着嘲笑的起劲,收不住口,这下刘胤恼羞成怒,要杀我了。
他不禁慌乱起来,正准备从屁股后面拔出痒痒挠自卫,
忽听刘胤持着刀,向下面一众将校怒喝道:“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新平郡数年未经战事,况且我刘胤对尔等不薄,如今正需你们效力用命之时,何故畏畏缩缩、怕死惜命?”
刘胤发完脾气,将手中的环首刀交到李晓明手里,
厉声道:“陈将军,你只管点将发兵,但有敢抗命不遵者,用此刀当场斩之。”
李晓明心中大喜,又偷偷将痒痒挠塞进屁股后面,双手恭敬地接过刘胤之刀,
正要命令塔顿率一千军士去当炮灰时。
却见一人从将校之间走出,向上拱手道:“殿下切勿恼怒,卑职受殿下厚恩,无以为报,
愿听从陈将军派遣,率千人突袭陈安叛军,以解殿下之忧。”
众人闻言纷纷侧目,只见此人竟是秦州降将张春。
张春是前任秦州刺史司马保麾下大将,
因陈安设计离间司马保的几名属下,导致司马保被下属杀害,陈安趁机占了秦州之地。
张春是司马保心腹,侥幸逃脱,这才投奔到路松多帐下,做了一名偏将。
刘胤见主动请缨者,竟是一名晋人降将,更是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李晓明望着张春,心想这家伙是脑子是有毛病么?送死的事也巴巴的来抢。
这不是耽误我坑塔顿么?
当初新平夜宴时,张春对李晓明的态度甚是尊重,
只是李晓明看见姓张的,心里犯膈应,再加上讨厌汉奸,因此并未多搭理他。
但此时见张春要主动当炮灰,心中又不忍心了,
向他使眼色暗示道:“张将军,你原是秦州之将,如今对面皆是秦州之兵,
这中间难免有你的老相识,若是此时此景见面,岂不尴尬?
不如另换他人去吧!”
哪知,张春义正辞严地道:“陈将军,我张春既然已投在南阳王麾下,从此便是赵国之将,
便是对岸有卑职的朋友故交,自然也是国家之事在前,私人之谊在后,张春决不会因私废公,请将军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