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两回合的交手,姜潮已经可以大体判断出来,这只灾厄的镰刀状骨爪,拥有两种形式不同,效果也不同的攻击方式。
当其像是第一回合与姜潮交手、处于“虚化”状态的时候,可以无视一切影响自己行动与攻击轨迹的阻碍,同时,附着于其上的青色火焰,可以给目标造成“精神伤害”。
虽然这一攻击形式,并不具备实质性的物理杀伤力,但在近身交战的情况下,却是可以近乎于百分之百地命中目标。
再者,虽然无法伤到敌人的肉体,但是那些青色火焰,却是可以让目标感受到极为剧烈的灼烧痛楚、在极大程度上消耗目标的意志力与精神力,并且还能给目标挂上“精神力持续性流逝”的debuff......
至于在沾染上这青色火焰之后,于后续的战斗中,再次动用精神力的时候,受到影响的目标,是否需要付出比之于原先更大的消耗,目前的姜潮就不得而知了。
从与灾厄第二回合的交手中,姜潮得知,这只灾厄的镰刀状骨爪,在保持实体、没有进入虚化状态的前提下,同样可以给目标造成物理伤害,而且攻击频率还显然异常之高、速度极其之快。
如果不是这样,以它如此庞大的、按理说行动理应极为缓慢的身躯,绝对没有办法能够做到,在极短时间内接连发动两次挥斩。
要知道,这是相较之下身体小巧、动作敏捷如姜潮,都难以做到的事情。
另一方面,对方本就异常强悍的肉身素质,在完全异化为灾厄之后,显然又在极大程度上迎来了提升。
若非如此,它绝对无法做到仅凭一击,就将姜潮身后那大片粗壮的树木,给尽数拦腰斩断。
说实话,仅仅只是截止到目前为止,这只灾厄所展现出的、诡谲难防与高额伤害并存的攻击方式,就已经大大超乎了姜潮的想象,让他觉得,这根本就是异变等级没有达到鬼级的灾厄,所不应该具备的能力。
毕竟即便是与韩若冰和张楠一同面对的、那只精神量级直逼鬼级高阶的灾厄,相较之下也只是徒有蛮力而已......至少它不具备,这只灾厄如此“虚虚实实”、花里胡哨的进攻方式。
更不用说,姜潮不过只是刚刚与对方,交手了两个回合罢了。
他并不知晓这只灾厄,是否还拥有其他方面上的诡异能力,而从那些遍布于对方身体各处的、怪异至极的、恐怖异常的“挂件”来看,它大概率还有其他一些,超乎同级别下寻常灾厄的异能——
姜潮可不会认为,这只灾厄身上那些奇形怪状的部件,尤其是存在于它胸前那“白骨囚笼”里的三具骸骨,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只是为了帮灾厄凹一个绝不算拉风,反倒是令人感觉颇为不适的造型。
再次躲开对方的挥斩之后,姜潮立即放弃了,继续与之进行近身缠斗的战略选择——
在较大程度上,能够确认对方的攻击规律与生效机制之前,选择与这巨大骸骨近身战斗,对于姜潮而言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在将自己从这两轮交手中,得知到的信息,大致告知与张楠后,姜潮一边躲避对方接连不断的挥斩,一边在耳机中与张楠如是沟通道:“张楠,你觉得现在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说实话,如果不是与张楠相隔的距离较远,并且因为对方接连不断地发动攻击带来的破风声,与从对方那喉咙里时不时传来的、意味不明的嘶吼声,大大影响了沟通效率,姜潮早就想要把耳机给丢掉了——在眼下这种稍出差池,便会影响大局走向的紧要关头,一丝一毫的多余累赘,于姜潮而言,都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负担。
尽管已经决定了,不再与对方进行近战纠缠,但姜潮依旧是不敢与这只灾厄,拉开过远的距离,而是始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因为他明白,一旦自己脱离了灾厄的攻击范围,并且让对方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原本距离灾厄较远、所处环境较为安全的张楠,大概率将会被波及在内......届时,他们两人的处境,只会变得更加棘手。
毕竟身为非战斗系超凡者的张楠,在这只灾厄的面前究竟有多么得脆弱,他们两人的心里可俱是十分清楚。
只可惜,还没等到姜潮,来得及收到张楠的答复,智商水准在同类之中,绝对能够算得上是偏上梯队的灾厄,就已经大致觉察到了姜潮二人,想要暂时缓战以求商研的意图,明白再这样下去,将大概率会出现变数——只有尽快阻隔姜潮和张楠、将他们分割开来,于自己而言才是战略首选。
所以灾厄转而将那由它右手异化而来的、长度同样至少在一米以上的巨大螺旋状骨刺,给深深地插入进了地面。
下一个瞬间,十二条散发着苍白光泽的骸骨锁链,便猛然从地底突刺而起,其中八条径直射向了姜潮,其余四条则是射向了张楠。
平心而论,灾厄使出来的这一新手段,大大超乎了姜潮和张楠,尤其是姜潮的预料。
因为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根据自己较为丰富的应敌经验,把对方当做特殊能力很少,但肉身素质极为强悍的典型案例来看待。
毕竟在转变为完全体的灾厄之前,这家伙近乎于,一直都是以极为朴素的手段,在与他们进行战斗......即便许多受刑者,在完全异化为灾厄之后,确实会进化出部分新的能力,但一下子多出了,至少两种以上的异能,同时肉身素质还能进一步得到提升的案例,着实是有些罕见。
至于为何对姜潮和张楠,会有如此区别对待,想来是因为,这只相较于等级别下的同类而言,更为聪慧的灾厄,早就已经意识到了,两人之中,精神量级明明更低的那个男人,才是对他来说最具威胁性的不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