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五叔重新坐下,道:
“当年我们没有找到尸首,是否真的死了,不可而知。”
楚易:“可是即便没死,他也不会这么大胆的出现在这里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改。”
楚五叔想了想,起身,“我先回去,让人查探一番。”
回到包房后,上官昊拍了拍楚宴的肩膀:
“你还真会省事,年考不可避免,直接用来做赌局,还省了后面这一个月被人纠缠。”
楚宴道:“我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农家子,他们不服气也正常。”
上官如山道:
“读书人不论出身,你小子的学问不错,你老师说过,你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很强,只要肯用功,完全不是一般学子可比的。”
楚宴拱手:“老师过誉了。”
不过楚宴的脑子确实好用,之前就是族里这一辈最聪明的。
后来又有林杳杳的特效水每日喝着,他的头脑很是清明。
读书对他来说,一点都不难,甚至还很轻松。
所以,他完全有自信,年底考核能拿到很好的名次。
后面几日,林杳杳忙着筹备新铺子的事情,中间给叶夫人和杜夫人送了两套新衣。
衣服是按照她给的款式定制的。
布料也是选的空间里最好的。
杜夫人和叶夫人收到新的衣裙后,便穿着出去参加茶会。
女人都是爱美的,看到杜夫人和叶夫人的衣服款式,忍不住都会多看几眼。
茶会上,知府夫人问道:
“杜夫人这衣服样式,我们之前没见过,是哪里的绣娘给做的。”
杜夫人笑道:
“这个啊,是二叔的小弟子让人给做的。”
大家都已经听说了,上官苍坪收了两个弟子,其中一个还是女的,所以并没有惊讶。
杜夫人又道:
“那丫头有孝心,原本想要开个成衣铺子的,铺子还没开业呢,就先让人给做了衣服送过来,让我们先穿。”
“那丫头说,最新的款式,当然要先孝敬给师母和我这个大伯母。”
知府夫人道:“这款式是真的好看,颜色和上面的花纹搭配得刚刚好。”
“腰身也收得好,腰封加宽后显得人更加精神了。我看叶夫人的袖子那里,还有做成了花一样的,好看又方便。”
叶夫人的袖子,做了点小心机,袖口的地方收了一下。
往外又多出一块,像是花一样做大了一些,胳膊落下的时候,刚好能将手给遮住。
抬起来的时候,还不妨碍喝茶吃点心。
而多出来的那一块自然垂落,又露不出里面穿的内衬。
一颦一笑间,吸引了好几个夫人的注意。
有人就忍不住问道:
“那小弟子的铺子,什么时候开业,我们也好去照顾一下生意。”
叶夫人笑道:
“快了快了,就这两天了。”
“我回头也要再去定做两套,留着过年穿。”
夫人们一听,立即就让身边的丫鬟记下此事,多打听着些。
临近过年,刚好是各家做新衣的时候,谁不想过年的时候,穿着最适合自己,又最好看的衣服见客呢。
尤其是后宅女子,哪个不攀比,不想着自己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说着衣服的话题,有夫人仔细打量着杜夫人和叶夫人的脸,惊讶道:
“杜夫人,我记得您之前眼角这里还有细纹的,竟然都没了。”
“可是用了什么?”
“叶夫人的皮肤也白了好些。”
沧名府的人都知道,叶夫人好玩,经常上山或者去寺庙上香。
出门多了,难免会被太阳晒黑了些。
可是叶夫人现在非但没见黑,反而白了好多。
往年冬日里,她的脸也会白一些,可是没有今年这般明显。
叶夫人摸了摸自己的脸,笑道:
“可不是白了吗,还细嫩了好多呢。”
杜夫人也抚摸了一下自己的眼角:
“是啊,每日忙着府中的事务,难免会有些劳累,之前眼角处长了几道细纹。”
知府夫人也惊奇的看着杜夫人,道:
“真的没有了。”
她和杜夫人关系向来不错,也没有什么好忌讳的,问道:
“可是用了什么好的油?竟然还能祛除细纹。”
杜夫人道:
“哪有,就是杳杳那丫头,第一次来我们府上的时候,给我和弟妹一人拿了一套叫什么护肤的。”
“和我们平时摸的油不大一样,瓶瓶罐罐的好几种。”
大家都好奇地凑了过来,再次凑近了看两人的脸。
一个和叶夫人关系好一些的,还上手捏了一下:
“叶夫人,你的脸真的比之前细嫩了好多呀,都能掐出水来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护肤品,给我们也讲讲,到时我们也去买。”
叶夫人道:
“这个杳杳从哪得的我们也没问,不过一套里面有好几种。”
“有专门洗脸的,还有摸脸的。”
“我那套,杳杳说是有美白功效的。”
“还有专门涂抹眼睛这里的,大嫂那套叫什么眼霜的,就是淡纹的。”
“我的好像是紧致的。”
有夫人急了:
“到底是哪里买到的,二位夫人也帮我们打问打问。”
另一位面色微微蜡黄的夫人也道:
“是啊,叶夫人帮忙问问,你看我这脸,蜡黄蜡黄的,夫君最近都不去我房里了。”
“就在昨日,还说看中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想要抬回来做小妾。”
杜夫人看向叶夫人,两人有些为难。
因为她们觉得,杳杳拿出来的这些,应该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
杳杳能得到这些,说不定也花费了大力气。
不过两人还是含糊了过去,说帮忙问问,能不能有那就不知道了。
林杳杳将楚家要卖铺子和庄子的事情,告诉了林青山。
林青山这几日,一边忙着成衣铺子开业,一边关注着此事。
没想到刚好,还真被他打听到了。
就在沧名府内,有一间楚家的铺子,和一个庄子出售。
林青山下手很快,不待别人反应,就已经买了过来。
铺子暂时用不上,庄子已经找了人去搭理。
先收拾庄子上的田地,等待年后开始耕种。
很快,成衣铺子悄无声息,很是低调的开业了。
铺子的门头上,写着玉华裳三个大字。
下面四个小字,成衣定制。
没有邀请什么人,只是放了一挂鞭炮,就直接开业了。
虽然低调,但是刚开业,就有生意上门了。
是那日参加茶会的夫人。
几位夫人听说,有一个叫做玉华裳的成衣定制铺子开业。
就猜测应该是仲远先生的弟子开的那家。
原本是想要丫鬟去定制的,可是想着去看看,说不定还能见到那个好运气的小弟子。
结果,她们到了铺子后,就被铺子里挂着的样品给吸引住了。
铺子里面,三面挂了她们从未见过的款式的成衣样品。
一面是布料和柜台。
中间放着几个小桌子和椅子。
每个桌子上,都放着一本画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