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一个不落的全来到医院,老太太一边关心孙媳妇,一边抱走重孙子,脸上难以抑制的笑容体现出她此刻有多高兴。
周秀芬没有急着看孩子,而是在床边关心刘汀兰,让她好好休息,展现出好婆婆温和与关切。
小丫头扒拉着:“奶奶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李文华敲了下她,送上糖炒栗:“别吵吵,这里是医院,还好多人睡觉呢,你大嫂也累的要休息。”
“哦~”
李文娟嘟着嘴,但还是要看侄子。
可等她看到后,眉头一皱:“奶奶,他好丑啊。”
“过一段时间就不丑了,你可是他姑姑,怎么能说侄子丑呢。”老太太有些好笑的说道。
一听自己是姑姑,小丫头连忙点头:“不丑不丑,我不嫌侄子丑。”
到底是在医院,人太多不方便,而且刘汀兰需要休息,老太太不由分说顶下自己在医院照顾,让儿媳妇回去把鸡炖上,其他人也全都赶了回去。
鸡还是三爷家养的,一共三只,前段时间李文华回村时就让带了过来。
目前三奶又养了几只小的,不过这趟是赶不上了,给四婶留着还差不多。
不过现在村里养鸡的不少,李文华能回村卖或者换。
有老太太在,李文华唯一的作用就是陪伴。
早上刘父刘母和刘子明都来了,李文华去通知的,这种事当然得让丈母娘和老丈人知道。
看过之后刘母说回家也没什么事,执意要留下来帮着照顾一天。
周秀芬送来红糖鸡蛋:“汀兰啊,饿坏了吧,来,先把这个吃了,等会妈再给你送鸡汤来。”
鸡还在炖,得炖的久一点才好。
刘母暗暗点头,女儿在李家真是享福了。
等看到鸡汤她才发现,里面竟然还有参片。
而李文华也是在这天才知道,孕妇恢复时这么遭罪,比如打喷嚏,一不小心就会漏尿,导致刘汀兰总会羞红脸又不好意思说。
接下来的两天里,他深刻体会到什么叫造娃容易养娃难,经常性趴在床上睡着后,被哇的一声哭惊醒。
尽管不用他哄,也不用他换尿布洗尿布,老太太会第一时间上手,可该醒还是会醒。
没几天,他甚至有了轻微的应激反应,睡着睡着突然自己惊醒,发现孩子没哭,松口气又趴下。
这还是在医院,一个多星期后,刘汀兰想回家休养。
李文华劝不住,把娘俩裹着,找板车拉回家。
老太太说:“去后院吧,汀兰和孩子晚上跟我睡,让你爷爷和你住倒座房,也好照看。”
李文华当然想,可总折腾奶奶也不好,“没事,我会学着弄的。”
老太太脸上写满了不放心,但李文华坚持。
自此,他过上的欲死欲仙的生活。
“嗯——嗳——”
哭声响起,李文华瞬间弹坐而起,下意识伸手摸向旁边的木头摇床。
好吧,尿布湿漉漉的,显然又尿了。
他拉亮灯,将孩子抱起:“哦不哭不哭,你老子这就给你换尿布。”
孩子被抱起立马不哭了,仿佛知道那不舒服的地方马上会得以解决。
刘汀兰不知道是被声音吵醒的,还是被灯光影响,慵懒的问:“又尿了?”
“嗯,你接着睡吧,我马上换好。”
炕头就放着尿布,他扯过一块,笨拙的换下湿的,原来不是尿了,而拉了。
顺手用换下的尿布轻轻将小屁屁擦干净,学着奶奶的样子把干净的尿布一头先塞好。
可能他的动作弄疼了孩子,或者使其不舒服,小嘴扁了扁,似乎又要哭。
“别哭嗷,不然老子揍你,你体谅一下老子,老子也体谅你,你好我好大家好,知道不?”
跟婴儿讲这个,婴儿分分钟哭给你看。
“咿——”
扯着嗓子彻底放开了哭,把李文华整麻了。
一边抱着摇晃一边哄:“我滴个小祖宗哟,不哭了不哭了……”
白天上班,晚上被折腾,没过三天他痛定思痛。
堂堂男子汉怎么能被一个小小的婴儿拿捏,晚饭时他郑重宣布:“奶奶我不学了,晚上您上我屋睡吧。”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你个磨人的小崽子。
老太太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行,给汀兰送饭的时候,你也跟她说一声。”
“没问题。”
李文华把给媳妇准备的饭菜端上,送到倒座房。
坐月子期间产妇是不出屋的,避免受寒气。
“汀兰,晚上我让奶奶过来住几天。”
在刘汀兰吃饭时,李文华将决定说出。
刘汀兰抬头看着他,眼里有幽怨,有心疼,“这两天累坏了吧?奶奶能来帮忙照顾当然好,只是会不会累着奶奶?”
李文华摸摸鼻子,莫名有些亏心:“还……好。先麻烦奶奶照顾几天,到时候我再住回来。”
刘汀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她也想不麻烦奶奶,自己照顾,可大家都不放心,而且生完孩子这段时间也不知道为什么,晚上睡的比较沉,孩子不哭阵醒不来。
李文华轻摇着木摇床,免得孩子躺不住哭,不让人消停。
当初找木工按照前世小时候家里的摇床打了这玩意,真是明智之举,否则爱哭鬼离不了手,得累死个人。
等刘汀兰吃饱,他把碗筷收拾走。
老太太已经带上热水瓶过来了,亲昵的逗着重孙。
在李文华开门出屋前说:“大孙子,晚上和你爷爷爹娘把名字定下来,一直拖着怎么行。”
“知道了奶。”
李文华开门出屋,又把门关好,想想也确实该吧名字定下来了,在医院时觉得不急,一拖再拖,这都快半个月了。
回到后院,他问:“爷爷,咱们还有族谱字辈吗?孩子名字取什么好?”
老爷子烟凑到嘴边又放下:“族谱一直是村里另一支保管,当年战乱族谱不慎毁了,到你们这一代已经不讲究字辈。
至于名字嘛……要不叫耀祖?以后光宗耀祖。”
李文华看向老娘,叫耀祖不是不好,只是太普遍,没什么特色。
老娘读书多,希望能取个有深意又好听的名字。
周秀芬先是看向丈夫,见他直挠头,显然想不出什么好名字,才缓缓说道:“要不叫初意?李初意,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同时也意指不忘初心,遵守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