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后,朱标也没有去试验,到底谁会赢。毕竟用天下第一等的宝剑去刺天下第一等的宝甲,无论是剑卷刃了还是甲刺穿了,都怪可惜的。有些东西附带的意义还是远胜过实际使用价值的。
随后,各官员纷纷献礼。不只是北平的京官,还有从各地赶来的大小官吏,只为了给朱标贺寿,还有能见他一面。
这个环节太漫长了,所以大都是官员献礼之后叩拜。要是朱标真一个个地见,那恐怕见上三天三夜也见不完。
等到官员献礼贺寿结束,时间也来到正午了。朱雄英走上前去。
“父皇,接下来是一个神秘环节,也是惊喜。”
“朕知道,应该是你们兄弟姐妹几个,要给朕送什么东西吧?”
朱雄英笑着摇了摇头。
“这次父皇可就错了,诸位,来吧!”
随着朱雄英一声令下,几个民众便走上前来。他们冲着朱标就下跪磕头,激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皇上!我们是江南一带的百姓代表。听说皇上您六十大寿,直隶一带的百姓为您献上万寿刺绣!”
随后,一幅巨大无比的刺绣图就被抬了上来。上面用着金线绣着一个个字体的寿字。阳光一照,气派非凡。
不过这倒是把朱标给弄懵了,他看向朱雄英。
“朕不是说过了么,不许劳民伤财,为什么还要让百姓给朕送贺礼?”
“父皇,您这可就冤枉儿臣了。是各地的百姓知道您六十大寿,于是自发地准备寿礼。他们先是找到当地的官员,然后当地的官员又上报到我这里。都是因为父皇深得民心,各地百姓才会想要为您贺寿啊!”
那些百姓们纷纷点头。
“是啊,皇上,就请您收下吧!这都是乡亲们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您要是不收,我们回去可没办法交代啊!”
“是啊皇上,就请您老人家收下吧,能为您贺寿,这是我们的荣幸啊!”
朱标拗不过他们,只好点头。
“各位的心意,朕就收下了。朕会好好珍藏这份礼物,因为这是朕收到的,最有意义的礼物,这证明了,朕这个皇帝,这么多年,干得还不赖。百姓们的认可,高于一切!”
随后,各地百姓们也纷纷献礼,有山东百姓们,用纯金打造的金书,记载了朱标这么多年的事迹。也有沿海居民用七彩珍珠编制的项链,就连草原上的居民,也感念朱标的仁慈,给他送来了贺礼,用名贵宝石镶嵌的小刀……每一样东西,都代表了各地百姓,对朱标的祝贺和认同。看着这些,朱标竟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先秦治国,以法典重刑。大汉治国,最爱无为而治。大元治国,却不顾民众死活。朕今日颇有感触啊!朕继位十七年,一直愿以仁慈对待百姓,以孝义教化万民。朕一直相信,将心比心,百姓就是大明的基石啊!如果忽略了底层的声音,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再大的帝国,终将倒塌!所以我大明后继者,以及官员们必须牢记!永远不可负百姓!朕在此宣布,免除天下百姓一年的田亩税,大赦天下!后世子孙,亦不可再添赋税,盘剥百姓!”
朱标此话一出,众多来贺寿的百姓们纷纷下跪,齐声高喊着。
“皇上圣明,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标欣慰地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朱雄英。朱雄英也心领神会,随后高声宣布。
“皇上的恩典远不止此!大明各地的官府,在今日都会派送银钱粮米,还有寿桃寿酒,此乃举国同庆,吾皇大寿!”
……
随后,就是各国使臣前来贺寿了。东瀛和高丽自然不用说,他们都拿出极为贵重的贺礼还表达诚意了。毕竟现在大明是大哥,还是在他们家门口就驻军的大哥,他们当然得讨好朱标了。而除了东瀛和高丽,一些南洋小国,西域诸国,甚至是其他大陆上的国家,竟也派遣使臣,携带寿礼前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大明国力富强。而且朱标攻打东瀛和高丽,把他们都狠狠地震慑了一通。谁也不敢在大明面前放肆了,因为这位孝文皇帝,虽然看上去十分温和。但是当尊严受到挑衅的时候,他可是会毫不犹豫的出手。所以和大明搞好关系就是十分重要的了。而其他大陆的国家,因为和大明有贸易往来,更了解当今大明的强盛。前来朝拜贺寿,也属正常。
到了最后,就剩朱标自己的家人了。朱雄英带着弟弟妹妹,以及自己的孩子来到了朱标面前。
“儿臣等今日的筹备,不知道父皇可还算满意?”
朱标笑着点点头。
“满意啊!朕今日特别开心。”
这时候,朱标的长孙朱文培走到朱标身边,奶声奶气地说道。
“皇爷爷,我祝您老人家万寿无疆!”
朱标一把就把他抱进怀里,朱文培神秘兮兮地说道。
“皇爷爷,偷偷告诉您老人家,我爹他们,还给您准备了一份神秘大礼呢!”
“哦?是什么神秘大礼啊?”
朱雄英无奈一笑,然后让人把最后的礼物抬了上来。
“父皇的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儿臣等为父皇准备礼物,也是绞尽脑汁。最后,众兄弟姐妹合在一起,想了个法子。那就是让父皇亲眼看看,自己的功绩!”
礼物展开,是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不仅将大明各地都绘制其中,还有新收入的蒙古西域等地。就连各处乡镇村落也绘制出来了。
“这幅图,堪称大明现在最全面,最精准的地图。而且就连距离也没有偏差。对比洪武年间的地图,就能看出父皇的功绩了。”
朱允炆此时也站出来了。
“不仅如此,儿臣等还去调查了大明的人口,收入。最后得出结论,大明现在的人口,足有四万万人!除开辽东、蒙古、台澎、西域等地。其余各地的民众,无论是经商还是种地,年收入均可在二十两银子以上。而洪武初年,百姓的人均收入,尚不足五两银子。人口更是不足七千万。大明建国只有几十年,但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都是父皇和先帝努力的结果啊!”
朱标笑了,他看向天空,喃喃自语道。
“看来,我这一世的任务,终究还是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