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有人想了想道:“那样我们将会很被动,敌人轻易就能够作出应对方法。”。
这个人说完,又一个人站起来道:“我们只能被动挨打,我们就会如同“盲人摸象”一样,很容易遭遇敌人的伏击,但却没有办法反抗。”。
听着众人一个个所说,李枭也是点了点头,这些也是他这些天详细查找的资料,之所以这个时候讲出来,也是为了让众人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
等到众人说完,李枭这才又道:“大家说的很好,只不过很多并不全部,我认为到时候小到部队调动、坦克集群集结,大到机场跑道、导弹发射井位置,卫星都能够看到,
甚至能通过图像对比分析其后勤仓库、弹药补给线的动态,能够实现场“全时段、全区域透视,
没有卫星的一方,则只能依赖侦察机、地面侦察兵、无线电监听等传统手段,不仅覆盖范围有限,这就会导致我们只能被动应对,无法提前预判敌方战略意图与战术动作。
此外还能够让指挥部直接与前线部队、远洋舰艇、空中战机无缝联动,就比如前线发现敌方装甲部队,就可以可通过同步卫星,瞬间将坐标传给远程导弹部队,实现发现即打击,不必像原来一样,还要考虑到信号的问题。
甚至还可以实现精准打击,比如用巡航导弹直接摧毁无卫星方的防空阵地、指挥中心、桥梁枢纽,用少量弹药就能瘫痪其关键设施。
而无卫星方则缺乏目标定位能力,打击只能靠“火力覆盖”,不仅弹药浪费严重,还难以命中核心目标。
此外有卫星方,还能够做到“提前预警”,能提前发现无卫星方发射的导弹、起飞的战机,这样一来就能够为反导系统、防空部队争取预警时间,进行反击或者是撤离。
虽然李枭的话有些啰嗦,不过听完李枭的话,下面的人表情都凝重了起来,深刻的认识到了这两款卫星的重要性。
这也是李枭想要的结果。
见此也就道:“今天咱们先不具体分组,我会让人带着你们对东方红一号,以及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的运载火箭有个了解,之后我们在进行分组研究。”。
说完李枭就又看向了坐在最前面的两个人道:“孙工、张工,这件事麻烦你们了。”。
“是,李工。”,闻言两人就都站起来道。
“各位同志请跟着我们来,我先带大家去看看我们的东方红一号。”,说着一行人就出了会议室。
李枭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毕竟这个年代专业研究卫星的人可不多,特别是国内,这类人才就更稀缺了。
对于卫星,大多数人也只是具备简单的认知,这必须要从头来。
而让李枭没有想到的是,众人刚一出去,王院长就忍不住开口道:“李枭同志,刚刚你讲的三位一体,能更详细的讲解一下吗?”。
李枭到是没想到张院长会问这个问题,不过这些也难不倒他,也就道:“这个是我对未来的一种构想,所谓的三位一体,就是要具备洲际弹道导弹、海基潜射弹道导弹、空基战略轰炸机三种核打击方式,
通过三者的互补,来形成生存能力强、威慑范围广、反击效率高的核反击体系,至于目标就是……。”。
说到这里,李枭停顿了一下这才道:“就是相互确保摧毁, 就算是我们遭遇了首轮核打击,但也要有力量发起致命反击,要死那就一起死,这样做不是为了战争,也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自身的安全。”。
既然说到这里了,李枭索性就全部道:“像是陆地上的导弹,在我看来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地下发射井,这种必须要建设在位置固定的地方,要能够抵御百万吨级核弹冲击波。
第二种和第三种就是依托于公路和铁路的导弹,这种敌方难以定位,生存能力强,可以作为固定导弹发射井被破坏掉的后续力量。
海基核力量,在我的构想中,就是搭载在潜艇中的核导弹,不过普通潜艇肯定不行,怎么也要核潜艇, 他也是“三位一体” 中生存能力最强的一环,毕竟它隐蔽性强,敌人的侦察卫星、反潜机都难以发现。
空基核力量,也是三位一体中最灵活的一环,它搭载在战略轰炸机上,可携带核武器在本土上空巡航,或者是提前出击,可以根据局势灵活调整部署。
这样一来就能够形成无死角的威慑,他们生存能力互补,打击场景可以覆盖,陆基导弹可以打击固定战略目标,核潜艇适合近程打击目标,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轰炸机适合灵活打击 ,就比如敌方移动中的战略武器。
不过这些都需依托同步卫星,构建全球核指挥通信网络,以及利用通讯卫星,监控敌方核动向,为打击提供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