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股义军的人整天都派人跟着分到他们手上的十个老农,可以说就差上茅房没跟着了,就连吃饭睡觉也有人盯着。
只是盯了一段时间,他们就觉得没意思,这些人跟他们表面看起来一样,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而且胆子还小,一点都不惊吓。
他们真的是搞不懂那位吴二公子怎么会派这样的人过来,可别说,人虽然说老实了些,胆子小了些,但手上的本事却是真的。
不管是养殖还是种植方面的技术都是杠杠的,没什么好说的。
半年之后,三股义军都在向外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过他们好像达成了协议,其他两股义军的地方都不动,他们要动的只是大周朝廷的部分。
庆安州自从上次三股义军联合都没有攻下来之后,现在的庆安州在大周朝就好比方外之地。
其他地方或多或少都受到战火的余毒,可是就只有庆安州从始至终,也没人敢再打庆安州的主意。
三股义军的人也不是没想过,不过他们现在最大的心思还是放在大周朝廷身上,庆安州可以放在最后面再收拾最。
在其他地方战火纷飞的时候,庆安州收了一茬冬小麦便开始忙着春耕之事。
夏知州跟李营长都有些着急,主子会不会太淡定了些,三股义军的人都快要打到京城了,照这样下去可别说肉了,连汤都捞不到一点。
吴维不是看不到他们的焦急,可是他在等,等一个机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吴维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这半年多以来整个大周都传遍了,说是庆安州的百姓安居乐业,完全不受战火的侵扰。
消息放出去之后,不少逃荒的难民都奔着庆安州而来,而吴维则是来者不拒,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人。
年轻男子就招到兵营里当兵,而年老体弱的就教他们如何种植,如何赚银子,仅这半年的时间,庆安州都快人满为患了。
原本稀稀拉拉的庆安洲只有十多万的人口,可是现在整个庆安州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五十万。
但吴维还是来者不拒,只要来人都让底下的人好好安顿下去。
逃难过来的百姓对于吴维可是感恩戴,有不少人都在家里给吴维供了长生牌位,就想保佑保佑他长命百岁。
对于这一切,吴维自然是知道的,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逃难过来的这些人都是四面八方来的,哪个地方的都有,他还想人再多一些,不过也是时候到了快要收网的时候。
京都城百姓们还是像以往的时候过日子,除了粮价有所见涨,其实别的对于他们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要说外面攻过来的人是关外的达子,又或者说是南疆的人,他们还有带怕的,毕竟那些人可不会把他们的命当成命。
可是现在要攻过来的人是三股义军中的其中一股,他们就一点都不带怕的,只要城破之时关好家中门窗就行,反正他们就是普通百姓。
义军们要想得到他们的拥护,就一定不会对他们下手。
但京中富户,还有那些个世家以及权贵,开始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眼看义军的人马上就要打到京都城,要是再这样下去的话,等到义军打进城,第一个要拿开刀的就是他们这些大户,毕竟义军都穷,谁都没有多少银子。
他们到时候肯定会搜刮他们的家产,那可是家里多少年积攒下来的,不能就这么被抢走。
这段时间,京中各个大臣都在想着三股义军当中,谁会在这次角逐中最后坐上那个位置,他们也得选好最后的主子,免得选错了,落了个全家尸骨无存的下场。
苏琪这一年多以来十分的低调,也不跟他后母呛声了,每天除了去翰林院当职,回来就待在自己院子里闭门不出。
南王妃就算是想找他的事也找不到理由,人家都不出来,也不受她的激将法,她还能怎么办。
现在的南王妃在苏琪眼里简直就是一个跳梁小丑,等到日后吴维大事一成,到时候整个南王府的人他都不放在眼里,现在忍忍一时之气,那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张少保那里就不好过了,自从张家一年前捐出去二百万两银子之后,朝廷时不时就以各种各样的名目让他们募捐,现在张家林林总总加起来,已经送给朝廷一千万两银子。
再这样下去,他们整个张家都要被掏空,不过想到接下来要做的事,张少保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反正只要他张家还能掏得出银子,皇帝就不会拿他怎么样。
毕竟现在张家大半数的产业都是在外地,朝廷现在就是想封张家的产业也做不到,他们张家的银子运来京城还得靠张家的人。
所以只要他这里还能拿得出银子,皇帝就不会动他,但这么多银子给出去,张少保自然也心疼。
而杨太傅府中这一年多以来就好似透明的存在,朝堂上也完全没有杨太傅的存在感。
官员们都认为以前的杨太傅确实是想要这个位置,但现在这烂摊子他肯定不打算要,所以才会如此。
过了小半年,见杨太傅真的没有要管的打算,他们也就不把目光放在他的身上。
不过现在杨家放弃那也说的过去,现在的大周朝千疮百孔,怕是支撑不了太多的时间,这样一个烂摊子,谁又想来接手呢。
皇帝自从半年多以前怒急攻心之后,人虽然是醒过来的,但身体时断时续的一直没有好。
加上太后那边迫切想让皇帝生一个儿子,所以一个月之内,有大半个月的时间皇帝还要应付宫中后妃。
原本身子本就不好,再加上频繁的房事,现在的皇帝已经是强弩之末,眼看有没多少日子活了。
上半年的时间,大臣们还积极的想让皇帝定个太子人选,不管是从宗族是过继都行,他们就想要一个皇位的继承人。
可是现在眼看大周就要完了,皇帝那边迟迟也定不下太子人选,大臣们也不着急了。
现在有什么好急的,国都要亡了,要太子还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