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二夫妻两个坐了会就走了,等回到院子里,才看到闺女在等着他们。
见到爹娘回来了,大妞起身喊人。
“爹,娘,你们回来了。”
“怎么这么晚了还没睡?”
“我等着爹娘。”
吴老二是个沉闷的性子,虽然他对闺女跟儿子的心差不多,不过他不善于表达,从来就没有表现过,大妞自是不知道她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杨氏对大妞前些年有些愧疚,这些年对女儿好了不少,但是比起儿子还是差了些,毕竟在杨氏心里,儿子跟女儿是不一样的。
“你放心,我跟你爹走了,你的婚事自有你爷奶做主,要是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你可以问四郎,我跟你爹在不在都没多大的关系。”
大妞闷闷的嗯了一声。
“我知道了,此去岭南路途遥远,路上少不了要花费,到了岭南要用的银钱肯定也不少。
这是我这些年攒的,你们都拿去,我吃喝都在家里,不用花银子。”
大妞拿出二十两银子递给她娘。
杨氏心下一阵感动,女儿长大懂事了不少。
“我跟你爹有银子,这银子你留着吧。”
“你们拿去吧,我真的不需要。”
母女二人推拒一番,吴老二在一旁见孩他娘马上要接过银子,立马在杨氏收下银子之前上前,把那二十两银子拿到手里,一股脑塞回女儿手中。
“让你拿你就拿着,以后当做嫁妆,去到婆家底气也硬些。”
说到这,吴老二从怀中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又一股脑放到女儿手上儿。
“你今年十七,到你成婚我跟你娘怕是回不来,这五十两银子算是我们给你的陪嫁。
爹没本事也就这么多,你别嫌弃。”
大妞本是来送银子的,没想到银子没送去,反倒还多了五十两银票。
“爹,我真的不需要,你们去那边什么都要花银子。”
“放心,路上四郎已经帮我们跟着商队打点好了,这还不算,岭南那边还给准备了二十万两银票,到了那边我跟你娘不缺钱花。”
大妞只知道他爹娘要去岭南种药材,具体种多少她不大清楚,不过这会儿听她爹这么一说,想必他爹过去种的药材不少,要不然怎么能花用得了二十万两银票那么多。
“回吧,今儿太晚了。”
吴老二就怕杨氏后悔,赶紧让女儿回去。
等到人一走,杨氏就不满意了。
“咱们不要女儿的银钱就算了,你怎么还给出给出去五十两银票,咱们现在就二百多两,你给出去五十两就只剩下一百多两了。”
“大妞今年都十七了,身上没点银钱,以后去到婆家她日子怎么过。
在这京都城你又不是没见过,五十两银票顶个啥用,都怪我没本事,我要有本事我给的肯定比这还多。”
“就你心疼闺女,搞得我不心疼闺女似的。”
杨氏不满的说了几句,夫妻二人见夜已深,便赶紧歇下,毕竟明儿一早他们就出发。
只是他们这边睡下了,二郎屋里,小两口现下却是睡不着。
二郎心里想着爹娘要去岭南那么远的地方,要是没成亲之前,他肯定就跟着一块去了。
可是成亲之后,他的想法变了不少,他跟着去吃苦无所谓,可是妻子娇娇弱弱的,怎么能跟他去岭南那种地方吃苦。
这不一犹豫就错过了机会,还没开口呢,爹娘那边就已经要走了。
旁边的丈夫翻来覆去,吵到了一旁睡着的小徐氏,她现在也睡不着,索性坐起身,借着窗外的月光看向床上的男人。
“二郎,你是不是想跟着爹娘一块去岭南?”
“没,你想多了,我没这想法。”
“你没这想法最好,我可告诉你,岭南那地方我听说了,苦得很,不比京城繁华,要去你自己去,我可不会跟你一起。”
徐氏是家中嫡女,她娘就生了她这么一个女儿,在家中不免娇惯了些。
嫁到吴家之后,在外人面前她还端得住,可是跟吴二郎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她娇气的毛病就显露了出来。
吴老二倒没觉得妻子这样有什么不妥,官家小姐娇气些也正常。
一听妻子的话,吴二郎睡不住了。
“你放心好了,我哪也不去,就在京都城守着你,咱们两口子好好过日子。”
徐氏小嘴一撇。
“这还差不多,睡吧,明天一早还要早起送爹娘出远门呢。”
其实公婆离开,最高兴的莫过于小徐氏了,公公跟婆婆二人都走了,他们这一房就数她最大。
至于说二房跟三房的人,不是一房的,平时倒没多大的接触。
到了第二天早上,吴家但凡在府里的人,全部都在府门口送吴老二夫妻两个。
两口子的东西并不多,知道路途遥远,所以东西精简了又精简,最后也就在马车上放了几个包袱,在坐他们夫妻两个正正好。
一个管事跟两个护卫等在一旁,他们三人均是骑马。
“娘,你放心,我跟杨氏去到岭南一定会好好的,你不用操心,等过几年儿子就回来看你。”
李老太眼睛红红,不过什么都没说,儿子大了,总不可能老是把人拴在身边。
朝两人摆手。
“去吧。”
“大哥,家里面就交给你了。”
“放心好了二弟,家里这边你不用操心,大妞有爹娘在,她的婚事你也不用操心。”
“我知道。”
兄弟二人本就是话少的性子,说了两句也就没什么说的了。
夫妻两人上了马车,等马车离开,府上的人都回了府。
见到父母走远,二郎心里空落落的。
“夫君,咱们回吧。”
听到旁边妻子的声音,二郎转身回了府。
李老太回了院子,吴老头看见老婆子回来,忙比划。
“走了。”
李老太点头。
“放心吧,四郎不会害他二叔郎。”
吴老头比划一番,李老太朝他翻了个白眼。
小孙子是什么性子她比他了解,要没好处,小孙子也不会让他二伯去,她根本就不操心。
她只是有点担心二郎夫妻两个,二郎没成婚之前倒是不显,现在成了婚倒成了个妻管严。
这要是小徐氏是个好的日子还能凑合着过,可要是个不好的,那这二房以后的日子怕是有得闹。
不过这些事她也不想再操心了,她今年六十多还能活个几年,还是跟老头子好好过剩下的日子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