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朝廷对于这件事的重视,甄士丙也不敢马虎,不过他可没有这样的脑子。
每隔个几天接下来该怎么做,南小王爷那边都会让人写信给他,他只要照着上面的指示做就成。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些都是吴维给他写的,为的就是推进这件事的进度。
吴老三也是每隔个几日就给小儿子写信,知道庆安府那边已经下了一场大雨,他已经找人准备春耕之事。
这件事可以说是朝廷几十年以来的第一件大事,上上下下都很重视,一直注意着特农司这边的动静。
不过甄志丙也不负重望,第二天就给出了一系列方案,列出了一系列人员名单,其中借走人最多的就是工部的舆师。
这只是朝廷跟民间不同的叫法,其实方士跟舆师的作用是一样的。
等到二十人听说他们要跟着民间找来的两个方士,一起去测量人工河最佳路线时,心里都有点老大不乐意。
凭什么,就算是要出头那也是他们工部出啊,怎么让民间给抢了去。
不过这事上面盯的紧,他们就算心里再不满,也只能把这想法压下。
第二天,二十名舆师被调到特农司之后,便跟着两位方士快马加鞭出发,前往柳江的方向。
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柳江那边,快速的测量出一条通往庆安府的河道,在临去之前,皇上那边就给领头的官员去了一道圣旨。
圣旨上讲的很明白,测量路线内若是有阻拦者,必定严惩,若不听劝阻者可以杀之,反正现在谁也不能阻挡皇上要把这件事做成的决心。
有了皇上的这道圣旨,曾全二人信心大增,必定要以最快速度赶到柳江。
现在离春种也不过三月,等春种一过,四个月之后就是柳江的汛期。
像每年柳江在汛期时都会发大水,周边的百姓们苦不堪言。
他们最好要赶在今年柳江汛期来临之前,把柳江到庆安州这条二百多里的河道凿通,这样今年柳江附近的百姓也就不必再遭受洪灾。
至于说凿通一条二百多公里的人工河,吴维给出的方案就是分段制。
沿途以十公里为一段,二百多公里那就是二十多段,到时候人会从附近的官府出。
由官府出面向民间征讨力夫用来开凿河道,这就是吴维给出的方案。
现在曾全二人的压力很大,他们要带着二十名方士快速的把二百多公里的河道给测算出来,然后再各自分工。
这期间不能出一丁点的差错,要不然河道凿通却通不了水,到时候可就要前功尽弃。
曾全二人带着的人是第一批出动的,第二批出动的就是官府派出去的人,这些人会在沿途招力夫,让各地官府配合他们。
虽然说现在方位还没有测算准确,但大略的位置还是知道的,招力夫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们也得提前把这件事情给做好了,到时候才能事半功倍。
随着一批批的人被派出,户部的银钱那也是哗啦啦的往外流,户部尚书这几天批条子的手都是抖的,就在心里想着从哪些方面找补回来。
最后户部尚书实在是没办法了,本来今年皇上打算要在京郊修建行宫的,这事现在直接就被户部尚书给赖了过去。
皇帝自然也知道户部尚书有多难,所以准备修建行宫这事也被他往后两年推一推。
想着只要把这条人工河凿通之后,光庆安府那边收上来的税收,两年之内就能够找补回来,到时候他也不亏。
朝臣们最后就发现,今年无论哪个衙门都是抠抠搜搜的过,发到手上的东西不是缺七就是少八的。
众人自然是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不过一个两个也都忍了,不忍有什么法子,没见皇上的行宫都已经延后不提了吗,就他们这点子东西,难道还好意思到皇帝面前哭要不成。
说不定到时东西没要到不说,还会被户部尚书那老匹夫喷一脸。
庆安州这边,继吴老三买田之后又来了三拨人,每人分别买了几万亩。
苏琪三人商量过后,觉得不能把剩下的田全部都给买光,好歹给当地的百姓们留一条活路。
所以最后。庆安州官府名下的荒田还剩十多万亩。
不过这个数据是两年前的了,田数只会比现在还要多,绝对不会少。
夏知州算着手上现有的银钱,现在有一百六十万两之多,但这些银钱他并没有打算交给朝廷。
他年年跟朝廷哭穷,朝廷那边也没见给他拨银子,今年手里富裕了,他就想给朝廷递折子,然后把庆安府各处的道路给修一修。
虽然说庆安州现在在大多数人眼里都快要沦为一座死城,但夏知州偏不信那个邪,他还想要救一救。
毕竟他在这待了八年也是有感情的,明年他肯定会被调走,就打算在最后一年的时间内,为庆安州的百姓们在做最后一点点事。
希望能帮到他们,让他们在以后的日子不要过得太艰难。
至于说水的问题,这是百年来的难题,他无力解决。
三人派来的管事都跟吴老三接触过,几人凑在一起,自然知道对方都是谁的人。
春耕之事三人也是去找吴老三商量着来,有来有往的,一段时间下来,几人倒是对吴老三刮目相看起来。
这人进步的速度很快,好像天生就对这些事情有着极大的天赋,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农户子出身。
不过这些就是他们的想法,只在心里想想就过了。
又过了几天,夏知州是第一个收到京城那边来的信件的人,而且还是快马加鞭送的加急。
信是夏家留在京都宅子里面的管家给送来的,在信上把此事详详细细说了个明白。
夏知州看完管家的来信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吴老三必定是早就收到了这则消息,才敢拿出一百万两的银子买田。
当时他们还一直在心里笑话对方就是个傻子,却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傻子竟然是他们自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