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双手在屏幕上滑动,紧接着开始刷起了下一个短视频。
【风浪越大,鱼越贵!】
在大汉位面,汉武帝站在宫殿的高台上,仰头凝视着远处的天幕。
天幕上的画面不断变换,展示着各种奇异的景象和场景。
汉武帝的眉头微皱,脸上露出困惑和不解的神情。他喃喃自语道:“这一期的天幕主题竟然是‘风浪越大,鱼越贵’,这是要盘点出海的事情吗?”
他对渔民们的生活和捕鱼方式并不是很了解,心中充满了好奇。
他决定仔细观察这天幕上的内容,看看渔民们究竟是如何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捕鱼的。
在大明位面的奉天殿上,
朱元璋正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手轻轻抚摸着下巴上那已经有些发白的胡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的目光落在了面前的天幕上,那上面显示的文字让他心中充满了好奇。
\"风浪越大,鱼越贵?\"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这句话似乎并不是在说打渔的事情啊。\"
他不禁开始思考起来,这究竟是在暗示什么呢?
是某种风险极高但回报也极高的事情吗?朱元璋的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可能的场景,他越想越觉得这个猜测很有道理。
\"这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着,
\"咱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来了!\"
他决定要好好研究一下这句话背后的深意,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为什么我做的项目没人支持我?
泰叔:京海的风浪很大,不是你能平的了的!
高启强:切!我怕风浪大?风浪越大,鱼越贵!
我是高启强,本是菜市场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鱼贩,在那潮湿辛苦的鱼摊忙碌,只为多挣几个辛苦钱。
养活弟弟妹妹,我起早贪黑守着鱼摊双手泡在冰水里,冻得又红又肿。
可即便这样,生活的重压让人喘不过气来。
被市场管理员无情刁难,被同行无情排挤。
我只能把委屈和不甘默默咽下,一个人偷偷落泪。
新年将至,我为了保住我的摊位不被换掉,只能向着唐小龙的暗示,
花了几个月的工钱给他们购买了一台全新的电视机。
但没有想到,他们不仅没有接受,还给我打了一顿,进局子。
于是我快开始利用安欣的名气,在市场上有了些许底气。
我渐渐卷入了徐雷的意外死亡,为了自保,我不得不狠下心。
渐渐地,我通过陈舒婷认识了泰叔。
我拜泰叔为干爹,在我接受了白金翰之后,我站稳了脚跟。
从一个看不起的鱼贩,成为了人人敬仰的强哥!
我又了财富,地位,曾经欺负我的人都对我俯首称臣。
可在这条黑楠的道路上,我已经无法回头了!
我的妻子在开车的途中遭人陷害,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以后在京海,见到我高启强,把头低下做人!】
大唐位面,阳光洒在雄伟的宫殿台阶上,李世民身着龙袍,身姿挺拔地站在最高处,他的目光穿越重重宫殿,落在远处的天幕上。
天幕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李世民眼前。然而,他的眼中并没有欣赏美景的喜悦,而是充满了深深的伤感。
他喃喃自语道:“这高启强,真是个令人感叹的人物啊!”
高启强,这个名字在李世民的脑海中不断盘旋。他想起了那个曾经只是一个小小的鱼贩的男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爬上了权力的巅峰,成为了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李世民不禁感叹:“他的奋斗历程,简直就是一部励志传奇!”
可是,当高启强拥有了权力之后,他却渐渐迷失了自我。权力的诱惑让他越陷越深,最终在权力的游戏中越走越远。
李世民惋惜地摇了摇头:“他本可以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物,却因为贪婪和欲望,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高启强的堕落,让李世民感到无比的痛心。他觉得,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如果不能坚守自己的本心,那么最终都会走向毁灭。
“他是可悲的,也是罪有应得。”李世民叹息道,“但同时,他的故事也让人深思,权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大明位面,洪武年间,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紫禁城的城楼上,将整个城楼染成了一片金黄。朱元璋站在城楼上,极目远眺,目光落在远处的天幕上,眼神中充满了震惊。
“此人不简单啊!”
朱元璋喃喃自语道,
“他从一个小小的鱼贩子,竟然能成为黑帮老大,这其中必定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磨难。
他忍辱负重,懂得巧妙地借用身边的势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最终才能成长到如此高度,成为他人无法企及的存在!”
徐达站在一旁,顺着朱元璋的目光看向天幕,只见天幕上的高启强形象鲜明,精明能干,仿佛活灵活现一般。徐达不禁点了点头,说道:
“的确如此,高启强此人确实精明能干,懂得借势,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然而,他的黑帮却无恶不作,心狠手辣,如此行径,恐怕最终也难以善终啊!”
朱元璋听了徐达的话,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
“这世间之事,往往就是如此。
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大业,必然要经历诸多艰难险阻,甚至可能不择手段。但无论如何,善恶终有报,他的所作所为,终究会有一个结果。”
徐达深以为然,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不过,像高启强这样的人,虽然一时风光无限,但最终还是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朱元璋微微颔首,目光再次落在天幕上,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转过身来,对徐达说道:
“走吧,天色已晚,我们也该回宫了。”
说罢,两人一同走下城楼,消失在紫禁城的余晖之中。
一觉醒来,苏北继续刷起了下一个短视频,
【得此凉将,江山何愁不覆!】
在战国这个充满纷争和战乱的时代,秦国的白起,这位被世人称为“人屠”的将领,站在堆积如山的赵国尸体前,他的眼神异常平静,没有丝毫的波澜。仿佛这些尸体对他来说只是再平常不过的景象。
白起缓缓地收起手中的剑,动作轻柔而又果断。然后,他闭上了眼睛,轻声说道:“都埋了吧。”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坚定,仿佛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命令。
听到白起的命令,一群身着马甲的士兵迅速走上前来。他们单膝跪地,向白起行礼,表示领命。白起微微点头,示意他们可以开始行动。
就在士兵们准备执行命令的时候,远处突然出现的一幕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那是一片巨大的天幕,宛如一块巨大的屏幕,悬挂在天空之中。这片天幕的出现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和好奇。
白起的眼底也闪过一丝疑惑。他凝视着那片天幕,心中暗自思忖:
“凉将?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有这样的人存在,江山就会迟早覆灭吗?”
他不禁对这个神秘的“凉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白起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弄清楚这个“凉将”究竟是谁,他到底是哪国的人。
如果这个人是秦国的,那么他必定会请求大王将其处死,以绝后患;如果是他国之人,他也会立刻禀报给大王,让大王对其有所防备。
白起深知,只有消除一切可能对大秦构成威胁的因素,才能确保大秦东出天下,实现统一天下的霸业。
而这个神秘的“凉将”,显然已经成为了他心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站在你面前的是,战国五大名将之首,大秦一统第一功臣,一生所追求的就是泡在锅里吃火锅。
别人的脑子用来思考问题,而他的脑子只是脑子。
开之神勇,千古无二。杀神白起没有打趴下的,他打趴下了。上将军王翦没有打趴下的,他打趴下了。
秦国没有打趴下的,他打趴下了。
然而这并不是他的极限,而是赵国的极限。
聪明才智是有限的,而愚蠢却是无穷的。有人曾传言得此凉将,何愁江山不覆!
他就是战国第一战神,立国安邦之臣郭开!】
大秦位面,阿房宫气势恢宏,金碧辉煌。
在这宏伟的宫殿之中,始皇帝身着龙袍,站在高高的青铜台之上,他的身影如同山岳一般巍峨,手中紧握着那把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太阿剑。
始皇帝的面庞被阳光映照得熠熠生辉,他的眉眼之间流露出难以抑制的笑意,笑声如洪钟一般在宫殿中回荡:
“哈哈哈!郭开此人,真乃大秦之第一功臣也!
若不是有他在,那李牧、廉颇两位赵国大将,岂能如此轻易地惨死?他这一手,可是帮寡人的大秦除去了两个心腹大患啊!”
站在始皇帝身旁的王贲,同样面带微笑地看向远处的天幕,仿佛能透过那无尽的苍穹看到遥远的赵国。
他不禁感叹道:
“陛下圣明!若非郭开,吾父王翦伐赵恐怕还需多费一番周折。
此人不仅是赵国的第一奸臣,更是我大秦的第一功臣啊!”
大唐位面,贞观年间,阳光洒在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之上,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正等待他的批阅。
突然间,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奇异的天幕,吸引了李世民的注意。他凝视着那道天幕,眉头微微一皱,脸上露出了一丝诧异之色。
然而,当他看清楚天幕中的景象时,他的神色瞬间变得不屑一顾,嘴角甚至还泛起了一抹轻蔑的笑容。
“郭开,此人还当真是如跳梁小丑一般!”李世民冷笑着说道,眼中充满了对天幕中所展示人物的鄙夷。
长孙无忌站在一旁,听到李世民的话,他也看向了那道天幕,心中同样涌起一股感慨。
“郭开,他赶走了廉颇,又设计刺杀了李牧。此等听信谗言、糊涂愚蠢之人,若不是有他,赵国或许不会那么快灭亡!”长孙无忌叹息道,对郭开的行为深感惋惜。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说道:“此人空长了个脑子,却尽做些草包之事!战国四大名将,他一人就灭掉了两个!”
长孙无忌接口道:“郭开能整死两个名将,并非他的极限,实在是赵国仅有这两位名将罢了。若是那白起和王翦在赵国,恐怕也会被他一并除掉!”
说罢,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对郭开的深深厌恶和对赵国命运的无奈。
【郭开,“李牧杀你之后,我会禀告大王,说你李牧叛国。已被我诛杀,你会被我赵人,世代唾骂。”
李牧眼底满是愤怒,“你也配做赵人?赵国若亡,就亡在你们这些贼人手里。”
郭开嗤笑一声,眼底满是不以为意,挥了挥手,手底下的人就将李牧给杀了!
公元前260年,长平战场,四十万赵军化为枯骨,赵国的天空笼罩着血色阴云。
在这场浩劫之中,幸存的廉颇李牧如同赵国最后的脊梁,支撑着这个奄奄一息的国度。
但历史总在重复相似的悲剧,当秦军的铁骑再次叩响邯郸的城门之时,赵国朝堂上最致命的敌人,不是白起、王翦。
而是那个手不染血,却杀人如麻的阴谋家郭开!
这个出身贵胄的王臣,用最优雅的奏章编织最致命的罗网,让忠良之血沁润赵国的土地。
这种无形的权力,比战场上的刀剑更令人胆寒。】
在大清位面的紫禁城内,
乾隆皇帝站在宫殿的走廊上,遥望着远处的天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时而踱步,时而停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过了好一会儿,乾隆帝终于忍不住叹息一声,满脸遗憾地说道:
“若是赵国的李牧和廉颇没有早逝,赵国恐怕也不会如此迅速地走向灭亡吧!
这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竟然有两位都被那郭开所害,实在是令人痛心啊!”
乾隆帝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李牧和廉颇这两位名将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对郭开这个小人的行径表示了极大的愤慨。
他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小人的存在,赵国才会最终灭亡。
“这郭开,被天幕誉为战国第五大名将,看来所言不虚啊!”
乾隆帝继续说道,
“一个小小的佞臣,竟然能够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这赵国的兴衰,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
说完,乾隆帝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不禁想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因为小人的谗言而遭受不幸,又有多少国家因为奸佞之徒的当道而走向衰败。
想到这里,他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