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和传闻中不大一样……
姜致远被点了名,静思了一瞬,上前回话,“启禀殿下,历朝遇粮食短缺之际,曾有过向商户征粮的先例,不过商人贪利,甚少有自愿应征,缴纳上来的粮食也不过杯水车薪,远达不到朝廷所需。”
“那就征!”穆君珩负手望向殿外,声音低沉,“传孤旨意,命各地官府盘查粮商,将所有存粮征用作军粮,朝廷按市价作为奖赏,各州地献粮最多者,掌州府粮商会,全国最多者,孤亲提匾额,授皇商。”
穆君珩话落,百官怔愣。
这,这不是明抢么?
珩王一向温文尔雅,何时行事如此霸道?
这雷厉风行的模样,简直就像换了个人。
姜致远心中甚慰,望向穆君珩的眼神充满希望,殿下如今已是太子,是天启未来的天子。
天子,便该有这样的魄力。
只有户部尚书钱忠眼睛亮了亮,“殿下英名!”
众人回过神,也不甘落后,都跟着奉承。
面对朝臣的恭维,穆君珩面上未见丝毫波澜,只淡声问:“诸位可还有事要议?”
刑部尚书赵廷坚跨步上前,“殿下可知,宫门外那些尸首从何而来?”
一早上朝堂天翻地覆,差点让官员们忘了,宫门前,那些让人心惊的尸首。
“昭庆帝怕孤揭露,他当年谋害先太子的真相,命四子穆云逸带领皇室暗卫夜袭王府,被孤就地处决,穆云逸已押往刑部待审,至于那些尸首……”穆君珩眸色一沉,“直接拖至南城外焚化。”
朝阳街百尸惊案,当即画上句号。
而这个句号,却像是一个火雷,炸的满朝文武,心间发颤。
原来殿下将那些尸首摆到宫门前,不是要找废帝算账,而是以那百具尸首为开端,让天下百姓深切的感受到,废帝的阴毒狠辣。
同时,也让天下人敬畏、臣服!
这搁谁,谁不怕?!
上百杀手,一个活口都没留,说杀就杀,说烧就烧。
这往后,谁还敢当他是那个温润如玉、待人和煦的谦谦君子?!
但凡敢造次者,说不定,下一刻便会成为被焚烧的尸首。
大殿上百官大气都不敢喘。
而角落里,刘正青脸上苍白,颤抖的连官帽都歪了。
手心的汗滴落到地面,‘啪嗒’像是拍打在他的脑门,瞬间一阵眩晕,向前扑倒。
穆君珩扫了他一眼,“里行御史刘正青品行不端,不堪大任,来人,拖下去,着刑部严查!”
一声令下,从此,朝上在无御史刘正青。
退朝前,穆君珩命人将桑家兵符取来。
朝臣面面相觑,各有所思,却没有一人敢开口妄问。
直到穆君珩走后,姜致远才叹道:“时隔二十年,这江山终于回归正道了。”
“父亲……”姜沐阳走到姜致远身侧,刚要开口,被姜致远抬手压下。
“无论朝局如何,你我只需奉行一点,不论是天子,还是朝臣,都当以民为先,国泰方能民安,太子殿下会是一个明君。”
“是,孩儿谨记父亲教诲。”姜致远望向穆君珩远去的身影,心间微苦。
或许下次再遇见到她,便该行跪礼了。
姜致远的声音没有刻意压低,百官们都默默将他的话记在心头。
所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帝登基在即,而他们的结局尚未定数。
但观方才太子殿下对姜相国的倚重。
这相国之位,看来是不会更变。
一时间,不少心虚的朝臣都想着,今日过后,要找个机会去姜家拜会。
却不想,姜致远回到府中便命人关门闭户,谢绝会客。
穆君珩到宫门口时,禁军已经在搬运那些尸首。
见白神医从马车上下来,他停下了脚步。
“白老今日动作倒是挺快。”
“殿下不是叫老夫,保住那位的性命?”白神医面露不耐。
若是不快点,万一人死了,毁的岂不是他的名声!
穆君珩淡笑,“有劳。”
一向傲气的白神医,今日倒没什么脾气,临进宫前,还不忘道了声恭喜。
便扬长而去。
白神医这一生见多了生死,权势富贵于他而言皆是浮云。
天下苍生于他亦是。
之所以愿意留在珩王府,只因先太子曾对他有恩。
当年东宫盛极一时,却在一夜间覆灭,他欠先太子一条命,也只能还在这小太孙身上。
皇帝被废,珩王成了太子,这一消息一经爆出,瞬间在京城内炸开。
听闻乾明街上的尸首,是废帝派去杀珩王的,百姓都壮着胆纷纷跑去观看。
一来就听说,新太子下令焚烧尸首。
“我的乖乖,一百具尸首,全烧了”
“如此果决,那还是斯斯文文的珩王?”
“嘘!不要命啦,那可是未来天子,你有几个脑袋,敢私下非议天子?”
那人知道自己言辞有失,但乾明街上吵吵嚷嚷,话题总绕不过今日的变故,“你们说……这珩王,怎么就成太子了?”
“你没听说吗?珩王就是当年的小太孙穆祁,今日可是太后亲自废的皇帝,立珩王为储君,择日便要登基为帝。”
人群中,一书生望着不断运向南城的尸首,未发一言。
旁边一人问他:“原来你方才所说的变天,这‘天’指的是天子啊。”
书生淡淡扫了他一眼,转身离开。
新帝登基,科举之路或许会敞亮些。
他要回去好好温书,争取明年秋闱一举得中。
若是运气好,或许隔年便有机会,亲眼见见那位。
能潜心蛰伏二十年,又重新登上最高处。
这样的人,很难不让人崇敬。
南城外尸首焚烧了整整一日,朝廷并未限制百姓围观。
胆大的人,还往近前凑。
不过这一日过后,满京上下梦魇多数,那被烧焦扭曲的皮肉,久久挥之不去。
所有人都意识一点。
原本众人所知道的那个珩王,和传闻中不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