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约仪式上,冯雪梅紧紧握着李君欣的手,对在场所有人说:“选择‘君雅’,是我做过最不‘商业’却最正确的决定。”
“李总让我看到,真正的专业,是建立在深刻的共情和不计较得失的真诚之上的。”
“她不仅是在做设计,更是在用心的温度,为一个品牌注入生命。”
此后,“清漪”与“君雅”的合作无间。
那个充满温度和力量的品牌升级方案大获成功,让“清漪”的销售额和品牌美誉度再创新高。
而冯雪梅和李君欣,也超越了甲乙方关系,成为了可以分享事业困惑与生活点滴的挚友。
……
冯雪梅后来常对朋友说:“李君欣那个人啊,你交给她一件事,她能想到你前面十步,她不是在做生意,她是在交心,而心换来的心,比任何合同都牢固。”
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那个午后,一个女儿对另一个女儿,发自内心的、不带任何功利的守护。
……
“凌云”科技的创始人陈志远,在科技圈是个传奇。
三十五岁,出身于西南偏远山村,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和惊人的技术天赋,硬是在天才云集的AI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他的公司推出的几款核心算法,以其独特的简洁和高效,震撼了整个行业。
然而,这位技术天才在商业社交场合却常常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习惯用代码思维理解世界,对所谓“美感”的要求既执着又难以用语言描述。
这次为“凌云”旗舰产品“先知”系统寻找视觉形象,陈志远的要求是“体现科技与人文的交叉点”。
这个命题看似简单,却让之前几家声名显赫的设计公司铩羽而归。
他们的方案,要么过于强调科技感而显得冰冷生硬,要么强行注入人文元素显得不伦不类。
“君雅设计”接到了比稿邀请。
李君欣高度重视,亲自带队,研究了大量AI前沿资料,准备了数套方案:
极简未来风,突出科技的纯粹与未知;赛博朋克风,强调技术与都市的融合;甚至还有一套借鉴了东方哲学“天人合一”的概念。
初次提案在“凌云”科技极具科幻感的会议室进行。
陈志远穿着程序员标配的格子衫,坐在主位,全程几乎没有太多表情。
李君欣讲解时,他偶尔会打断,提出诸如“这个渐变色的hex值是否能体现算法收敛的稳定性?”
或者“这个动态图形的延迟率是否高于0.1秒,会影响用户体验感知”之类的问题,让团队颇有些无所适从。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挫败感中结束。
陈志远最后的评价是:“方案有想法,但没抓到本质。‘先知’不应该只是看起来聪明,它应该让人感到……值得信赖,甚至有点……诗意。”
他顿了顿,似乎自己也很难找到合适的词,“就像……一种可以被驾驭的力量。”
回到工作室,小丁忍不住吐槽:“我的天,这位陈董是生活在二次元吗?诗意和驾驭的力量?这比冯总的‘灵魂’还抽象!”
阿雅也摇头:“他对技术细节的执着超乎想象,但我们要做的是视觉设计,不是写代码啊。”
李君欣却没有抱怨。
她敏锐地捕捉到了陈志远话语中的关键词——“驾驭的力量”。
“他用了‘驾驭’这个词,这很值得玩味。”
她对团队说:“他不是在寻找一个冰冷的图标,他在寻找一种‘感觉’,一种能与这种强大技术共处、甚至引导它的体验感。”
她再次深入研究陈志远的背景。
这一次,她跳开了公开的商业报道和技术论文,专注于他有限的个人社交账号。
她发现,陈志远关注了大量与马术相关的账号,从专业的马术赛事、马匹育种,到马术哲学、马背旅行。
他偶尔分享的几张照片,都是在马场上——穿着合体的骑士服,身姿挺拔地驾驭着骏马,眼神里是与坐在会议室时截然不同的光芒,那是一种混合着专注、自信与某种近乎虔诚的狂热。
“马术……”
李君欣若有所思,“驾驭的力量……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
李君欣做出了一个让团队成员瞠目结舌的决定:暂停所有天马行空的脑暴,她去报一个为期两周、每天三小时的高强度马术入门速成班。
“薇姐,你没开玩笑吧?我们时间这么紧!”阿雅惊呼。
“是啊,而且骑马……听起来好危险,也好贵。”小丁也表示担忧。
李君欣眼神坚定:“如果我们自己都无法体会那种‘驾驭’的感觉,又怎么能把它转化为视觉语言?”
“陈董的爱好不是附庸风雅,这很可能理解他世界观的关键钥匙,这笔学费和时间,值得投入。”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李君欣的生活节奏变得近乎疯狂。
白天处理公司日常事务、跟进其他项目,下午准时赶到郊区的马术俱乐部。
她换上租来的骑士服和马靴,在教练的指导下,从如何安全接近马匹、刷马、备鞍开始学起。
第一节课是灾难性的。
她被分配到的是一匹相对温顺的成年温血马,但站在那高大生灵旁边,感受到它呼吸喷出的热气、肌肉的微微颤动,李君欣还是感到了本能的恐惧。
上马后,仅仅是让马匹慢步行走,她都觉得自己像个散架的玩偶,在马背上剧烈颠簸,核心力量不足导致她东倒西歪,下马时大腿内侧火辣辣地疼,走路姿势都变了形。
晚上回到家,浑身酸痛得几乎散架,她还要强打精神陪伴女儿悠然,给她讲故事,哄她入睡。
等悠然睡着,她常常是累得直接在儿童床边趴着就睡着了。
但她没有放弃。
第二节课,第三节课……她开始学习如何用身体重心和腿部的细微压力来传达指令,如何通过缰绳与马嘴保持一种既联系又不过度用力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