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调我去西域?”
“叔,您没跟我开玩笑吧?”
邹康勇猛然起身,一脸不可思议。
他满怀期待的,在办公室等了两个多小时。
没想到邹院长回来后,竟然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这么大的事,我跟你开什么玩笑?”
邹院长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
放下茶杯,看到邹康勇还痴愣愣的站着,当即有些不悦的说道:
“怎么着?难道你不满意?”
“我……”
邹康勇一怔。
他哪敢明说自己不满意?
他和邹院长,其实并不是亲戚,只是都姓邹。
多年来,是他想方设法的攀亲戚、套近乎,拼命的和邹院长搞好关系。
在他的不懈努力与赤诚之心感动下,邹院长也帮了他不少。
要不然,他哪能跳出石油系统,成为蜀川的一把手?
要不是邹院长临退之前,再助自己一臂之力,自己又岂能进步?
只是……
邹康勇想的是这次进步,是调任来燕京。
然后只要能进局委,去任何部委他都愿意。
结果现在,进步是能进步,局委也是能进。
但却并不是在燕京任职,而是要远赴西域。
“叔,我不是不满意,我是觉得太意外了啊!之前不是说调赵立春去西域的吗?怎么突然变成我了?”
“谁说要调赵立春去西域了?那不都是传言吗?之前还传言,说他要接任余镇雄,去东广呢!传言能信吗?”
“呃……”
邹康勇无言以对。
生怕惹恼邹院长的他,赶紧笑眯眯的递上一支特制香烟。
他这些年之所以人脉搞得好,主要就是懂钻营。
在石油系统工作多年,他当然养了一大帮小弟。
小弟们靠着石油系统挣钱的同时,当然也没忘记孝敬。
投资经营了不少农场林场渔场,长期收购各种名贵药材、珍稀食材等等。
招募顶尖专家精心调配生产,绿色健康无污染的药物、香烟、酒水等等。
这些成本极高的好东西,当然都不会对外销售,而是用来打理人脉关系。
就像他赠送给赵立春的滋补药丸,就是出自于知名中医大师,采用多种名贵药材调配而成,一盒的成本都足够在西蓉买一套房。
而此刻递给邹院长的香烟,没有任何品牌标识,但却是自家生态农场里,种植出来的烟草精心加工而成,口感比市面上任何卷烟都好。
“你想知道,为什么调你去西域?”
邹院长抽了一口烟后,娓娓道来:
“你从石油学院勘探专业毕业后,从技术员、大队长,一路晋升到勘探局长、石油部长,还当了两年多的石油总公司总经理,才调任蜀川当一把手!”
“西域想要发展起来,能源开发是重要抓手,而你主持过石油开采大会战,又参与过西气东输、西油东送,从专业角度上来说,你比任何人更合适!”
“不然调你到东广、天海甚至燕京,你觉得自己有这么强的能耐吗?既要处理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又要担负起发展经济的重任,你确定自己能行?”
邹康勇果断摇头。
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己的能力到底如何,究竟能不能当好封疆大吏?
其实在蜀川这些年,他已经有了清楚的自我认知。
在西部大开发的利好政策下,都没能把经济搞得飞速增长。
主导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耗费巨资建成投产之后,才发现电力既无法本地消纳,也难以外送。
真是本想露个脸,结果却把屁股露出来了!
没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和统筹协调能力。
真要调任去经济大省大市,自己哪儿玩得转?
相比之下,去西域却相对简单。
在搞好团结稳定的前提下,把基建搞好的同时,加大能源的开发利用,就能做出不错成绩。
毕竟在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基建落后的西域,能确保整体安宁稳定,就已经是大功一件。
冷静的仔细想想。
对于能力不算特别优秀,但还很想进步的自己来说,调任去西域也确实是不错的结果。
邹院长显然也很了解自己,贸然将自己推向高位,到时候德不配位,必遭反噬。
将茶水满上后,邹康勇缓缓落座。
“对了,余镇雄、向宇亮和赵立春呢?”
“余镇雄和向宇亮,当然和你们预测的一样,而赵立春这一次却是要大进一步了,他要出任政法副书纪兼公安署长!”
“什么?”
邹康勇猛然起身。
“他?赵立春?当政法副书纪兼公安署长?”
“是的!”
“那他岂不是进书纪处了?”
“当然,他能力出众、意志坚定、品质过硬,值得委以重任并重点培养,而且要确保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社会治安是关键!”
“可是这……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啊!”
邹康勇抓耳挠腮,表情阴晴不定。
对他来说,这个消息简直就像是晴天霹雳。
“你这么惊讶干嘛?难道你觉得他不配?还是你觉得当西域一把手,对你来说还不够满意?”
“我……”
邹康勇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闭嘴。
他知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其实这样的结果,已经挺不错了。
多少人想进这一步,都没有机会。
自己进步了,有了更高的职务级别、更大的权力,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再加上众多部委和大型央国企。
实权部级都上百人,谁不想进步?
有的是人比自己更优秀,更渴望进步。
在激烈的竞争中,能保住现有的职务级别,就已经很不错了。
自己能更进一步,而且还不是明升暗降,已经够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之所以心有不甘……
完全是因为赵立春,竟然进了一大步。
之前大家都以为,他会从汉东调任去西域。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发展速度却又严重落后的西域,也确实需要一位能力卓越,并且能带来发展动力的猛将。
赵立春不仅在搞经济方面,有着极其丰富的经验,他要是调去了西域,他儿子赵瑞龙的惠龙集团也必然会大力投资西域。
对西域来说,这不就相当于既来了一员猛将,又迎来了一尊财神吗?
不说像汉东那样迅猛增长成第一经济大省,但实现安稳团结和跨越式发展,还不是轻而易举?
结果现在……
赵立春不调去西域,竟然直接进了权力中枢!
虽说调任后,他和自己职务级别还一样。
但赵立春的职务含权量显然更高,也更有发展前途!
自己的进步固然可喜,但朋友的飞跃,实在是令人揪心啊!
这种难以形容的拧巴不爽感,特别像勤奋苦读,高考如愿以偿考出了高分,结果朋友却比自己分数更高。
哪怕明知道朋友平时成绩不错,也足够努力,但高考成绩比自己考得更好,心里就是有那么一丝不爽。
这一刻,邹康勇终于明白,无论人生经历有多丰富,哪怕已经位高权重,也依然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或许这就是一种攀比!
回顾自己这大半辈子,不管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是看见的听说的。
生活中的攀比现象,实在是数不胜数。
自己的亲儿子,就曾欢天喜地,买了新车回家。
结果碰巧隔壁邻居家也买了新车回来,但却更贵更高档。
儿子的高兴劲儿,明显一下就淡了。
虽然当面称赞恭喜,回家后却说那车各种不好。
想起当年,自己还教训儿子,说他小家子气,见不得别人好。
如今呢?
同样是进步,赵立春调任燕京,自己远赴西域。
心里就觉得不公平,很想怒问凭什么、为什么。
可话到嘴边,邹康勇还是只能违心的说:
“我满意啊,我已经相当满意了,我特别感激叔叔您!”
“不过我是惊讶赵立春的调动,他进的一大步,也太大太吓人了吧?”
“按理说,哪怕不调他去西域,好歹也应该在天海、东广或者燕京,再过渡一下呀!”
“他这嗖的一下,突然就进书纪处,成了政法副书纪,掌管整个龙国的治安力量,不说是一步登天,也是火箭式提拔呀!”
邹院长淡淡一笑。
“我倒是觉得,对他的提拔调任,并没有任何问题。”
“他在汉东工作多年,从基层到省城,从省城再到省里,经验丰富、能力全面。”
“再加上他年富力强、敢打敢拼,很适合调派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上,委以重任、重点培养!”
“况且科技日新月异,全社会甚至全人类,都在面临数字信息化转型,领导团队也要跟上时代才行。”
邹康勇略略点头。
“是啊,汉东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分迅猛,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数字信息化转型非常快,在这方面赵立春是很有经验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此突破常规,把他一下提拔到这么高的位置,是沈总的意思吗?其他几位元老,也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邹院长笑哈哈的摆了摆手。
“不是不是,沈总其实一直是想让他接替余镇雄,去坐镇东广的。”
“东广曾经是咱们的开放前沿,也是改革试验田,更是经济大省。”
“沈总是很想让他去东广,挑起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重任,带动西南发展!”
“但谁也没想到,老葛居然提出反对意见,他说赵立春已经在汉东完成了改革重任,相关经验完全可以复制推广。”
“经济上如何发展,已经有了清晰的方向和模版,反倒是愈演愈烈的反恐形势,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治安,更需要重视。”
“而汉东这些年,治安状况持续改善,人口基数庞大、流动人口众多,案件发生率却排在全国倒数,许多人都称赞汉东的营商治安环境……”
“所以他的调动,竟然是葛老提议的?”
邹康勇忍不住打岔问道。
“是的,别说你觉得意外,我们几个都很意外!”
“真没想到,他居然临到头来,会力挺支持赵立春。”
邹院长笑呵呵的端起茶杯,轻吹几口气,小抿一口。
最让人头疼,也最容易发生分歧的人事变动,都有惊无险的协商妥当。
对他来说,就已经是如释重负,后续召开大会、交接工作,就完全是走流程了。
不过……
他的寥寥两句话,却是让邹康勇懵逼了。
脑瓜子嗡嗡的。
“葛老的提议……为什么呀?”
“他是脑溢血动手术后,神经错乱了吗?”
“忘了赵立春和梁群峰竞争的时候,他是最反对赵立春的吗?”
“为什么如今却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沈总都顾忌影响,没敢破格重用,他反倒主动提议?”
邹康勇脑子混乱如麻。
他实在是想不通,葛钧山竟然会支持赵立春。
他觉得葛钧山应该在最后关头,阻碍赵立春的进步才对。
“为什么?”
邹院长耸了耸肩,放下茶杯。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他良心发现,也或许是想留下一点身后名。”
“反正小赵本身就讨人喜欢,既然他都主动提议了,大家自然就同意了!”
邹康勇愁眉苦脸。
“一致同意的?”
“当然呀!”
邹院长冷笑反问道:
“你觉得还能有人反对?”
邹康勇直摇头。
赵立春本身就深受沈总喜欢。
魏老、叶老、付老,对他也十分赏识。
这些年在汉东,也确实干出了亮眼成绩。
他儿子赵瑞龙,更是给不少人带来了利益。
沈总等人估计本就有心破格提拔重用赵立春。
既然葛老主动提议,那么全票通过,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人缘……这运气……
邹康勇真是不服不行。
但转念一想,这也是赵立春应得的。
汉东之所以能飞快发展成第一经济大省,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典范。
并在教育、民生、基建、治安等方面赢得老百姓称赞。
营商环境好得连外国投资者都评价极高。
赵立春父子俩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金钱!
付出了这么多,也理应有所回报。
否则努力没有回报,以后谁还拼命?
“小勇!”
“嗯,您说。”
“你呀,心里别不服气,做人要懂得知足,明白吗?”
“明白明白!”
“你别嘴上说明白,心里还妒忌!你别只看着赵立春获得了破格重用,你也要看到多少人进步不成,反而退居二线!”
“我知道,所以我特别感激您,这些年没有您的悉心教导和大力支持,我邹康勇也不会走到今天,您的知遇之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邹院长轻哼一笑。
伸手弹掉烟灰,接着说道:
“感恩的话,就不要多说了。”
“你要真想答谢我,就把自己身上的臭毛病改一改。”
“不是不让你正常社交,是不要拉帮结派,搞小团伙小山头!”
“到了更高的位置,掌握了更大的权力,你反而更要严格约束自己和亲朋好友!”
“你要多向赵立春学习,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铭记一切依靠人民,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邹康勇正襟危坐,连连点头。
“叔,我一定铭记您的教诲!”
邹院长抽完最后一口香烟。
“要想把西域发展好,你要记住安全稳定是大前提!”
“确保了安全稳定,然后再稳中求进,不可急功近利!”
“而要想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大力开发当地丰富的能源是关键。”
“所以你除了要向赵立春多学习外,还要想办法拉拢他儿子赵瑞龙。”
“争取让惠龙集团到西域,大规模投资发展风电光电和大型煤电基地。”
“一旦能将大量的电力,源源不断的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你就能有大量的财税收入!”
“有了充足的财税收入,你才可以在基建、教育、民生、治安等方面投入更多,才能加快改善各方面条件。”
“也只有条件改善了,去投资经商、旅游观光、定居生活的人才更多,人多了才会繁荣发展,这是个良性循环,你懂吗?”
邹康勇重重点头。
以前在石油公司工作,他就去过西域很多次。
如何才能把西域发展好,他当年就考虑过很多方案。
只不过当年没有风电光电产业,也没有特高压技术。
再加上以前综合国力有限,也没办法大规模投资西域。
可如今不一样了。
只要能将惠龙集团,以及众多大型央国企吸引去投资,贫穷落后的面貌必将迅速改善。
一番闲聊后,邹康勇告辞离去。
“等一下,你还有个臭毛病,一定要改掉!”
邹院长抬手指着邹康勇。
邹康勇瞬间紧张不已。
难道自己没有约束好家人朋友,他们疯狂敛财的事,已经被邹院长知道了?
“以后多专心干工作,没事少在燕京这边跑动。”
“你自己扪心自问,你最近在燕京待多少日子?”
“只要你一天还没调任离开,你就还是蜀川的书纪!”
“你本应该为全省几千万人民的福祉操心,结果呢?”
“天天在燕京这边跑关系,只关心自己能不能进步!”
“人家赵立春也明知道要调走,却依然操心着汉东的发展!”
“他今早才来燕京,一下飞机就去找民航,想开通汉东与米国的国际航班,以便促进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你却在我这儿等调任结果!”
邹康勇暗暗松了一口气。
“好的叔,我一定会改!我现在就去汉东驻京办!”
“等见了赵立春,我一定好好的向他讨教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