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庆幸的是,新朝皇帝陈平安高瞻远瞩,果断决策,废除士绅免赋特权,推行土地重新丈量登记政策。
这一举措,不仅能够充实国家财政,为新朝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更能够重塑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增强朝廷的公信力。
相信在新朝的正确领导下,龙国将逐步摆脱旧有体制的束缚,迎来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这一改革的实施,将犹如一场及时雨,滋润着龙国的每一寸土地,大大降低每一位普通百姓所承担田赋数量。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公平、公正、繁荣的新龙国,在历史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同时,也警示着我们,士绅阶层免赋特权的存在,是国家发展的阻碍,唯有田赋平摊,才能推动国家持续进步,实现长治久安。
《龙国日报》的大力宣传,瞬间就让全龙国的老百姓们明白了,为什么每年交的田赋会越来越重。
明末普通农民的田赋压力非常沉重,一般达到收成的五成甚至更多。
明朝末年,由于战争频繁、财政亏空等原因,朝廷不断增加田赋。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明朝因辽东战事紧急,开始加派“辽饷”,每亩加征银三厘五毫,后又多次加征。
到崇祯年间,各种加派如“剿饷”“练饷”等不断叠加,农民的田赋负担急剧加重,致使许多农民难以承受,纷纷破产从贼,彻底陷入了不断有农民军起义的死循环。
从来没有人跟普通百姓去解释这个死循环出现的原因,因为掌握舆论导向的那群人就是免赋特权的既得利益者。
现在好了,《龙国日报》把这其中的关窍摆开了,揉碎了大力宣传,全龙国的普通老百姓们瞬间就明白了,原来自己每年交的田赋那么多,都是因为士绅老爷们的不交税造成的。
矛盾的主体,士绅阶层瞬间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全龙国的普通老百姓们都在大骂士绅老爷们无耻。
这还没完,《龙国日报》关于士绅阶层免赋特权危害的报道之后,接着就是一连篇的,取消士绅阶层免赋特权、重新丈量土地好处的报道。
《改革进行时:取消士绅免赋特权,开启公平与发展新篇。》
近日,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改革举措在全国推行——取消士绅阶层免赋特权。
此政策一经推出,便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关注,众多民众纷纷热议,普遍认为这是推动社会公平、增强国家财政实力的关键之举。
长期以来,士绅阶层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享受着免纳赋税的特权。
这一特权但随着时代发展,弊端日益凸显。
在许多地区,大量土地集中在士绅名下,却无需纳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
以江南地区为例,部分士绅家族田产遍布数县,每年产出颇丰,却未向国家缴纳分毫赋税,使得当地财政缺口不断扩大。
这些田赋缺口,只能转嫁给普通百姓,普通百姓却承受着沉重的赋税负担,生活困苦不堪。
有农民无奈表示:“家中薄田几亩,产出大半用于缴税,而士绅们坐拥良田千顷却分文不出,实在不公。”
这种不公平的赋税制度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如今取消士绅免赋特权,重新丈量土地,督促士绅阶层重新补交田赋,将会带来诸多积极影响。
首先第一点,士绅阶层参与到田赋缴纳体系中之后,全国田赋水平将大幅下降。
明末普通农民的田赋压力非常沉重,一般达到收成的五成甚至更多。
如今取消士绅免赋特权,重新丈量土地,今年秋收之后,龙国所有百姓的田赋水平,将会降到四成甚至更少。
第二点,重新丈量土地,不仅是为了督促士绅阶层重新补交新龙国建立之后的田赋,更是会补偿普通百姓自新龙国成立以来,多交的那部分田赋。
重新丈量登记土地之后,普通百姓多交的那部分田赋,也将会逐年减免抵扣,抵扣完每年多交的那部分田税之后,接下来的五六年之内,普通百姓只需要交三成甚至是更低的田税。
第三点,士绅阶层纳入征税体系后,将会有效拓宽国家税收,当地县令也会有能力出更多的钱财来兴修水利,修整官道。
水利兴,田地的产量也将会更加的高,农民百姓手里的余粮也就会越多。
取消士绅免赋特权,重新丈量土地,督促士绅阶层重新补交田赋的改革,各种好处多多。
为了防止有人隐匿田产,各县廉政部接受百姓群众踊跃举报土地重新丈量过程中的不法违规行为。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龙国正向着更加公平、繁荣、稳定的方向大步迈进。
相信在这一系列改革举措的推动下,龙国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好吧,关于取消士绅阶层免赋特权、重新丈量土地的好处,没有太多的大道理。
农民只知道改革之后,田赋只需要交四成,士绅阶层再补交田税之后,百姓的田赋就只需要交三成了。
少交税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必须不能让那帮子土财主们隐匿田产,必须得做好监督。
于是乎,在《龙国日报》大规模发动群众之下,普通百姓没有再被士绅阶层所蛊惑,纷纷大力支持重新丈量土地。
鼓动不了大量的普通百姓,单凭那些士绅阶层的各自家丁,哪里又能跟如狼似虎的职业士卒相抗衡?
这次的重新丈量土地工作,陈平安可是动用了军营的。
全国每个县,至少都有1500人的常备军,这些常备军,足够轻松镇压人数不超过5000人的各种动乱了。
真要是有大规模的动乱,在各州府驻扎的大军,可不是吃素的。
如今整个龙国基础官吏,从知县,到县丞、再到典史等,基本上可都是陈平安的自己人。
再加上廉政部在一旁虎视眈眈的进行着监督,有了群众基础和舆论基础的情况下,这次全国性的土地重新丈量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