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前,王月敏已站在阶上等候。
她身着杏黄色凤袍,发髻高挽,只簪一支金凤步摇,端庄中透着威严。
\"臣女徐妙云\/常清韵,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两位姑娘齐齐跪拜。
王月敏走下台阶,亲手扶起她们:\"快起来吧,外面冷,进殿说话。\"
殿内地龙烧得暖和,熏着淡淡的龙涎香。
张无忌坐在上首,见她们进来,放下手中茶盏:\"来了?路上可还顺利?\"
徐妙云再次行礼:\"回陛下,一切顺利。劳陛下挂念,臣女惶恐。\"
常清韵则笑嘻嘻地说:\"陛下,宫里的雪景真美!我刚才看到一株红梅,开得可精神了!\"
张无忌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那是皇后最爱的梅树,每年开花时,她都会命人精心照料。\"他看向徐妙云,\"你父亲可好?\"
\"托陛下洪福,家父一切安好。\"
徐妙云恭敬回答,\"家父特意嘱咐臣女代为谢恩,说陛下赐下的龙泉宝剑,徐家必当世代珍藏,不负圣恩。\"
张无忌点点头,目光深邃:\"徐大哥喜欢就好。\"
他转向常清韵,\"你爹呢?那庄子可还合他心意?\"
常清韵眨了眨眼:\"爹爹可喜欢了!昨晚上就命人收拾东西,说等开春就搬过去住些日子。\"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爹爹说,只要朝廷需要,他随时可以回来效力。\"
王月敏在一旁静静观察着两个姑娘。
徐妙云举止得体,言谈谨慎,每一句话都像是深思熟虑;常清韵则天真烂漫,毫无心机,想到什么说什么。
她心中暗叹:一个太沉,一个太浮,都不是太子妃的最佳人选,可政治联姻,从来不由个人喜好决定。
\"妙云今年十七了吧?\"王月敏突然问道。
\"回娘娘,刚满十七。\"徐妙云低头应答。
\"清韵呢?\"
\"我十九啦!\"常清韵抢着回答,眼中满是雀跃。
王月敏微笑:\"太子正在书房读书,一会儿你们可以见见他。\"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徐妙云一眼,\"妙云,听闻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徐妙云谦虚道:\"娘娘过奖,臣女只是略通皮毛。\"
\"正好,本宫新得了一幅《寒林图》,说是唐代王维真迹,你来帮本宫看看。\"王月敏起身,向偏殿走去。
徐妙云会意,向张无忌行了一礼,跟随王月敏离开。
殿内只剩下张无忌和常清韵。
\"清韵啊,\"张无忌语气变得亲切,\"你与太子从小一起长大,感情甚笃。入宫后,要好好辅佐太子,也要与妙云和睦相处。\"
常清韵用力点头:\"陛下放心!我和妙云关系可好了!\"她犹豫了一下,\"只是...太子弟弟好像更喜欢和我玩,会不会冷落了妙云?\"
张无忌大笑:\"你这丫头,倒是直率。\"他笑容渐敛,\"不过,太子将来是一国之君,正妃与侧妃各有职责。你要记住自己的身份,不可僭越。\"
常清韵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想起什么:\"陛下,我能去看看太子弟弟吗?我有东西要给他。\"
张无忌挥挥手:\"去吧,他在东宫书房。让王景弘带你去。\"
常清韵欢天喜地地走了。
张无忌望着她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他转向屏风后:\"出来吧。\"
徐达从屏风后走出,神色平静:\"陛下。\"
\"徐大哥都听到了?\"张无忌端起茶盏,\"清韵那丫头,还是这么天真烂漫。\"
徐达垂眸:\"小女自幼被臣娇惯,不懂规矩,让陛下见笑了。\"
\"朕倒觉得她这样很好,至少...真实。\"张无忌意有所指,\"不像有些人,表面恭敬,背地里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徐达面不改色:\"陛下明鉴,臣等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是吗?\"张无忌放下茶盏,发出一声轻响,\"那徐大哥对边关那十万精兵,可有什么想法?\"
徐达拱手:\"陛下赐兵符是对臣的信任,臣自当谨慎行事。边关守将皆是陛下亲信,臣岂敢妄动?\"
张无忌盯着徐达看了许久,忽然笑道:\"徐大哥多心了,朕只是随口一问。\"他站起身,\"走吧,去看看皇后和你女儿鉴画得如何了。\"
偏殿内,王月敏正与徐妙云站在一幅古画前。
\"娘娘,此画笔墨精妙,确是大家手笔。\"
徐妙云轻声道,\"不过...恐怕不是王维真迹。\"
王月敏挑眉:\"哦?何以见得?\"
\"王维画作多以禅意入画,意境空灵。此画虽技法高超,但过于工巧,少了那份超然物外的气韵。\"徐妙云指着画中一处,\"您看这山石的皴法,与现存王维真迹《雪溪图》有明显差异。\"
王月敏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眼力不错。这确实是后人仿作,本宫只是想考考你。\"
她收起画卷,\"妙云,你可知为何选你为太子正妃?\"
徐妙云低头:\"臣女不敢妄加揣测。\"
\"因为你稳重,识大体。\"王月敏直视着她,\"太子年少气盛,需要一位能规劝他的贤内助。清韵活泼,适合陪伴太子玩乐;而你,要负责教导太子为君之道。\"
徐妙云恭敬道:\"臣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娘娘期望。\"
王月敏突然话锋一转:\"你父亲...近日可好?\"
徐妙云眼中闪过一丝警觉,随即恢复平静:\"多谢娘娘关心,家父一切安好,近日多在府中研读兵书。\"
\"是吗?\"王月敏意味深长地说,\"本宫还以为,徐将军得了兵符,会忙着调兵遣将呢。\"
徐妙云心头一震,面上却不露分毫:\"娘娘说笑了。家父常说,兵者国之大事,非奉诏不得妄动。\"
王月敏正要再说什么,殿外传来张无忌的声音:\"敏敏,你们看完了吗?徐大哥也来了。\"
徐妙云看到父亲走进来,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低头行礼。
王月敏将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暗叹:这丫头,城府比她父亲还深。
\"陛下,娘娘。\"
徐达行礼后,看向女儿,\"妙云,可有失礼之处?\"
徐妙云摇头:\"父亲多虑了,娘娘待我极好,还让我鉴赏了一幅古画。\"
张无忌笑道:\"徐大哥教女有方,妙云见识不凡,连皇后都赞不绝口。\"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欢笑声。常清韵拉着太子的手跑进来:\"陛下,娘娘,我把太子弟弟带来啦!\"
张昊也有十五六岁,眉目如画,与张无忌有七分相似。
他看到殿内众人,连忙整理衣冠行礼:\"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张无忌招手:\"过来,见过你徐伯伯和两位...未来的太子妃。\"
太子抬头,目光先落在常清韵身上,眼中满是欢喜;转向徐妙云时,却显得有些拘谨:\"妙云姐姐,清韵姐姐。\"
常清韵笑嘻嘻地凑过去:\"太子弟弟,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她从袖中掏出一个精致的木雕小鸟,\"我自己刻的,翅膀还能动呢!\"
太子欣喜地接过:\"真精巧!谢谢清韵姐姐!\"
徐妙云静静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她从袖中取出一卷书册,轻声道:\"殿下,这是臣女手抄的《贞观政要》,听闻殿下近日在读此书,或许有用。\"
太子愣了一下,接过书册:\"多谢...妙云姐姐。\"他翻开一页,惊讶道,\"这字真漂亮!比太傅写的还好!\"
张无忌与王月敏交换了一个眼神。
徐达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
夕阳西下,两位姑娘离宫时,天空又飘起了小雪。
徐妙云站在宫门前,望着常清韵欢快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小姐,咱们回府吗?\"翠竹小声问道。
徐妙云收回目光:\"嗯。\"她踏上轿子前,最后看了一眼巍峨的皇宫,轻声道,\"很快,我就会以主人的身份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