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放心吧,我是不可能同胡家多往来的。”周迎春凑到了木霄汉耳畔悄声道,“王姐姐说贵妃娘娘是个心善的,哼,我觉得她是在哄我。我瞧着贵妃娘娘不是个好相与的,这就罢了,主要是贵妃娘娘太美了,跟个下凡的妖精似的。后宫有这样一个大美人儿,梅儿怎争的过呢?”
木霄汉微微一叹:“后宫不缺美人,梅儿的日子不可能好过的。正因如此我才怨林浩峰,他当初怎就不拦着梅儿接近皇帝呢?事已至此埋怨也没鸟用了,咱们好好的,别给梅儿添负担也许就是帮她了。”
夫妻俩说了会儿悄悄话的功夫,侍女便将两碗热腾腾的肉丝汤饼送了来,木霄汉的那一碗满的冒尖儿,加了足够的胡椒粉。
第一次单独主持宫宴的高皇后是很尽兴,累也是真累。
侍女们服侍着高皇后脱掉凤袍,卸去凤冠,换上常服后高皇后顿时觉得从头到脚都轻快了。
高皇后吃了一口冷热适中的枸杞红枣茶,微微慨叹:“得亏宫里嫌少举办如此隆重的宴饮,若一月来这么几回,本宫这身子骨非得折腾散架不可。”
白露忙笑着恭维:“旁人巴不得替娘娘您受累,奈何没有机会不是么。”
高皇后先是得意一笑,转而又咬牙切齿:“那胡佩瑶可一直都虎视眈眈,贱人,在本宫眼皮子底下公然收拢人心,其心可诛!”
白露道:“贵妃娘娘能拉拢的不过是一些武将,而在朝堂上,在陛下面前有分量的还得是宗室还有东府啊。”
在朝堂上皇帝面南背北而坐, 文臣站东武将据西。宰相们办公的政事堂亦是东侧,枢密院在西,所以人们习惯用东府西府来代指文武重臣。
大燕朝奉行的是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在普罗大众心中文臣本就比武将高贵。
当晚皇帝并未去后宫,所以后宫各处的灯火便早早歇了。
揽月阁有日子没有迎接圣驾,梅蕊心知皇帝今晚不会来,加上饮宴时贪吃了几口梨花白,头微微有些发晕,天才黑下没多会儿她便歇息了。
不知睡了多会儿梅蕊觉得自己的耳朵似乎羽毛抚过,同时觉得身上倍感压力,她本能的动了一下却发现根本动弹不得。
“陛下——”半梦半醒的梅蕊轻轻呢喃。
短暂静默后,她听到了熟悉的回应:“这些日子你到是过的悠闲自在。”
“数日不见陛下,明明妾对陛下横也思来竖也思,何来悠闲自在?”梅蕊将纤纤玉臂轻轻环住皇帝的腰身。
面对贤妃娘娘的绵绵情意皇帝轻哼一声,黑夜里那双星眸分外明亮:“贤妃又在欺君,朕要亲自责罚。”
宋嘉佑已经有日子没有半夜三更偷跑到梅蕊的香闺来“窃玉偷香”了,正因为久违,故而让他兴致倍感浓烈。
民间有句俗话叫妻不如妾,妾不如妓,妓不如偷。
男女感情里若占了个偷字,那就会变得不一样。
距离早朝还剩下不足两个时辰,宋嘉佑才依依不舍的罢手。
“让霄汉在兵部任职卿卿可满意?”哪怕能睡的时间所剩无几,宋嘉佑依旧不想离开,还想同梅蕊多说几句话。
缓了好一会儿梅蕊才回应皇帝:“甚好,陛下拿捏好分寸,梅儿只希望三哥能在朝中安安稳稳的当差。”
宋嘉佑颔首:“我有分寸。走入朝堂跟在前敌打仗完全不同,霄汉需要一个时间来适应,我会请欧阳先生为他物色一位稳妥合适的幕僚,雁门关一战他成熟了。”
“有陛下关照三哥,我也就放心了。”梅蕊下意识的朝皇帝怀里又贴了贴,“若陛下不嫌折腾,明晚夜半再来责罚梅儿。”
宫中宴饮第三日,朝廷对三军的赏赐恩旨陆续颁下。
主帅韩忠信已经是勇国公了,爵位上不能再增,加太子太保衔,另赏食邑两千。
最让韩忠信开怀的还是朝廷恩准了他的奏请,杨红玉被册封为一品国公夫人。
风尘女子荣升一品国公夫人不得不说是一代传奇佳话,其实当杨宏宇一袭红装奔赴战场,擂响战鼓的那一刻她就已经成了传奇。
另外韩忠信的长子韩安平被封天雄军节度使,虽说大燕的节度使不如隋唐时节度使威风,韩安平年纪轻轻为一方节度使,足矣令人侧目。
枢密使李俊之子李通,昔日的雁门关主将即将担任河北路经略安抚使,执掌一方军政。
李通虽说能力在将二代里不算出类拔萃,然他有慧眼识人之能,容人之雅量,品行已不足了他能力上的短板。
飞狐口一战涌现出来的年轻将星于韵文则要去往雄州任团练使。
木霄汉任兵部郎中,旨意早已颁下,牛嵩,周烈阳等等纷纷得到了奖赏。
周烈阳将要从新回到代州,担任之前木霄汉担任过的代州防御使。
周烈阳的哥哥周冷冽则要去霸州任团练使。
老将军牛嵩不愿意留在朝中,恳求皇帝许他回代州,皇帝许了。
原本宋嘉佑打算任命牛嵩为雁门关的主将,资历尚浅的胡承安做他副手,权衡再三他还是决定让牛嵩来辅佐胡承安。
牛嵩之子牛大力留在了开封,进了步兵营。
此一战凡是立功的将卒均得到了不同的嘉奖,皇帝更是派几位有资历的宗室带着御酒犒赏三军。
到三月下旬,北国新君纳兰雍亲派使臣前来开封正式商量两国重修旧好。
随着纳兰亮的被杀,其党羽很快被剿灭,北国重新恢复到了昔日的太平中。
纳兰雍之前已经派使臣前来中原,主要是向大燕君臣传递他渴望两国止戈为武,重修旧好的决心。
之前大燕这边已经带着国书跟皇帝的亲笔信去往北国,纳兰雍再派使臣前来就是要将盟约尘埃落定。
北使姓完颜名唤仲达,他是完颜太后的娘家侄儿,亦是辅佐纳兰雍上位的功臣之一,任北国的北院枢密使。
北使不光带来了皇帝纳兰雍写给大燕皇帝的亲笔回信,以及国书,还带来一位女郎。
传说这位完颜姑娘是完颜太后的远房侄女,早已年过二十,虽不姓纳兰,却被破格册封为郡主,封号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