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他们两个人知道的时候,那个系统商城最大的用处就是帮她们两个稍微改善一下生活习惯,卖各种山货。
但是换成国家,国家直接全方位都飞速发展。
魏薇看着这些改变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她们的决定没有错,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过接下来的发展速度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慢慢放缓的,起码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快了。
这就是高考停了十年的弊端,人才供不上了,应该是专业的人才有些供不上了。
不仅如此,还有素质教育的提升,这个非常重要。
不过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这个也慢慢的能解决,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两个月,一行人跑了很多地方,这次新疆之行,让他们亲眼看到了国家发展的成果,正以何等迅速地惠及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哪怕是这遥远的西北边陲。
对这种感觉最深刻的就是李时愿了,因为李时愿上辈子来过新疆。
虽然新疆现在的模样完全比不上他上次来的时候。
但比他上次来从历史里了解的这个时代的新疆好太多太多了,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他们的动力。
回去之后萧学沐和李时愿又投入了研究之中。
这趟新疆之行也悄悄将李时愿改变了一些,也没有那么急躁了,学会了放慢脚步。
到了寒暑假的时候也主动出去玩了,没有在整天整天的都埋在实验室了。
时间很快就进入了一九九五年。
如今表面的中国,已经呈现出远超历史上同期水平的繁荣。
城市里,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私家车开始增多,虽然主要还是桑塔纳、富康。
但设计感和质量已隐约能看到后世一零年代的水平。
人们的衣着更加时尚多彩,谈论的话题也涉及了更多的消费、娱乐和出国旅行。
而在魏薇和萧学沐以及李时愿所能接触到的层面,他们深知,表面的繁荣只是冰山一角。
私底下的科技更繁荣,在某些特别方面,已经不比她穿越过来的时候差多少了,只不过还不能量产而已。
魏薇的办公桌上,偶尔会出现关于“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雏形类似5G)”、“高速磁悬浮交通网络规划”、“清洁能源体系构建”等绝密文件的讨论稿。
在无数隐秘的实验室和生产基地,更惊人的技术正在酝酿和试验中。
国家的科技树,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在点亮,许多领域已经悄然达到了她穿越前那个世界二零二零年左右的水平。
只是为了不过度刺激国际社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很多技术都被严格保密,循序渐进地释放。
“猥琐发展,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成为了高层在一定范围内的共识。
他们在积蓄力量,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震惊世界。
不过即使那些东西没有拿出来,也足够震惊世界了,从边境越来越安宁了就可以看出来。
没办法,没人打得过,原本就打不过,现在更打不过了。
对方的人根本不知道华国是怎么做到的,以前还能蹦跶两下,现在蹦跶都还没有蹦跶,还未出去创业就栽自家门口沟里了,他们只觉得邪乎。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都功亏于卫星系统,华国在卫星系统上可是下了大功夫的。
国外的人只知道华国这些年陆陆续续的发射了不少卫星,并不知道华国已经组成了卫星系统。
卫星系统早就已经初步形成了,而且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了。
这是外人并不知道的,更加不知道他们的卫星系统已经超越西方很多年了。
要说是什么支撑着他们这么飞速发展科技,主要是魏薇提供的各种粮食种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毕竟要干活、要发展就必须解决粮食危机。
刚开始两年主要是发展武器和农业,而且是疯狂的发展,不到三年就全部脱贫,还有富余。
就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需要大量的人才,原本的独生子女政策在九五年就变成了二孩政策。
因为这事姜琦还受到了不小的烦恼,宁兰珍和吴丽春都希望她再生一个,觉得小圆子一个人还是太孤单的。
吴丽春还好些,主要是和李志斌说,觉得他们有钱,小圆子也大了,完全可以再生一个。
催生主力军就是宁兰珍,还特意从沪市过来,给姜琦搞得脑袋都大了,都不想回去了。
最终以李志斌先斩后奏,跑去结扎了结束,这事可把吴丽春和宁兰珍气得不轻。
特别是吴丽春,气的差点没当场差点气晕了,而宁以南,因为是女婿,她虽然生气但也不好说什么。
倒是轻松了的姜琦,一脸庆幸的跑来和魏薇吐槽。
“你是不知道我妈那样子,我都要疯了,真没想到一个结扎能解决这么多事,早知道一开始就让李志斌去结扎了。
还是你们老萧最明智,一开始就结扎掉,没有这些烦恼。”
魏薇笑了笑,这个她也不好说什么,因为即使是萧学沐不结扎,他们家里应该也不会催她生二胎的,可能性真的也不大。
毕竟当初萧家的要求可是不生都行的,生小团子的时候吓得要命。
而小团子现在已经十岁了,破坏力更强了,天天上山下河,没有他不敢干的事。
再加上从小习武,身手又强,要不是有萧学沐压着,一点都不比曾经的萧学沐逊色。
因此萧家人催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再来一个,他们就有些压不住了。
不过,小团子皮实归皮实,天赋还是有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从小就跟着李时愿和萧学沐跑实验室的原因,在物理方面,小团子特别有天赋。
不过和物理天赋成正比的是他的破坏力,在破坏力方面也非常有天赋。
家里的电视机都被他炸两次了,一个不小心就拆家,电视机,电话,电脑都被拆过。
当然也有可能是遗传,两样都是,这东西说不准。
不过小团子早早的就被李时愿给预定了,发现了天赋就从小就培养。
为了这件事,萧柏和沐青差点跟李时愿和萧学沐打起来了。
但最终还是亲爹胜过一筹,因为萧柏和沐青压不住小团子,只有萧学沐压得住。
一九九六年,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令魏薇和姜琦震惊的说不出话的事,那就是国家申奥成功了,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魏薇和姜琦都惊呆了。
不过震惊过后魏薇也反应了过来,就是她竟然不知道这件事。
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这天魏薇、萧学沐,以及过来串门的姜琦、李志斌夫妇围坐在魏薇家的客厅里,茶几上放着茶水、瓜子和一些零食,几人在八卦聊天。
“……the games of the 28th olympiad in 2004 are awarded to the city of... beijing!”
当念出“beijing”的那一刻,电视里传来了申奥代表团疯狂的欢呼声,以及解说员激动到哽咽的声音。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李志斌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站了起来。
萧学沐也用力地握了握拳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然而,魏薇和姜琦却懵了,怎么回事,怎么早了那么多?
两人对视了一眼,直接傻眼了。
魏薇看向一点都不惊讶的萧学沐和李志斌。
“你们两个怎么不惊讶?这是早就知道了吗?怎么就我不知道?”
萧学沐愣了一下,“你不知道吗?”
魏薇摇了摇头,“不知道。”
萧学沐突然想起来了,魏薇她们那世界是2008年,他忘记和魏薇说了。
而魏薇这段时间,不是忙系统那些事情,就是教育小团子,以及到游玩,根本没有关注国家大事。
不过等反应过来后魏薇和姜琦还是非常高兴的。
其实现在他们就有举办奥运会的能力了,但是八年前也不知道国家现在就能够发展成这个地步的,因此就没有申请。
而且当时国内也不适合太多外国人来乱窜,因此就一直没有申请,等到现在才申请。
不过举办奥运会确实能够引入更多的投资,这对于发展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魏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壮阔。
她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对姜琦低声道。
“想想也是,以我们现在的实力,举办奥运会早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意愿问题了。”
姜琦知道魏薇上交了金手指,她也不是瞎子,国内的变化有什么区别自然是能看出来的。
现在才九几年,但科技发展一点都不比她印象中的小时候差多少,甚至更好,所以肯定是系统商城的功劳。
“是啊,以前是怕树大招风,技术保密压力大。
现在……看来是觉得藏不住,或者说,没必要再藏那么深了。”
对于国家在苟方面,姜琦上辈子就知道了,什么上一代,藏一代,研一代,现在的话可能不止藏一代了,藏三代都有可能。
而华国在边境的摩擦上突出的实力早就引得了国外的忌惮和研究,一直没少往国内派jiandie,因此为了瞒着,国内那种国际大规模活动举行得非常少。
就刚开始几年阅兵的时候风光过一两次,其余的都藏得严严实实的,到底是什么实力,没有人知道。
等姜琦他们一家离开,魏薇的目光投向窗外,京市的夜空因为城市的发展比以前明亮了许多。
她想起了穿越之初的种种,想起了上交金手指时的决绝与期盼。
想起了这十几年来亲眼见证并参与的这个国家脱胎换骨般的飞跃。
等到了两千年的时候,明面上的两千年,平均摊下来可能是堪比后世记忆里的一零年到一五年左右程度。
但要是比尖端领域,可能一点都不比她穿过来的时候差,有些方面甚至还会更好。
比如农业的研究,在有些产品上,那些科学家们直接依照最先进的改进,现在已经见成果了。
现在外面高楼林立,高铁(虽然目前还是在小范围试验性运行,但技术已成熟)雏现,互联网开始加速普及(军用的标准和速度远超外界想象)。
而暗地里,更尖端的技术储备,更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具体到了什么程度,就连魏薇都不知道。
单明面上的那些东西都足以支撑起一场让世界瞠目结舌的、前所未有的奥运会。
“这是一次亮相,”萧学沐不知何时走到了魏薇身边,揽住了她的肩膀,轻声说道。
“是一次向世界的正式亮相,告诉他们,东方巨龙,已经苏醒,并且飞得比他们想象得更高、更远。”
魏薇靠在萧学沐身上,感受着那份坚实的温暖,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与自豪。
她和无数默默奉献的人,共同改写了一段历史,助推了一个时代的提前降临,这成就感,真的爆棚了。
申奥成功的喜悦,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全国范围内激荡起层层涟漪。
街头巷尾,人们欢呼雀跃,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自信与骄傲。
而在魏薇和萧学沐所处的圈子内,除了喜悦,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终于到了这一刻”的释然。
“上面已经开了好几次会了。”
一天晚上,萧学沐回到家,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因为知道魏薇喜欢那些东西,回来还是忍不住和魏薇分享八卦。
“这次奥运的举办,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将是我们向世界系统性展示综合国力的舞台。
很多原本‘藏’着的东西,可以借着奥运的东风,合理合规地‘亮’一部分出来了。”
魏薇给他倒了杯温水,让他休息休息,了然地点点头。
“基础设施、交通设备、信息技术、绿色能源、安全保障……
这些都是现成的,而且比外界想象的先进很多。
关键是,如何展示得恰到好处,既彰显实力,又不至于引起过度恐慌和遏制,这个确实需要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