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掌柜看桂儿今天不光来晚了,到了珍绣坊也是闷闷不乐的样子,就问她:“桂儿,你这是怎么了?该不会是那个端木恒欺负你吧?”
桂儿摇摇头说道:“没有,他怎么敢欺负我呢?”
正说着,端木恒居然走了进来,笑着跟桂儿打招呼道:“桂儿,你今天怎么好像来晚了?”
桂儿连忙笑着说:“端木先生,我今天睡过头了,你来的时间倒是刚好。”
端木恒笑着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父亲已经和三井先生取得了联系,还跟他约好了时间,要去上海谈一谈大帅托付的事情。”
桂儿听了高兴的说:“是吗?那真是太好了,端木先生觉得这件事情有把握吗?”
端木恒有点得意的说:“三井先生跟我父亲认识了十几年了,互相之间建立了深厚的信任,我相信问题应该不大。”
桂儿虽然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话,但是终于看到了希望,也感到很欣慰,不过这样一来,自己就得开始想办法脱身了。
她问端木恒:“端木先生先前说在圣玛利亚女子中学谋职的事情,不知道怎么样了。”
端木恒笑着说:“已经谈妥了,春季开学,我就在那里任教外语。”
桂儿笑着说:“真是可喜可贺。”一边心里面苦恼着,这个人要是像上次那个纨绔子弟梁公子那样就好了,像现在这个样子,他倒是没什么破绽,自己怎么找茬毁掉婚约呢?
下午从珍绣坊回帅府的时候就对来接自己的阿诚说道:“阿诚哥,最近跟咱们帅府有来往的端木家你能不能帮我查一下,他们在城里的住址,出入的场所,还有都有跟些什么人接触。”
阿诚奇怪的问道:“小姐,这些事情你跟少帅说一声就知道了,干嘛还要另外安排小的去查。”
桂儿说道:“哥哥忙,而且我总感觉这个端木恒每次跟我碰面的时间节点都怪怪的,莫不是在监视我?你最好不要自己亲自出马,找一些地痞流氓,不知道咱们底细的人去查,现在咱们府上跟他们家还在来往,要知道了,面子上说不过去。”
阿诚点点头答应了。
回到帅府,这天是陪大帅吃饭的日子,端木一家也来,美其名曰,是大帅叫他们过来吃顿便饭,端木太太还送了一条围巾给桂儿。
在场的人,脸上神色各异,都在揣测着内情,沙延骁表面显得很平静,但是跟平常还是不一样,府里的人都能感觉到他很不高兴。
沙莉莉起哄的对桂儿说:“端木太太是上海过来,她送的东西肯定是进口货,桂儿赶紧打开盒子给大家开开眼呀。”
桂儿本来出于礼貌,不想这么做,但是她察觉到端木太太脸上浮现了一丝不自然的表情,心里一动,就笑着对沙莉莉说:“就你好奇,那就让你看看吧。”
说着笑意盈盈的打开了那个盒子,其他的姨太太小姐们都伸长了脖子。
结果里面是一条普通的手织的毛线围巾,还是土蓝色的而且上面也没什么钩花,一点都谈不上精致,到永安百货买恐怕都不用几个钱。
帅府的姨太太小姐们吃穿用度有多有少,但是行头还是有那么一两件的,像皮草的围脖,真丝的围巾基本上都有,这种普通人家用的东西,平常大家私底下也会用,但是作为礼物的话,实在是摆不上台面,顿时餐厅里面鸦雀无声,大帅也转头瞄了一眼,不过没说什么。
桂儿心里面暗喜,她就是想让大帅知道,对方不是什么好鸟,到时候撕毁订婚协议或者否决订婚,不会有什么压力。
不过现在她还是要顾及端木家的面子,不然怕他们会反悔,不帮帅府追回那些古董了。
于是连忙笑着对端木太太说:“这围巾……摸起来就很软和,带上一定很舒服,多谢端木太太。”
端木太太本来还觉得有点尴尬,马上就接过桂儿递过来的台阶,笑着夸奖道:“桂儿小姐果然是大家闺秀,平易近人,识大体。”
沙莉莉在桂儿的耳朵边悄声说道:“我的妈呀,端木家怎么也是经商的人家,应该也蛮有钱的呀,怎么这么抠门?你要不还是跟我哥吧,要是你嫁给他们家,我看以后不得多寒酸呢。”
吃完了饭,桂儿一回到自己院里就把那围巾随手一丢,不管了。
沙延骁在她身后看到了,笑着说:“我听说那个端木恒现在天天跑到药店去找你,有这回事吗?”
桂儿点点头说:“这个倒不假,他今天还跟我说已经和三井那边约好了时间,端木老爷会亲自去上海跟他们谈一谈,怎么把那些东西给拿回来呢?”
沙延骁听了瞪大眼睛问:“有这回事? 奇怪,为什么父亲没跟我说?”说着,转头就朝外面走去。
桂儿料到他应该是去找大帅,但是沙延骁最近才跟大帅起了冲突,大帅那个人最要脸面,沙延骁放低姿态,大帅也没接受,桂儿有点担心,连忙跟在后面一起来到了大帅的正院。
沙延骁问管家:“父亲在哪里?”
管事的说:“大帅和大少爷正在书房商议事情呢。”
沙延骁拉上桂儿来到书房,还没进门就听到,大帅的声音了:“我沙迈天英明一世,造的什么孽,生的儿女没一个有用的,个个都是怂包。”
“父亲,现在正是非常时期,你这样做,要是让外面的人知道了,会以为你投敌的。”
是沙延耀的声音。
沙延骁和桂儿走了进去,果然沙延耀正和大帅在书房,大帅脸色不是很好,看到沙延骁梗着脖子问:“你来做什么?”
沙延骁说道:“听桂儿说,端木家准备去上海和三井谈判了,我们是不是得派个人跟他们一起去?省的他们从中做手脚。”
沙延耀瞪大了眼睛,说道:“真的打算利用这个汉奸?这要是让田处长知道了,我不知道会不会把我们定性为汉奸或者通乱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