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关键的是,作为阵眼的十方普贤菩萨金身,犹如一座璀璨的金山,除了黄金本来的金色,却没有散发出那本该如佛光般耀眼的光芒。
这无疑表明十方普贤菩萨中普贤菩萨的分身已然被毁,如此一来,这座法阵,已然被毁得七零八落!
道释目睹此景,心中已然明了,该如何修复法阵,他已然成竹在胸,此刻要做的便是先将法阵彻底解除!
这对于道释而言,简直是易如反掌,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便如庖丁解牛般将法阵彻底打开,那原本还藕断丝连的金色锁链,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六耳猕猴似乎早已按捺不住,在道释破除法阵的一刹那,他便如疾风般来到道释身旁,一只手如铁钳般打在道释肩膀上,脸上挂着一抹狡黠的笑容:
“道友真是厉害!你也是佛道双修,看来咱们是志同道合之人!好了,我先告辞了,不用你通知马猴,我自会找到他的!”
道释尚未开口,六耳猕猴已然如火箭般一飞冲天,身后传来他渐行渐远的声音:
“兄弟!后会有期!”
望着六耳猕猴远去的身影,道释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那背影在夜空中渐行渐远,仿佛化作一颗闪耀的流星,划破天际,带走了他心中的些许迷茫,却又增添了几分沉甸甸的责任感。
他既为六耳猕猴的解脱而欣喜若狂,仿佛看到了一位被囚禁许久的英雄终于挣脱牢笼,重获自由,又为自己即将肩负的重任而倍感压力,仿佛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收回思绪,缓缓转身,目光落在那尊失去佛光的十方普贤菩萨金像上。
金像在月色下显得格外庄严,却少了那份应有的神圣光辉。
道释心中涌起一股庄严与使命感,仿佛听到了冥冥中的召唤,告诉他,修复这座法阵,不仅是为了镇压脚下的龙脉,更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和平与安宁,守护无数生灵的未来。
道释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香,仿佛这片山林也在为他加油鼓劲。
他开始着手准备修复法阵所需的材料。
每一块灵石,每一根金丝,都是他精心挑选,反复打磨的。
他深知,这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法阵的失败,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是孤军奋战。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为了同样的目标而努力着,他们的信念与决心,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了他的前行之路。
好在,仙猿洞中,有着无数的灵石、神石、神晶,还有六耳猕猴留下来的定海神针,修复大阵足矣!
法阵彻底消失,出于安全考虑,道释就在广场上盘膝打坐,一夜未眠。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道释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法阵的修复工作中。
他带着青城子道长、葛小帅、明月、清风,指挥峨眉派的弟子,日夜不休,废寝忘食,时而凝神沉思,时而挥汗如雨。
每一个符文的刻画,每一根锁链的连接,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与智慧。
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峨眉山巅,那座破损的法阵完全修复。
金色的锁链再次闪耀出耀眼的光芒,仿佛一条条金龙在空中飞舞,十方普贤菩萨金像也重新焕发出庄严的佛光,照亮了整个金顶,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这片土地的守护者已经归来。
道释屹立于金顶之巅,俯瞰着那座焕然一新的法阵,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成就感,宛如波澜壮阔的大海在翻涌。
那不仅仅是完成了一项任务,更是对自己修行路上的一次至关重要的突破的有力肯定,仿佛是在漫漫征途中点亮了一盏璀璨的明灯。
他感到一股温暖的洪流在体内奔腾流淌,仿佛与这片土地的灵气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然而,他深深地明白,这仅仅是一个崭新的开端。
在未来的岁月里,他还需要直面更多的艰难险阻和严峻考验。
魔族的虎视眈眈、三界的风起云涌,每一个未知的风险都宛如荆棘密布的陷阱,可能成为他砥砺前行道路上的绊脚石。
但只要他怀揣着坚如磐石的信念和坚定不移的决心,就必定能够跨越一切艰难险阻,为这片土地的和平与安宁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夜色如墨,再次悄然降临,峨眉山巅重归往昔的静谧。
星辰闪烁,犹如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浩瀚的天幕之上,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那些古老而神秘的传说。
道释伫立在金顶之上,仰望着那片浩瀚无垠的星空,心中充盈着对未来的殷切期待和美好憧憬。
他深知,自己的修行之路漫漫修远兮,或许荆棘丛生、坎坷崎岖,但只要他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就定然能够开辟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成为那个能够扭转三界命运的传奇人物。
山风轻柔地吹拂着,带着丝丝凉意,却无法熄灭他心中熊熊燃烧的炽热火焰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他的目光如火炬般炽热,穿越无尽的夜空,仿佛已然瞥见了那即将破晓的黎明曙光和光明未来。
在这片庄严肃穆的神圣土地上,他不仅是虔诚的修行者,更是英勇无畏的守护者,肩负着守护一方安宁的神圣使命。
无论前方的道路如何崎岖艰险,他都将义无反顾地奋勇向前,永不退缩。
待到道释等人离去之时,通永掌门满面红光,神采奕奕,宛如浴火重生的凤凰,显然已经完全恢复了往昔的神采,他拱手向众人深施一礼,诚挚致谢:
“南无阿弥陀佛!感谢各位施主仗义援手,老僧感激涕零!日后但凡有需要我峨眉之处,定当万死不辞!”
青城子道长、道释、葛小帅纷纷还礼,明月却像一只好奇的猫儿,突然凑到通永掌门耳边,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问道:
“听说峨眉有个灭绝师太,是真的吗?”
通永掌门微微一笑,宛如春风拂面,轻声说道:
“那些不过是无稽之谈,切莫轻信!”
明月不禁有些失望,轻叹一声,仿佛心中的期待如泡沫般破灭:
“唉!这个金庸,真不靠谱!”
众人乘缆车如飞鸟般迅速来到山脚下,那辆黑色的广汽传祺商务车,宛如一位忠诚的卫士,早已静静地守候在那里。上车后,青城子道长中气十足地吩咐司机:
“去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临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恰似弥勒佛端坐在云端,通高 71 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造论,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历史的光辉。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历经风雨沧桑,犹如一位历经岁月洗礼的智者,终于在贞元十九年完成,历时约九十年。
大佛头与山齐,头高 14.7 米、宽 10 米,发髻 1051 个,耳长 7 米,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其神势肃穆,宛如庄严肃穆的神只,气势磅礴,威震四方。
大佛左右两侧沿江的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 16 米的护法天王像,犹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大佛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