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生会的改革措施不仅没有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反而引发了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这天下午,生活部在检查宿舍卫生时,与几位同学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原因是生活部的成员在拍照时,一位同学认为他们拍摄到了自己的私人物品,要求删除照片。但生活部的同学坚持认为这是工作需要,不能删除。
“你们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那位同学愤怒地喊道,“如果不删除照片,我就去投诉你们!”
“这是学生会的规定,我们也是按章办事。你要是有意见,可以去找主席反映。”生活部的同学也毫不示弱。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惊动了辅导员。辅导员来到宿舍,了解情况后,对双方都进行了批评教育。他要求生活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避免侵犯同学们的隐私;同时也告诫同学们要理解学生会的工作,有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渠道解决。
这件事情在校园里迅速传开,同学们对学生会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在第二天的早操时间,竟然有不少同学故意迟到或者请假,以此来表达对纪检部严格检查的抗议。张明看着登记表上长长的缺席名单,眉头紧锁,他知道,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以后的工作将会更加难以开展。
与此同时,宣传部的工作也陷入了困境。由于每周都要出一期高质量的宣传海报,部员们已经连续加了好几天班,大家都疲惫不堪。一位部员终于忍不住向王浩提出辞职:“部长,我实在受不了了,这样的工作强度我根本无法承受。我加入学生会是为了锻炼自己,但现在感觉每天都在做苦力,完全没有乐趣可言。”
学习部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为了筹备每月两场的学术讲座,部员们忙得焦头烂额。在联系一位知名学者时,好不容易敲定了时间和主题,却在讲座前三天被告知学者因突发情况无法前来。负责对接的部员小李急得团团转,不仅要重新寻找合适的嘉宾,还要安抚已经报名参加讲座的同学。而学习经验交流会也状况频出,有一次邀请到的学霸因为紧张,在台上结结巴巴讲不出重点,台下同学兴趣缺缺,场面十分尴尬。
外联部的成员们也被改革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为了拓展校外合作,每天奔波于各个企业之间。部员小张和小赵好不容易与一家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约定为同学们提供实习机会。但在签订协议的前一天,公司突然变卦,称内部调整,无法提供原定的岗位。
两人感到无比沮丧,更让他们无奈的是,周莉在例会上严厉批评了他们工作不力,这让他们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打击。还有一次,他们邀请到一家企业赞助学院活动,但企业提出的宣传要求与学生会的原则相悖,双方僵持不下,最终合作告吹。
文艺部的困境更是雪上加霜。在筹备年底文艺晚会的过程中,节目筛选环节就充满了争议。部长和部员们对于节目类型和表演人员的选择意见不一,内部多次发生争吵。文艺团队的训练更是状况不断,舞蹈队因为训练场地被其他社团占用,不得不临时转战到狭窄的走廊,影响了排练效果。合唱团的成员因为受不了高强度的训练,纷纷请假,导致排练进度严重滞后。因为演员受伤无法参演,文艺部不得不紧急调整节目单,重新编排节目,部员们每天都熬夜到凌晨,身心俱疲。
在学生会内部,成员们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显现。一些新上任的部长和老成员之间因为工作理念和方式的不同,经常发生争吵。新部长们急于展现自己的能力,推行严格的管理方式,而老成员们则认为应该更加人性化,双方互不相让。
几位大三的学长学姐更是后悔留任,他们私下里商量着如何才能正常退出学生会,避免影响自己的评优评先和入党资格。但想到周莉定下的退出规定,又感到十分无奈和焦虑。整个学生会仿佛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改革之路布满了荆棘,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九月站在学生会会议室紧闭的门前,指节悬在半空迟迟未落下。走廊里的灯光昏黄,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墙上悬挂的往届学生会合影里意气风发的面孔交织在一起。她深吸一口气,叩响门板时,听见里面传来文件翻动的簌簌声。
\"请进。\"周莉的声音裹挟着疲惫从门缝里漏出。九月推开门,看见新任主席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文件中,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她新剪的短发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线条,黑色西装外套随意搭在椅背上,露出衬衫领口微微歪斜的纽扣——这与第一次会议上周莉的干练模样判若两人。
\"周莉学姐,我想和你聊聊。\"九月在会议桌对面落座,金属椅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声响。桌面散落着未完成的改革进度表,红色批注密密麻麻爬满纸面,最上方还压着一叠投诉信,熟悉的信纸边缘让她心头一颤——那正是校园论坛打印出的热帖。
周莉摘下黑框眼镜揉了揉眉心,镜片后的目光依旧锐利:\"什么事?有话直说吧,我现在很忙。\"她腕间的电子表闪烁着未读消息的提示,显示着纪检部刚刚提交的最新违纪名单。
九月攥紧校服裙摆,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学姐,我知道你推行改革是为了学生会好,但现在同学们的意见很大,学生会内部也矛盾重重。生活部和同学发生冲突,宣传部有人辞职,学习部......\"
\"改革就是要打破常规,遇到阻力很正常。\"周莉突然打断,钢笔重重戳在文件上,\"如果因为一点困难就退缩,那还怎么进行下去?\"
\"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九月猛地站起,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同学们开始在论坛上发起抵制投票,外联部连续三次拉赞助失败,文艺部的新生闹着要退出学生会!再这样下去,学生会的工作根本无法正常开展!\"她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惊飞了窗外树梢的麻雀。
周莉的指节捏得发白,喉结动了动才开口:\"那你说怎么办?难道要取消这些改革措施,回到以前那种松散的状态吗?早操迟到没人管,晚自习成了聊天会,活动经费全靠外联部求爷爷告奶奶拉来的三瓜两枣?”
九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坐下时声音已经平稳许多:\"当然不是。我们可以在保持改革大方向的前提下,对一些具体措施进行优化。比如早操改为抽查重点班级,晚自习开放图书馆自习登记制度;生活部改用卫生评分制代替拍照检查;宣传部可以成立创意小组,轮流负责重要活动宣传......\"
窗外传来下课铃的喧嚣,混着同学们路过时隐约的议论:\"听说学生会又要查寝了烦死了,比高中还严\"。
\"我需要再考虑考虑。不过,我希望你能明白,我做这些都是为了学生会的长远发展。\"
九月起身时,夕阳的余晖正斜斜照在周莉的侧脸上,将她眼底的疲惫与挣扎照得纤毫毕现。她忽然意识到,这个看似强势的学姐,或许也在改革的浪潮中迷茫地寻找方向。
(四)
当深秋的银杏叶开始在校园里纷飞时,学生会的改革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教学楼的公告栏上,贴着关于取消多名学生评优资格的通报;宿舍楼下,同学们围在一起讨论着新的查寝规定;而学生会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争吵声不断传来。周莉坐在主席办公室的转椅上,望着窗外萧瑟的景色,手中的改革方案已经被她翻得边角卷起,却始终找不到破局的关键。
学院即将举办的大型校园文化节,像一道意外的曙光,照亮了这个困局。作为每年最受瞩目的盛会,文化节不仅承载着全院师生的期待,更成为检验学生会改革成果的试金石。
周莉摩挲着文化节策划书的封面,突然意识到:或许这场活动就是扭转局面的契机。如果能成功举办,既能证明改革的成效,又能重塑学生会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但若失败,等待学生会的将是更深的信任危机。
筹备会议当天,会议室的气氛格外压抑。周莉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默:“这次文化节,是我们学生会的一次大考。我希望大家放下成见,畅所欲言。”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秘书部部长犹豫片刻后起身说道:“我建议发挥各部门专长。宣传部负责线上线下宣传,生活部承担场地布置和物资保障,纪检部维持现场秩序。另外,可以面向全院招募志愿者,让更多同学参与进来。”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会议室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学习部提出可以设立学术成果展区,展示同学们的优秀论文和科创作品;外联部表示能联系企业赞助,为活动提供奖品;文艺部则建议增加互动表演环节,邀请校园歌手和舞蹈社团参演。周莉认真记录着每一条建议,笔记本上渐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
在筹备过程中,周莉开始反思自己的改革方式。她主动找到各部门负责人沟通,倾听他们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随后,一系列调整措施陆续出台:纪检部将每日必查的早操改为每周三次抽查,晚自习检查也改为不定时巡查;生活部不再强制拍照,而是采用“卫生流动红旗”的激励方式;宣传部的海报任务改为按需制作,重点保障重大活动宣传。
这些改变如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同学们的态度。曾经对学生会避之不及的同学,开始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原本打算退出的部员,重新燃起了工作热情。张明带领纪检部制定了详细的现场安保方案,甚至模拟演练了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李悦和生活部成员连续一周泡在仓库,精心设计文化节的场地布局;王浩则带着宣传部的同学,制作了一系列精美绝伦的宣传视频和海报。
文化节当天,整个校园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校门口的巨型展板上,“青春飞扬,梦想起航”的标语格外醒目;教学楼前的广场上,美食摊位、创意市集、舞台表演等区域错落有致。文艺部编排的开场舞活力四射,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学习部的学术展区前,不少同学驻足观看,与参展者热烈交流;外联部拉来的赞助商展位前,互动游戏吸引了大批参与者。
最令人惊喜的是,由各部门联合策划的“心愿墙”活动。同学们可以将自己对学生会的建议、对校园生活的期待写在便利贴上,贴满了整整一面墙。周莉穿梭在人群中,不时停下脚步阅读这些留言,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
夜幕降临,文化节在璀璨的烟火中落下帷幕。看着同学们意犹未尽的笑容,周莉心中感慨万千。她连夜召集学生会全体成员召开总结会议,在明亮的灯光下,这位一向强势的主席红着眼圈说道:“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付出。这次文化节让我明白,改革不是一个人的独舞,而是一群人的共行。之前我的方式太过强硬,没有考虑大家的感受,我向大家道歉。”
掌声响起的那一刻,九月看着周莉真诚的表情,忽然觉得眼前这个曾经锋芒毕露的学姐,真正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此后的日子里,学生会的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场改革风波,如同一场及时雨,浇灌出学生会崭新的生命力。它不仅教会了周莉如何平衡原则与温度,也让所有参与者明白:真正的改变,从来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推行,而是自下而上的共同成长。当来年春暖花开再次绽放时,焕然一新的学生会,正以更加温暖、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同学的到来。